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 優秀的企業都具有持續的競爭優勢,能夠實現企業價值的長期穩定增長,主要原因是企業的主營業務不僅具有穩定的盈利能力,且主營業務具有現金流的造血功能。能為企業長期發展提供穩定的現金流,以滿足企業生產經營,創新研發,應對市場風險的需要。從企業破產的案例可知,企業破產的原因大多是因為資金鏈斷裂導致,而不完全是因為盈利能力的原因。本文以上市公司為例,分析企業現金流狀況,提出相應的分析方法及觀點。希望為報表分析人員提供參考與借鑒。
【關鍵詞】 上市公司 現金流 質量
一、經營周期和現金周期
企業的要想盈利必須充分發揮資產的使用效率。如何加速資金周轉,主要的方法是設法縮短現金周期?,F金周轉期=經營周期-應付帳款付款期。什么是經營周期呢?經營周期是從購買存貨一直到收到現金的時間。經營周期=存貨周轉天數+應收帳款周轉天數?,F金周轉期越短,說明企業現金周轉速度越快。2001年航天器制造商波音公司,經營周期是344天,現金周期卻因為435天的應付賬款周轉天數而只有-91天,即無息占用了供應商91天的資金,獲取了資金的收益。
二、自由現金流分析
現金流充裕的企業的賬上有閑錢,有很多閑置的貨幣資金。什么是閑錢呢?可以理解為閑錢是公司自由現金流。公司自由現金流=息稅前利潤(1-所得稅率)+折舊與攤銷-營運資本增加-資本支出,說明企業在滿足了正常生產經營的流動資金需求和資本性開支如廠房、生產線的新建等,還有多余的現金。
公司帳面有大量的現金是否就說明企業具有競爭優勢和持續的創造現金的能力呢?首先,帳面大量現金的來源有如下的途徑:1)來自公司的產品或勞務,主營業務具有核心競爭優勢,能持續穩定地獲利和現金回流,帳面歷年滾存了大量的現金流。2)通過發行大量的股票或債券,或者銀行貸款,短時期內帳上暫時顯示有大量的銀行存款。3)通過出售公司的資產,如子公司、房產等獲取了現金流,尤其是上市公司在面臨退市的風險時,常常會通過出售資產實現扭虧為盈,帳面上短期內有大量的現金流。顯然,以上第1種情形的現金來源是最好的,來自于公司的主營業務的現金流,具有持續穩定的造血功能。
作為財務分析人員,如何才能識別第2、3種情形呢?可以通過分析最近5年到10年的資產負債表。是否負債大量增加是由于銀行貸款或者發行債券;股東權益中實收資本是否大量增加是由于發行股票籌資;固定資產是否大量減少是因為公司大量出售資產;公司長期股權投資大量減少是因為公司大量出售持有的股權。以上事項屬于重大事件,在年報和報表附注中會按規定進行相應地披露,可以通過分析附注中的信息得知。
我國上市公司的自由現金流狀況:以2015年為例,企業自由現金流項目中排名靠前的傳統行業公司有華能國際、上汽集團、萬科A和南方航空。在上半年的企業自由現金流均達到了百億元級別,分別為323億元、310.25億元、148.8億元和135.63億元。緊隨其后的則是海螺水泥、保利地產、大秦鐵路、浙能電力、中國國航等。
三、傳統的現金流指標的缺陷及改進
傳統的現金流指標,比如:經營活動現金流凈額/債務總額。公司的經營活動現金流凈額并不能全部拿來償還債務,還需要考慮公司當年以及未來的資本性支出。更好的指標是公司的自由現金流與債務總額之比。優點是不受企業人為調節經營活動和投資活動現金流的影響。
另外,凈利潤現金比率=經營活動現金凈流量/凈利潤;該指標反映了凈利潤有多少經營活動現金凈流量,體現了凈利潤與經營活動現金凈流量的差異,比率越大,說明企業創造現金的能力越強,企業的凈利潤“含金量”越高。如果該比率變小,那么需要分析原因,企業有可能是表面上盈利而實際經營困難。出現這種情況應該結合財務報表的其他科目如“公允價值變動收益”、“投資收益、“存貨”、“應收賬款”、“應收票據”、“預付款項”、“應付賬款”、“應付票據”和“預收款項”等綜合分析。
四、從現金流的間接法分析凈利潤的質量
如果企業的存貨或應收項目大幅增加,增幅遠大于收入增幅,則可能意味著企業的庫存積壓,銷售賬款回收周期變長,經營狀況變差,會影響企業當期凈利潤的“含金量”。
反之,可能意味著企業經營情況變好,如果應付項目大幅減少,則可能意味著企業對下游的議價能力變弱,也會減少企業的現金流入以及凈利潤的“含金量”。
五、識別虛假現金流
(1)虛增收入,虛增銷售商品、提供勞務收到的現金,同時虛增經營活動現金流出項目
某些上市公司在虛增收入時,通常要相應地虛增銷售商品、提供勞務的現金等經營活動現金流。但為了使得其作假不那么明顯,通常也要虛增經營活動現金流出項目,以抵消銷售商品、提供勞務收到的現金對期末現金的影響。曾被證監會處罰的綠大地就虛增過經營活動現金流。
2)虛增經營活動現金凈流量,同時虛增其他活動現金流出
典型案例是藍田股份的造假案例。當年藍田股份通過虛增主營業務收入虛增利潤,同時通過虛增投資支出達到使財務報表平衡的目的,可以從資產的真實性去識別,相互檢驗。
(3)混淆三類現金流,虛增經營活動現金凈流量
將投資活動或籌資活動現金流入計入經營活動現金流入項,或將經營活動現金流出計入投資活動或籌資活動現金流出。以達到虛增經營活動現金凈流量的目的。例如,2001年度和2012年第一季度,世通公司將已計入經營費用的線路成本(與其他電信公司網絡互聯所產生的費用),以“預付容量”的名義轉至固定資產等資本支出賬戶,從而使得利潤和經營活動現金流劇增。
六、利用現金流量評估盈利質量
通過創造性會計(例如使用激進的會計政策,甚至進行會計利潤操縱)而增加利潤并不會帶來經營性現金流量的增加。
例如,提前確認收入或虛構收入,盡管會增加利潤,但與之相對應的是應收賬款的增加,而不是經營性現金的增加。又如,通過虛增期末存貨成本而低估當期銷售成本,可以虛增毛利潤,卻不會產生相應的現金流量。此外,將期間費用資本化為固定資產、在建工程或無形資產,也只能產生帳面的利潤,沒有現金流的增加。因此,通過創造性會計,并不相應地伴隨經營性現金流量的增長。比如,大唐電信2000年對外報告的17844萬元的凈利潤中,虛假利潤高達10849萬元,占當年對外報告利潤的61%,主要是將應作為期間費用的研發費資本化為在建工程或計入長期待攤費用。
由于通過創造性會計改變利潤卻不會改變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那么利潤與流量之間的關系可以用來甄別創造性會計。
通過調整后的現金流量對凈收益比率能更清晰地分析現金流的真實狀況。調整后的現金流量對凈收益比率=持續經營業務的現金/持續經營業務的凈收益的比率。持續經營業務是指重復發生的業務,也就是剔除非經常性發生業務之后的業務,如廠場設備等固定資產的處置、外幣報表折算、重組以及法律訴訟等非經常性業務。
分析時應盡量采用年度數據,年度序列的趨勢分析;調整后的現金流量對凈收益比率呈下降趨勢,通常意味著盈利增長快于經營性現金流量的增長。此時,企業很可能在利用創造性會計虛增利潤。
反之,經營性現金流量增長速度超過盈利增長速度使得該比率突然增加時,也應引起財務報表使用者的警惕,因為這可能表明企業管理層蓄意隱藏利潤,進行收益平滑化處理。
七、結論
財務人員在分析上市公司現金流時,還應關注面對市場突然出現的機遇或逆境,企業的現金流量和現金儲備是否足夠;企業支付股利的保障能力如何;假如企業的外部融資渠道有限或融資成本升高,企業是否能夠依靠內部資金維持或擴大經營;假如企業經營惡化,是否有能力償還到期債務。如果經營活動現金流增加,應該關注這種增加是由于公司主營業務擴張引起的,還是由于一次性交易或者其他非持續性因素引起的。
【參考文獻】
[1] 分析師現金流預測對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影響[J].紀茂利,劉夢思.財會月刊.2015(29)
[2] 現金流量分析在企業管理中的作用研究[J].高麗君.財經界(學術版).2015(08)
[3] 淺議企業利潤與現金流的關系[J].龔程晨.時代金融.2013(12)
作者簡介:丁曉蓮(1973—),女,漢族,四川省成都市人,專任教師、高級會計師,注冊稅務師,會計碩士,單位:四川師范大學商學院財務管理專業,研究方向:財務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