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印度特派記者 胡博峰 本報記者 李司坤 吳志偉 ●甄翔

印度周一公布的2020年第二季度經濟數據顯示,受疫情影響,當季該國國內生產總值同比萎縮23.9%,創下1996年該國開始發布每季度GDP數據以來的24年最差紀錄。多名接受《環球時報》記者采訪的專家都表示,由于疫情嚴峻,印度在今年3月底實施封城,第二季度經濟差是意料之中的事情。中國印度問題專家趙干城表示,其實在新冠疫情暴發前,從去年開始,印度經濟就已出現比較嚴重的下滑,加上疫情打擊,“應當說印度經濟今年會非常不妙”。
印度菜販:只能在家坐吃山空
美國《華爾街日報》1日稱,印度目前是亞洲第三大、全球第五大經濟體,該國可能已成為受疫情影響最嚴重的國家。數據顯示,在上述同一季度,美國GDP萎縮9.1%,西班牙經濟下滑22.1%,英國下滑21.7%。同期中國經濟增長3.2%。另據巴西經濟部所屬的地理和統計研究院1日公布的統計結果顯示,今年巴西第二季度GDP環比下跌9.7%,這是地理和統計研究院自1996年開始對全國GDP開展季度統計以來跌幅最大的一次。
印度正在迅速成為全球疫情的新“震中”。截至北京時間9月1日晚21時,印度累計感染人數超369萬人,死亡人數達到6.5萬人。8月30日,該國創造了單日新增病例最多的全球紀錄。印度媒體報道稱,為遏制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印度自3月25日開始進行全國封鎖,四次延長后至6月30日結束。盡管目前正逐步放松封鎖措施,但印度持續攀升的確診病例數量可能會繼續拖累消費情緒進一步惡化。
龐迪是印度一名職業安保人員,工作的地方在印度首都新德里南部,家則住在德里老城區。他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3月底至5月底是印度全國封鎖執行得最為嚴格的兩個月,在此期間只能在家里“待業”,“走出社區就會遭到警察盤問和勸返”。不過,龐迪所在的安保公司仍會按照最低標準發放工資,因此基本生活沒有受到太大影響。根據印度《經濟時報》此前的一項調查,疫情期間,多數在職的印度“白領”和“藍領”被迫接受降薪,收入普遍大幅下滑。
相比而言,自由職業者、個體商販等處境更為艱難,是受疫情沖擊最大的群體。巴萬是記者家附近一處菜攤攤主。他說,“在全國封鎖期間,只有想辦法拿到政府許可的商販才能擺攤。其他沒有拿到許可的人,就只能在家里坐吃山空”。《環球時報》記者發現,社區內的花店、雜貨店、五金店、服裝店,甚至是肉店在5月底前也是悉數關門停業,相關行業從業者在此期間幾乎沒有收入來源,生活狀況可想而知。
疫情前,印度經濟已乏力
英國《金融時報》9月1 日報道稱,為應對新冠疫情而采取的封鎖措施對印度經濟造成巨大沖擊。不過,即便在新冠疫情暴發前,印度經濟就已出現發展乏力跡象。印度GDP 增速連續4 年下滑,在疫情尚未造成重大影響的今年第一季度, 印度GDP增幅僅為3.1%。
清華大學國家戰略研究部主任錢峰接受《環球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印度疫情很嚴峻,衛生條件又不如意,所以大多數城市只能采取封城措施。此外,服務業在經濟構成中占有相當比例,且大多數是低端服務業,所以一旦封城,人口不能自由流動,經濟活動就陷入停滯,“它不像中國或者其他歐美國家,可以通過線上來實現經濟活動”。
為了刺激經濟,印度政府接連推出計劃。目前,印度推出的經濟刺激計劃規模已相當于其GDP的10%。
“印度政府推出的刺激計劃很大一部分是用于社會救濟,而不是用于生產,”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研究員趙干城接受《環球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印度經濟現在面臨的困境不但是國內出現的大規模失業,同時它的國際市場也基本陷于停頓,所以印度政府推出的救濟計劃真正用于生產的,如發展貿易、促進資本投資等部分,估計不會起到太大的作用。
專家:中國資本是重要來源
對印度經濟下一步走勢也出現不同的判斷。《今日印度》的報道承認印度是疫情期間表現最差的主要經濟體。不過該媒體援引政府首席經濟顧問蘇布拉瑪尼安的話說,全球經濟都受到沖擊,印度顯然無法獨善其身。蘇布拉瑪尼安聲稱,印度正在經歷“V型復蘇”。印度工業聯合會總干事班納吉對印度經濟前景的看法也較為樂觀。他說,部分指標性數據已出現改善跡象,“未來表現可能會更好”。但麥肯錫全球研究所最近發布的一份關于印度就業需求的報告稱,印度需要在未來十年內創造9000萬個非農就業機會,而這需要其經濟增速保持在8%至8.5%。要想實現這一目標并非易事。
香港媒體1日稱,印度近來一再挑起中印邊境的對峙,其背后不可忽視的原因是印度經濟困境。與其說是中印邊境沖突,不如說印度政府是在借此來轉移印度國內矛盾,為爭取美國援助。
趙干城表示,目前來看,印度政府的關注焦點應該是控制疫情,“今年剩下的時間只有三四個月,如果疫情控制不住,恢復經濟只會是一種夢想”。對莫迪政府來講,要振興經濟、挽救衰退,需要大量外國資本,中國資本對印度而言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來源。但趙干城認為,印度政府在目前的情況下是“昏招迭出”,由于印度多次在邊境問題上跟中國起沖突,它在經濟上采取一系列倒退舉措,導致中國對印度的投資基本陷于停頓,這對印度經濟發展是非常消極負面的,“光搞一些救濟性的投資投入,是解決不了根本問題的”。▲
環球時報2020-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