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娟
【關鍵詞】中風偏癱;中醫針灸;康復療法;臨床效果
大量臨床數據表明,中風偏癱患者極有可能會出現肢體功能障礙或語言障礙,情況嚴重的話,罹患該病的患者無法自理日常生活,會給患者帶來巨大的經濟壓力和顯著降低患者的生活品質。目前,臨床上對于中風偏癱患者的治療,僅僅依靠康復療法或者中醫針灸,臨床效果均不理想,而將中醫針灸與康復療法聯合應用,能夠有效提高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鑒于此,本文針對中風偏癱患者經中醫針灸聯合康復療法進行治療后的臨床效果進行了深入的分析,現具體報道如下。
1.1一般資料:選取我院2017年12月至2019年3月接治的96例中風偏癱患者為研究對象,隨機平均分為兩組,對照組和實驗組各48例。其中,對照組男患者23例,女患者25例;實驗組男患者24力,女患者24例;對照組患者的年齡在40~74歲,平均年齡(63.8±5.7)歲;實驗組患者的年齡在41~73歲,平均年齡(64.5±6.9)歲。兩組患者均是自愿參與本次研究,且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性別、年齡、病程等)比較無明顯差異,P>0.05,兩組患者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兩組患者均接受常規綜合對癥治療,在此基礎上給予對照組患者康復治療,具體內容包括肢體運動訓練、生活能力訓練和語言能力訓練等。對于實驗組患者,在接受康復治療的基礎上接受中醫針灸治療,具體方法為,以足三里、陽陵泉、外關、合谷、曲池、肩■為主穴,然后根據患者的臨床癥狀再采取相應手法,進行辯證加減,如口角歪斜患者加入地倉、人中等穴位;下肢偏癱患者加入太溪、委中、風市等穴位;上肢偏癱患者加入陽池、肩外腧和大椎等穴位,通常情況下,10min行針一次,每天一次,每周5次,堅持4周[1]。
1.3觀察效果:比較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包括顯效、有效和無效,其中,顯效是指患者肢體能夠正常活動,臨床癥狀基本正常;有效是指患者的肢體可以做一些簡單的動作,臨床癥狀有所好轉;無效是指患者的臨床癥狀沒有得到改善,甚至加重。對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進行巴氏評分,滿分100分,分數越高代表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越好。
1.4統計分析:應用專業的統計學軟件SPSS18.0對實驗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若P<0.05,則表示差異顯著,具有統計學意義。
實驗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為97.92%,對照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為85.41%,實驗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如表1所示;同時,實驗組患者的巴氏評分要明顯高于對照組,意味著實驗組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要明顯強于對照組,如表2所示,且P<0.05,差異顯著具有統計學意義。
中風在老年群體中最為常見,屬于一種急性疾病,患病患者的臨床癥狀表現為口角歪斜、意識不清、突然昏倒等等,多數中風偏癱患者無法自理日常生活,極易導致患者緊張、焦慮、恐懼等不良情緒的產生,同時還會增加患者家屬的生活負擔,降低患者及家屬的生活品質,因此,采取有效的治療方法和措施增強中風偏癱患者的治療效果是非常有必要的[2]。針對中風偏癱患者采取中醫針灸治療方法,能夠促進患者休眠腦細胞的活躍度,促使患者更快地恢復健康。康復療法主要是通過讓患者有規律的進行鍛煉,增強患者四肢的肌肉力量,使患者肌肉的萎縮和痙攣得到有效緩解[3]。針對中風偏癱患者實施中醫針灸聯合康復療法,在保證患者適當肌肉鍛煉的基礎上,讓患者休眠腦細胞活躍起來,能夠有效緩解患者的癥狀,促進治療效果的顯著提升[4]。
本文研究結果表明,實驗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為97.92%,對照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為85.41%,實驗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實驗組患者的巴氏評分要明顯高于對照組,且P<0.05,差異顯著具有統計學意義。綜上所述,采用中醫針灸聯合康復療法治療中風偏癱患者,能夠有效提高臨床治療效果,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同時對于提高患者自理能力和生活品質具有重要意義,值得臨床應用和推廣[5]。
【參考文獻】
[1]曾明.中醫針灸結合康復療法治療中風偏癱的臨床效果觀察[J].大家健康(下旬版),2016,10(10):36-37.
[2]付露,潘文宇.中風后痙攣性癱瘓的針灸推拿及康復治療現狀[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6,25(10):1137-1140
[3]謝勇軍.治療中風偏癱需要針灸與康復醫學的結合效果分析[J].中醫臨床研究,2018,10(6):42- 43.
[4]潘廣喜, 雷龍鳴, 張建福, et al. 以擦法為主的推拿療法在中風偏癱康復中的應用效果觀察[J]. 按摩與康復醫學, 2019(11).
[5]景濤麗. 中藥配合針灸對老年腦卒中偏癱患者的改善作用療效果的提升作用[J]. 飲食保健, 2017, 4(3):99-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