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國貴 朱云芬 馬進 譚德俊 陳瀟飛 李 蓉 李天仇
摘要:無抗養殖時代的養殖策略,即“養重于防,防重于治,養、防、治結合”。從疫病防控入手,探討了如何在“養、防、治”三層防護中保障養殖場的健康發展,以期為無抗養殖提供參考。
關鍵詞:無抗養殖;替抗物;養、防、治結合
中圖分類號:S858? ? ? ? 文獻標識碼:A? ? ? ? 文章編號:1007-273X(2020)06-0023-02
抗生素在高密度、集約化養殖過程中取得了積極作用,為養殖業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但抗生素的大量使用也帶來了細菌耐藥性增強、畜禽產品中殘留超標等諸多問題,從2020年1月1日起除中草藥以外的所有促生長類藥物飼料添加劑全部退出市場,這對養殖業的疾病防控提出了嚴峻挑戰,如何做好新養殖環境下的疫病防控?筆者認為,上策在養,中策在防,下策在治,做到“養、防、治”結合,綜合防控,以保障養殖場的健康發展。
1? 抗生素使用與禁抗帶來的影響
1.1? 抗生素的作用與危害
抗生素主要起著兩方面的作用,一方面是能夠促進生長,降低料重比,降低養殖成本;另一方面是用于疾病防控,降低患病率和死亡率。但長期不合理使用抗生素導致畜禽體內細菌耐藥性增強,畜禽的免疫力下降,病菌迅速適應了抗生素環境,產生耐藥菌。同時使動物免疫力和產品品質下降,殘余抗生素的排放還會污染土壤、水源,造成生態系統紊亂等多重危害,嚴重威脅畜禽產品質量安全和公共衛生安全,給人類和動物健康構成威脅。
1.2? 禁抗帶來的影響
新時代,無抗養殖成為大家的共識,歐美及日本等相繼全面禁用抗生素,中國飼料、獸藥、養殖等相關行業必須要適應新時代的發展趨勢。無抗養殖初期會出現生長速度減慢,養殖成本增加,疾病發生率、死亡率升高,治療用藥大量增加或疫病發生無藥可治等。但是禁用抗生素會推動無抗養殖相關產業的大發展,包括種畜禽改良、養殖設施與環境的改善、養殖模式的創新、飼料營養配方的調整、新型飼料工藝研究、開發新型功能性飼料添加劑等,促進養殖思維和模式的全面革新。
2? 無抗環境下的動物疫病防控措施
2.1? 上策在養
(1)養防病的理論與營養基礎。用傳統中醫治未病理論,重點從營養入手,防控動物疫病,達到防未病的效果。動物最好的醫生是自身的免疫系統,當免疫系統正常運作的時候,能有效抵抗大多數的疾病,用食補從營養端保證免疫系統正常,變粗放飼養為精細飼養。
現代生命科學研究表明,營養與動物的健康關系十分密切。營養不僅是動物健康的重要物質基礎,而且還是影響動物健康的諸多因素中最易調控的因素。營養決定健康的主要機制有4個方面,一是營養影響免疫系統的發育和免疫反應的效率;二是營養可調節腸道微生物,影響微生物平衡及代謝,保障腸道健康;三是營養能直接干預致病因子,緩解其危害;四是營養可修復受損細胞或組織[1]。
(2)替抗物研究進展。目前在市面上或正在研究的抗生素替代品主要有發酵飼料、中藥活性物質、微生態制劑(復合益生菌)、植物提取物、抗菌肽等單一物質或組合添加等[2]。其中,植物提取物的中草藥是目前研究和推廣應用比較廣泛的抗生素替代品,中草藥含有多種免疫活性物質,具有促進動物生長、提高機體免疫力、預防疾病發生、改善動物產品品質、提高動物生長性能等作用,如柴胡、蒲公英、甘草、穿心蓮等具有清熱解毒、抗菌消炎、止咳平喘等作用,黃芪多糖能夠提高動物機體免疫力。趙正偉等[3]研究中草藥添加劑可提高灘羊生長性能,降低灘羊內臟脂肪沉積,顯著減少灘羊背膘的沉積,顯著提高灘羊免疫力,改善舍飼灘羊肉品質。
微生態制劑是經特殊的加工工藝制成的有益微生物及其代謝產物的活菌制劑,含有大量的益生菌,通過調節畜禽腸道的微生態平衡,促進動物消化,提高飼料的利用率,提高畜禽生產性能,提高機體免疫力,從而減少畜禽疾病發生,改善畜禽產品品質,減少畜禽糞便污染,改善養殖環境。目前,常用的微生態制劑有芽孢桿菌、光合細菌、硝化細菌、酵母菌、乳酸桿菌、雙歧桿菌等,以芽孢桿菌為主。復合菌培養物和酵母β-葡聚糖二者均可以顯著提高肉羊體重,復合菌培養物顯著提高肉羊的特異性免疫、非特異性免疫功能及降低料重比等[4,5]。
抗菌肽是由20~60個氨基酸殘基組成的一類堿性多肽類物質,廣泛存在于生物體內,目前已能通過生物合成、酵母菌表達等方式工業生產抗菌肽,其熱穩定性良好,能耐受飼料生產過程中制粒的高溫而不影響活性。相較于抗生素,抗菌肽無毒副作用、無殘留,具有廣譜抗細菌、抗病毒、抗真菌、抗寄生蟲、抗腫瘤和免疫增強功能[6]。
2.2? 中策在防
(1)完善的生物安全防護體系。養殖場的生物安全體系包括場地選址、布局,日常消毒,營養管理,無害化處理,出入場動物、人、車等的管理,疫病免疫、監測、治療、凈化等,要做好各個方面的防護,才能有效防控動物疫病。
(2)規范化的免疫程序。根據區域自然環境和疫病發展史確定免疫程序。一是要確定免疫疫苗種類、時間、周期、劑量等,如羊場免疫的疫病主要有鏈球菌病、大腸桿菌病、梭菌性疾病、羊口瘡、羊痘、傳染性胸膜肺炎、口蹄疫、小反芻獸疫等[7]。二是在免疫的過程中注意觀察畜禽健康狀態和是否懷孕等情況,檢查疫苗的包裝,熟悉疫苗注射后產生的反應。三是做好免疫信息登記,及時登記疫苗數量、名稱、種類、規格、生產日期、生產廠家和有效期等。四是做好免疫效果監測,及時采樣檢測免疫抗體滴度,確保免疫效果。
(3)消毒。消毒在畜禽疫病防控過程中起著非常關鍵的作用,科學的消毒方法和措施能有效降低疫病的發生率,因此畜禽養殖場必須要有科學合理周期性的消毒計劃,根據不同的消毒環境、消毒欄舍和畜禽種類等選擇高效可行的消毒方法。一是門口設置消毒池,辦公室門口擱置消毒墊,使用2%氫氧化鈉溶液;所有人員進入生產區時都需要經過消毒通道且霧化消毒60 s以上,消毒液可使用戊二醛癸甲溴銨溶液等。二是空舍期間需徹底打掃畜禽舍的衛生,之后用甲醛或三氯異氫尿酸鈉進行熏蒸,密閉2~4 h,徹底對環境中致病微生物進行殺滅,也可用酸、堿消毒液噴霧、浸潤、噴灑消毒。三是動物飼養期間,為了控制疫病的發生,每周應進行不少于2次的帶動物消毒,消毒液選擇無毒無刺激的0.1% 新潔爾滅溶液,或者用碘溶液、戊二醛等,噴霧要全面不留死角。四是糞便要發酵或干燥處理。
(4)驅蟲。寄生蟲病是養殖場的常發疾病,是養殖場疫病防控的重中之重,必須做好周期性的體內和體外驅蟲。線蟲類寄生蟲的驅蟲藥物可選用左旋咪唑、阿苯達唑進行口服,還可以用阿維菌素和伊維菌素等進行注射;吸蟲類驅蟲藥物有氯硝柳胺等;絳蟲類的驅蟲藥物有氯硝柳胺、芬苯達唑等。同時要利用中草藥等其他方式驅蟲,符式群等[8]使用由檳榔、雷丸、苦楝皮、皂角、黑丑、大黃、木香、沉香組成的驅蟲方劑驅蛔蟲、姜片吸蟲、絳蟲等,效果顯著。羅萬和等[9]綜述了抗寄生蟲中草藥研究進展。
(5)隔離。養殖場需要做好引種隔離和發病動物隔離。一是引種隔離,對新引進的畜禽要隔離觀察一段時間,一般小型動物需隔離30 d,大型動物需隔離45 d,根據需要還可以適當延長,延長時限一般以疫病最長潛伏期為依據[10],隔離期滿經過檢測后混群。倡導養殖場自繁自養,以從根本上阻斷外來病原的入侵,杜絕因為引種不當或運輸途中接觸過多媒介而引入病原。二是病畜禽隔離,巡視觀察畜禽的健康狀況,及時隔離發病動物。
2.3? 下策在治
無抗養殖包含相對無抗養殖和絕對無抗養殖,相對無抗養殖是養殖過程中飼料里不添加抗生素,但針對動物疾病防治允許規范和合理使用部分抗生素。絕對無抗養殖是在養殖過程中不僅飼料里不添加抗生素,而且針對動物的疾病防治也拒絕使用一切抗生素。
在無抗時代是逐漸減少甚至不用抗生素,主要使用中草藥、生化制劑等進行疫病防治,擺脫對抗生素的依賴。要充分發揮傳統中獸藥的作用,輔以其他治療方法,綜合治療。中獸藥在防治動物疾病方面歷史悠久、經驗豐富,在中醫理論指導下合理使用不會導致藥物殘留、毒副作用,且具有功效多樣等天然優勢[11],如黃芩、黃連、魚腥草、穿心蓮等的抗菌作用,使君子、貫眾、檳榔等的驅蟲作用。干擾素是動物細胞被病毒或其他致病因子刺激而釋放的一種糖蛋白,具有干擾病毒復制、抑制細菌增殖、抗腫瘤和調節免疫的作用[12]。卵黃抗體在禽病、豬病、犬病治療等方面都有應用[13]。治療過程中要考慮治療價值和治療成本,因病施藥,綜合給藥。
3? 結語
“養重于防,防重于治,養、防、治結合”是無抗時代養殖的基本思路,在這個基礎上從事系統的替抗物研究,可保障當代畜牧業的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 陳代文,鄭? 萍.動物抗病無抗營養原理與技術[J].飼料工業,2020,41(2):1-7.
[2] 楊明容,李? 達,周美玉.飼用抗生素替代物在水產養殖中的應用研究進展[J].安徽農學通報,2020,26(8):62-66,102.
[3] 趙正偉,趙? 濤,殷? 驥,等.中草藥添加劑對灘羊生長、免疫性能及肉品質的影響[J/OL].中國畜牧雜志,DOI:10.19556/j.0258-7033.20191220-06.
[4] 劉世雄,李冬芳,郝凌魁,等.復合菌培養物及酵母β-葡聚糖對肉羊生長性能與免疫功能的影響[J].動物營養學報,DOI:10.3969/j.issn.1006-267x.2020.07.000.
[5] 瑪依努爾·賽買提,阿不迪克里木·庫完,郁? 芳,等.試析肉羊生產主要疫病免疫程序及驅蟲方法[J].今日畜牧獸醫,2019,35(2):50.
[6] 王玉堂.抗菌肽及其在水產養殖業的應用(三)[J].中國水產,2019(4):80-81.
[7] 冼文標,陳小強,虞志強.基于“減抗、限抗”背景下豬場疾病防控的應對措施[J].豬業科學,2020,37(1):46-48.
[8] 符式群,劉海隆.中藥萬應散對豬蠕蟲驅蟲效果觀察[J].中獸醫學雜志,2019(4):10.
[9] 羅萬和,周凱翔,菅復春,等.抗寄生蟲中草藥研究進展[J].中獸醫醫藥雜志,2018,37(4):87-89.
[10] 朱永富.規模養殖場生物安全體系的建設與完善[J].四川畜牧獸醫,2019,46(5):44-46.
[11] 韋旭斌.中獸藥防治動物疾病的優勢與特色[J].中國家禽,2009, 31(22):36-37.
[12] 續鵬林.淺談干擾素在動物疫病防治中的應用[J].畜牧獸醫科技信息,2020(2):171.
[13] 李? 偉,劉冬冬,吳? 丹,等.卵黃抗體在動物疾病防治中的應用[J].北方牧業,2019(22):24-25.
收稿日期:2020-05-07
作者簡介:王國貴(1988-),男,湖北建始人,助理獸醫師,主要從事動物疫病防控與研究,(電話)15926450474(電子信箱)252598414@qq.com;
通信作者,朱云芬(1982-),女,湖北荊州人,高級農藝師,主要從事分子生物學研究,(電子信箱)8529914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