2.3 檢測與治療
⑴發生高危行為后(如無保護性行為),應該主動進行艾滋病檢測與咨詢,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
發生高危行為后,應及時進行艾滋病檢測,但艾滋病檢測有窗口期,窗口期是指從艾滋病病毒感染人體到感染者血清中的艾滋病病毒抗體、抗原或核酸等感染標志物能被檢測出之前的時期。目前常用的艾滋病病毒抗體檢測的窗口期為3~12周,艾滋病檢測的適宜時間為發生高危行為3周后及早進行,如果檢測為陰性,在發生高危行為12周后再進行一次檢測。艾滋病病毒抗體初篩檢測結果呈陽性不能確定是否感染,應盡快進行確診檢測,以便早診斷,早治療,達到較好的治療效果。
窗口期感染者處于急性感染期,傳染性較強。急性感染期常出現的癥狀有發熱、頭痛、皮疹、腹瀉等流行性感冒樣癥狀。但是這些癥狀是否出現因人而異。
⑵疾控中心、醫院等機構均能提供保密的艾滋病檢測和咨詢服務
國務院《艾滋病防治條例》規定,國家對個人接受自愿咨詢檢測的信息保密。
各地疾控中心自愿咨詢檢測門診(VCT)提供免費艾滋病咨詢和檢測服務;各地縣級以上醫院、婦幼保健機構及部分基層醫療機構(如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鄉鎮衛生院)也提供檢測服務。個人還可以購買自我檢測試劑進行檢測,如果檢測陽性,要及時到醫療機構、疾控中心確診。
⑶感染艾滋病病毒后及早接受抗病毒治療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同時減少艾滋病病毒傳播
一旦感染艾滋病病毒,體內病毒復制就已經開始,會逐漸損害全身多個器官,及早治療能夠抑制病毒復制,降低上述損害的發生機會,使免疫功能恢復并保持正常水平,保持較好的身體狀況,減少艾滋病病毒傳播。
2.4 法律法規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也是艾滋病的受害者,應該得到理解和關心,但故意傳播艾滋病的行為既不道德,又要承擔法律責任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的各項權利受到法律保護。《傳染病防治法》規定,“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歧視傳染病病人、病原攜帶者和疑似傳染病病人”。《艾滋病防治條例》規定, “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歧視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人及其家屬。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人及其家屬享有的婚姻、就業、就醫、入學等合法權益受法律保護”。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在得知感染艾滋病病毒后應主動告知性伴或配偶。故意隱瞞和傳播艾滋病是一種極其不道德的行為,同時也違反了國家法律關于故意傳播傳染性疾病的規定,需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艾滋病防治條例》第38條規定,“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不得以任何方式故意傳播艾滋病”。《傳染病防治法》第77條規定,“單位和個人違反本法規定,導致傳染病傳播、流行,給他人人身、財產造成損害的,應當依法承擔民事責任”。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和司法部下發的《關于嚴厲打擊傳播艾滋病病毒等違法犯罪行為的指導意見》(公通字[2019]23號),依法嚴厲打擊,對明知自己感染艾滋病病毒或患有艾滋病而賣淫、嫖娼或者故意不采取防范措施與他人發生性關系致人感染艾滋病病毒的,依照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條第二款的規定,以故意傷害罪定罪;未致人感染艾滋病病毒的,依照刑法第三百六十條規定,以傳播性病罪定罪,并從重處罰;明知他人感染艾滋病病毒或患有艾滋病而隱瞞情況,介紹與他人發生性關系,致人感染艾滋病病毒的,以故意傷害罪的同犯論處;明知他人感染艾滋病病毒或患有艾滋病,介紹其賣淫,同時構成賣淫罪、故意傷害罪的,依照處罰較重的規定從重處罰。
⒊老年人群
3.1危害性認識
⑴艾滋病是一種危害大、死亡率高的傳染病,目前不可治愈、無疫苗預防
感染艾滋病病毒后,人體的免疫系統會遭受嚴重破壞,導致一些機會性致病菌侵入人體引發嚴重疾病甚至引起死亡,對人身健康危害巨大且病死率很高。目前為止,還沒有發現治愈艾滋病的方法,全世界仍無預防艾滋病病毒感染的疫苗問世。
⑵60歲及以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逐年增加
截至2018年底,我國報告的現存活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人86萬例;2018年新發現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人14.9萬例,平均每小時新發現17例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人,其中性傳播比例達到95%;2018年報告死亡病例3.8萬例。
2018年我國報告新發現的60歲及以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人近3.2萬例,呈現逐年增加的態勢,老年病例95%通過異性性傳播途徑感染。
⑶艾滋病需要終生治療,會給家庭和個人帶來一定負擔
一旦感染艾滋病,患者需要終生進行治療,終生服藥會對肝、腎等代謝器官會產生一定影響,藥物也會產生一些副作用。另外由于社會對感染者的歧視,也常常給感染者及其家人帶來沉重的精神壓力。晚期并發癥的治療可能給家庭和社會帶來沉重的經濟負擔和社會問題。
3.2 預防知識
⑴無保護的商業性行為感染艾滋病病毒的風險很大
無保護的商業性行為,特別是與低檔場所(如鄉鎮趕集出租屋、城鄉結合部出租屋等)的賣淫婦女發生無保護的性行為,感染艾滋病病毒的風險很高。絕不能通過生殖器外觀判斷對方是否感染了艾滋病病毒。
⑵堅持每次正確使用安全套,可有效減少感染、傳播艾滋病性病的危險
安全套不僅僅只作為避孕使用,在預防艾滋病病毒感染方面,它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目前為止,堅持在每次發生性行為時全程、正確地使用安全套仍然是預防經性途徑感染艾滋病的最有效、最便捷的方法。
⑶暴露后72小時內盡早使用阻斷藥可減少艾滋病病毒感染的風險
發生暴露后,比如同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發生了無保護的性行為,可以使用藥物進行阻斷。暴露后預防用藥可以有效降低感染艾滋病病毒的風險。
服藥周期:28天。
服藥種類: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抗病毒治療的藥物,根據當地藥品的可及性及醫生評估后開具用藥方案。
服藥效果:服藥時間越早,保護效果越好。首次服藥不超過暴露后72小時。
⑷濫用路邊攤無名“壯陽藥”百害無益
一些地區針對老年人,興起路邊攤擺賣無名“壯陽藥”的情況。老年人切勿濫用這些壯陽藥,老年人多有高血壓、心腦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基礎疾病,亂服藥品易致嚴重后果,甚至猝死。(來源: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預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