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慶 左潔琦

【摘要】目的 分析小兒腎病在潑尼松與低分子肝素聯用治療的臨床效果。方法 選擇2017年1月~2019年11月在我院治療小兒腎病中選取60例作為研究對象,之后隨機分組,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30例,分析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結果 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為86.67%(26/30),明顯高于對照組的46.67%(14/3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在治療小兒腎病中,低分子肝素聯合潑尼松治療的效果尤為顯著,可以作為臨床推廣并使用。
【關鍵詞】潑尼松;低分子肝素;聯合治療;小兒腎病;效果分析
【中圖分類號】R69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20.21..01
小兒腎病是兒童常見的一種腎臟腎小球疾病,多見于5歲以下小兒,通常以而年長兒的病例類型(包含局灶節段性硬化、包括系膜增生性腎炎等)還有微小型病例居多。患有小兒腎病者,會促使多種炎癥因子失調和T細胞中功能紊亂,對患者的身心均造成一定的影響。小兒腎病的臨床表現為全身性明顯凹陷水腫、腎功能異常、低蛋白血癥、高膽固醇血癥、大量的蛋白尿[1]。此次研究主要針對小兒腎病患者選擇不同的治療方案,詳細報告如下文所示。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此次研究對象為在我院兒科接受觀察治療的60例小兒腎病患兒,選取時間為2017年1月~2019年11月期間,分為兩組進行研究分析,即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分為30例。觀察組男性18例,女性12例;年齡3~12歲,平均年齡(7.21±3.64)歲;病程1~9個月,平均病程(4.63±2.22)月。對照組男性16例,女性14例;年齡3~13歲,平均年齡(8.57±3.55)歲;病程2~8個月,平均病程(4.71±2.32)月。比較兩組患兒的年齡、性別、病程等一般資料無顯著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治療的方法:對患小兒腎病患者使用醋酸潑尼松片(國藥準字H12020123,天津力生制藥股份有限公司)1.5 mg~2 mg,1次/d,早晨頓服。觀察組在常規治療的基礎上再選擇加用低分子肝素治療: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國藥準字H20060190,深圳賽保爾生物藥業有限公司)100~150 IU/kg,1次/d。兩組患兒在治療期間均不使用ACEI、ARB制劑和降血脂藥物,療程均為4周。
1.3 療效觀察
觀察比較兩組患兒的治療效果,并將得出的治療有效率的數據進行記錄對比。
1.4 統計學處理
數據均采用SPSS 17.0軟件進行統計學處理,計數資料以率(%)表示,x2檢驗比較。P<0.05認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經研究數據得出結果來看:觀察組的總治療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具體數據結果詳見表1。
3 討 論
小兒腎病的發病機制很復雜也較為棘手,存在多種因素,且隨著患者的病情不斷進展會導致機體腎臟纖維化,且有超過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小兒腎病患者是屬于原發腎病綜合征,這是一種小兒常見的腎小球病,這種疾病機制十分復雜,也相對來說較為棘手。較多臨床資料顯示,針對小兒腎病選擇類固醇激素藥物等進行治療,能夠達到較好的治療效果,因此受到廣大患者家屬所青睞。另外,小兒患者中的血液在通常情況下都屬于一個高度凝結的狀態,所以抗凝成為了臨床治療的關鍵,相對理想的治療方法是糖皮質激素,但是容易誘發機體血液呈高凝血的一個狀態,還會伴有血壓升高、血脂升高等重癥,從而使患者消化道產生刺激情況。
潑尼松可以抑制組胺和其他類型毒性物質的釋放與形成,有效降低體內細胞膜和毛細血管壁通透性,要使小兒腎病患者的腎功能指標達到正常水平,可以使用潑尼松進行治療,從而減少蛋白質從尿液排出體外的量,進而達到改善患者生理指標和功能的效果[2],還能通過多個環節來達到人體抑制和免疫反應的作用,對巨噬細胞抗原攝取也具有抑制效果,主要還是通過對淋巴結細胞脫氧核糖核算的合成與絲分裂來達到抑制作用。
低分子肝素屬于肝素衍生物,可以有效的抑制患者體內凝血因子和凝血酶活性,有效發揮抗凝血的效果,具有較高的安全性,能夠減少血漿對血小板的依賴性,達到將過濾膜屏障增強的效果,還能減少尿蛋白的排出,對于患兒的病情穩定能夠起到相應的應用價值。
綜合上方所述,小兒腎病在潑尼松與低分子肝素聯合治療下,取得了較佳的應用價值,同時還能夠提升患者治療總有效率,值得臨床推廣和應用。
參考文獻
[1] 馬 娜,張麗明.小兒腎病綜合癥應用低分子肝素聯合潑尼松治療的臨床效果分析[J].航空航天醫學雜志,2019,30(5):578-580.
[2] 聶曉東.低分子肝素聯合潑尼松治療小兒腎病綜合征的效果分析[J].基層醫學論壇,2019,23(5):652-6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