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愛龍
【摘 要】 近年來得益于我國農業科技水平的不斷發展,我國的農業經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進步。與此同時,人們對于農業生態的重視程度也提高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水平之上。發展生態農業,相比于傳統的粗放式農業發展方式,能夠使得我國的土地資源得到更為有效的利用,與此同時,也能夠造福后代,讓我國的農業資源能夠得到更好的保護。而本文正是以此為基礎,著力于探究發展生態農業能夠對我國農業的經濟發展所起到的影響,并且進一步提出來促進生態農業不斷發展的有效措施。
【關鍵詞】 生態農業 生態旅游
進入21世紀后,世界旅游發展開始趨向生態旅游。隨著我國大眾生態意識的提高,生態農業與生態旅游逐漸進入人們視野,生態農業與農業生態旅游兩者結合與產業鏈建設成為我國熱點。農業生態旅游作為一項新的旅游活動,以生態農業為依托,不僅貼近自然,并且有利于生態環境的保護,可促進旅游業實現健康、可持續發展的目標。從生態農業的視角來看,旅游為其系統內部的流動,隸屬生態農業活動的一部分;從農業生態旅游的視角來看,其主要幫助游客感受生態農業環境與自然的和諧。生態農業與農業生態旅游的融合具有重要意義,如何依托生態農業對農業生態旅游產業鏈進行建設是當前的重要課題。
1 生態農業與農業生態旅游的概念界定
1.1 生態農業概念
生態農業,是一種在生態學原理和經濟學原理基礎上形成的現代化高效農業。當然,生態農業同樣離不開傳統農業的有效經濟,在運用現代科學技術成果的同時,還融入了現代管理手段,不僅具有較高的經濟效率,而且具有較高的生態效益及社會效益。生態農業要求將糧食發展與多種經濟作物生產結合起來,實現大農業的發展與其它產業的結合,形成一種多層次、結構與功能的綜合農業生產體系。
1.2 農業生態旅游概念
農業生態旅游主要依托農業資源,其內容既包括農村自然環境與農業生產內容,同時也包括田園景觀和鄉土文化等,在整體規劃布局和工藝設計下,提供了一系列配套服務,給人們提供了對鄉村民俗生活以及鄉村農業發展進行體驗的一種旅游活動形式。農業生態旅游的旅游對象主要為生態農業和生態農業,借助農村中特有的勞作、住宿、娛樂等,使城市居民可以感受到別樣的風情。
2 生態農業與農業生態旅游融合意義
農業生態旅游是以生態農業為前提和基礎的,農業生態旅游業是生態農業的升級,生態農業與農業生態旅游的融合具有重要意義,是推動其產業鏈建設的動力。
2.1 能夠形成新的創收增長點
在生態旅游中,農業生態旅游為其中重要領域,是旅游者受生態農業系統吸引所選擇的特色旅游體驗過程,通過對生態農業中的生態環境、景觀、村落、服務等的體驗,使旅游者獲得身心愉悅和放松。
2.2 能夠豐富和創新生態旅游資源
生態農業建設中的規劃與指導,采用的是生態原理與生態農業技術,其建設過程中所形成的田原景觀不僅美麗自然,而且各項要素均符合綠色生態要求,這些也是農業生態旅游與其它類型旅游所不同的旅游資源核心,能夠豐富和創新生態旅游資源。生態農業中對農作物進行種植、收獲和加工的過程,對禽畜進行飼養的過程,對生態農副產品進行生產的過程,都可以派生和組合出農業生態旅游產品,帶給游客許多體驗性旅游項目。
2.3 能夠推進生態農村社區建設
在針對生態農業所形成的長期建設規劃中,加入農業生態旅游目標,可以通過生態的理念給村落社區的建設提供指導,使農民居住區的生態環境得到改善,形成更加文明的生活習俗等。從這點來說,生態農業與農業生態旅游產業的融合,能夠更進一步推動生態農業村落和社區的建設,提高生態農村建設水平。
2.4 能夠提升生態農業經濟效益
農業生態旅游,從本質上來說是對生態農業形象的整合,在生態農業區域,對農業生態旅游進行規劃開展,能夠幫助生態農業打造知名品牌,有助于生態農業打開銷售之門。而銷售之門被打開后,農民在生態農業生產方面積極性將會更高,生態農業經濟效益也會更高。
3 生態農業對農業經濟發的影響
我國是一個地廣人多的國家,人均耕地面積占比非常少,農耕產出量直接關系到農業的發展,所以在農業發展中,循環利用資源,是當今農業經濟發展的首要問題。生態農業的產生,實現了農業經濟增長,對農業經濟發展有著重大的影響。
3.1 改變需求結構
只有完全了解現有的農業產品特性并加以推廣,才能促進農業產品快速打入市場。在推廣方案的前期,需對現有農作物產品市場需求進行調查,具體落實農產品需求結構層次,從而制定相應的推廣方案,同時按照市場需求,培養、增值、銷售等方式相結合推行,并且利用生態優勢,創造一條龍型服務方式。
另外,加大綠色產品的特殊加工生產,利用不同的加工技術,生產更符合市場需求的產品,不斷拓展銷售范圍,加快推廣成本低、集綠色環保為一體的生態農業產品[4-5]。
3.2 加速農業發展進程
生態農業結合了國內外農業發展經驗的精華,且根據我國不同地區的農耕情況制定不同的管理辦法,對生態環境進行研究和預判,采取科學合理的方式進行農業活動,有利于提高農業生產效率和利用率,減少環境污染,提高了經濟效益。
4 結束語
加快生態農業的發展,是當今時代發展的趨勢,生態環境保護不僅符合國情,同時也促進了農業的發展。農村經濟對國民經濟的發展有很大影響,從某種角度來說,國家需要加大對農業資金投入力度,并且聘用專業人員合理利用資金,嚴格規范、整合各類項目資源,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提高農民素質,真正實現農村產業增收。
【參考文獻】
[1] 郭書田.21世紀中國的生態農業[J].中外科技信息,2011(10):20-28.
[2] 何瓊,楊敏麗.基于國外循環農業理念對發展中國特色生態農業經濟的啟示[J].世界農業,2017(2):21-25.
[3] 王壽辰.經濟新常態下發展農業經濟的思考[J].中國農業文摘-農業工程,2017,29(3):4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