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正平
【關鍵詞】? 疏肝解郁湯;冠心病合并抑郁癥;臨床效果
冠心病是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的簡稱,是對人類危害最大的心臟病之一。近年來國內外研究發現,抑郁是冠心病發病和死亡的重要危險因素[1]。相關數據也表明,近年來冠心病合并抑郁癥患者數量日益增加[2]。冠心病患者常見胸部憋悶、脹痛、心悸、氣促等臨床表現,而抑郁癥多出現悶悶不樂、悲痛欲絕、自卑抑郁、甚至悲觀厭世等癥狀,故冠心病患者合并抑郁時癥狀容易相互影響,從而不利于病情恢復。為了了解疏肝解郁湯對于冠心病合并抑郁癥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在本研究中,通過對本中心2017年8月到2018年8月診治的冠心病合并抑郁癥患者共120例進行不同治療方案的分析和總結,探究復方中藥疏肝解郁湯的臨床效果,研究結果見正文。
1.1基線資料
選取于本中心診治的冠心病合并抑郁癥的患者共120例,所選時間區間為2017年8月到2018年8月,120例患者采用隨機的方式進行分組,分為實驗組60例、對照組60例。兩組患者均為經冠脈造影檢查確診為冠心病及經抑郁自評量表(SDS)評定具有一定抑郁癥狀的患者,均伴有有不同程度的胸悶、胸痛、心悸及郁郁寡歡、悲觀等抑郁癥狀。
實驗組——性別方面對比,男:女=32:28例;年齡方面統計,上限:73歲,下限47歲,平均值(65.73±3.52)歲。
對照組——性別方面對比,男:女=30:30例;年齡方面統計,上限:74歲,下限45歲,平均值(66.55±3.93)歲。
對比2組患者的上述各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值>0.05。
1.2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西醫治療,即:阿司匹林、硝酸酯類、β-受體阻滯劑等藥物。實驗組在常規西醫治療的基礎上加用復方中藥疏肝解郁湯。具體藥物組成及劑量(單位:g)如下:香附9g、青皮6g、柴胡6g、郁金6g、丹參12g、川芎6g、澤蘭12g、醋延胡索6g、金鈴子炭6g、甘草3g。水煎服,每日1劑,分3次服用,連續服用21天。
1.3觀察指標
觀察2組患者臨床治療總有效率及抑郁評分。
臨床治療效果評價指標:①顯效:患者經治療后其心絞痛持續時間和發作次數較治療前減少大于80%以上;②有效:經治療后其心絞痛持續時間和發作次數較治療前減少為50%~80%;③無效:治療前后對比無變化或疼痛持續時間延長,發作次數增多。
使用抑郁自評量表(SDS)及焦慮自評量表(SAS)評分對患者進行評價,分值越低表明狀態越好。其中SDS評分界定為:得分在53-62分為輕度抑郁,63-72分為中度抑郁,73分以上為重度抑郁。SAS評分界定為:50~59分為輕度焦慮;60~69分為中度焦慮;69分以上為重度焦慮。
1.4 統計學處理
核算軟件為:SPSS 22.0版本,其中2組患者的臨床總有效率和負性情緒評分使用“均數±標準差”的形式表達,同時將其運用t值檢驗,結果顯示為P<0.05時,說明2組冠心病合并抑郁癥患者的上述指標的對比有統計學含義。
2.1 實驗組和對照組臨床治療效果
實驗組的臨床總有效率為76.67%,對照組的臨床總有效率為63.33%,上述2項指標,對比有統計學差異(P<0.05)如表1。
2.2 實驗組和對照組治療前后SDS評分及SAS評分對比
治療前,實驗組和對照組SDS評分及SAS評分對比無明顯統計學差異(P>0.05)。治療后,實驗組較對照組而言,SDS評分及SAS評分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且實驗組評分下降更明顯,差異對比有統計學意義(P<0.05)如表2。
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冠心病)是常見的心血管疾病,嚴重危害人們的身體健康,常常伴發情感障礙,以抑郁癥和焦慮為多,嚴重影響患者的康復和預后。研究表明,與健康人相比,冠心病病人患有抑郁癥的相對危險系數為1.76-2.38[3]。因此,針對冠心病合并抑郁癥患者,如何采取有效的治療方式,提高臨床治療效果,改善疾病的預后,這對臨床的治療提出了挑戰。
中醫理論認為人的意識、精神、思維主要體現在七情。七情內傷,五志過極,首犯于心,擾亂氣血和臟腑功能活動,導致陰陽失調,進而影響“心主血脈”、“心主神明”功能的正常發揮,導致疾病發生發展。冠心病屬于中醫“胸痹心痛”的范疇,多屬本虛標實,臨床冠心病合并抑郁患者多見心絡受損,因虛而滯,加之郁怒憂思、七情內傷,導致最常見的證型是肝郁氣滯癥。因此,疏肝解郁是常用的治療方式。
白亞萍等人通過研究指出,在中醫辨證觀念分析中發現,冠心病合并抑郁癥為血脈郁結不暢引起的患者發病。所以在給予患者治療指導中,應該以疏肝解郁治療為主。經疏肝解郁湯治療指導后,患者總體治療效果改善明顯,因而滿足了患者治療需求,所以可在臨床推廣[4]。孫瀟略指出,隨著當前社會發展水平逐漸提升,患有冠心病及抑郁癥的人數也在逐漸增多,很多患者在發病后會出現明顯的臨床癥狀。因而需要采取科學的護理指導措施,通過護理指導措施構建,幫助患者改善臨床癥狀,如在焦慮和抑郁癥狀改善上,更是需要及時作出調整。經疏肝解郁湯治療指導后,能夠符合患者治療需求,可推廣[5]。
潘棟等人通過研究指出,由于冠心病合并抑郁癥患者的發病率在逐年提高,很多患者在發病后需要采取科學的治療措施[6]。通過中醫辯證治療能夠了解患者發病誘發因素,對患者治療方案改進具有一定指導意義。崔曉楠等人通過研究指出,在當前社會發展中由于冠心病合并抑郁癥患者的發病人數越來越多,很多患者在發病后會出現明顯的臨床癥狀[7]。因而需要在患者治療中給予患者科學的治療指導,通過中醫治療指導能夠改善患者治療形式,為患者治療工作實施的質量控制奠定了基礎。同時在患者治療指導過程中,能夠通過該種治療方案提升患者治療水平。
任紅杰等人通過研究指出,在當前社會發展中冠心病合并抑郁癥患者發病率在逐年提高。很多患者在發病后會出現明顯的臨床癥狀。因而需要采取科學的治療措施[8]。通過中醫辯證分析后得出,在給予患者治療指導中,通過中醫治療技術指導,能夠改善患者治療形式,為患者自身治療質量控制奠定了基礎。提升了患者治療效果,為患者自身治療工作的有序開展奠定了基礎。尤其是在疏肝解郁湯治療指導中,更是能夠改善患者治療效果,為患者自身治療癥狀控制奠定了基礎,提升了患者治療效果,因而可以滿足患者治療需求。本研究結果與上述學者研究結果相符,可以為患者治療提供幫助,改善了患者治療效果,因而可以將其應用到患者臨床治療中,從而可以為患者治療質量控制奠定基礎。
結合傳統中醫理論及現代醫學知識,為了了解疏肝解郁湯對于冠心病合并抑郁癥的患者的治療效果,本文當中,采取患者自愿的方式將其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對2組患者實施不同的治療方案,其中一組使用常規西醫治療,另外一組在西醫治療的基礎上給予疏肝解郁湯加減治療,得出后者的治療效果更為理想。研究結果表明,實驗組患者,在采取西醫治療的基礎上給予疏肝解郁湯加減治療后,隨訪1月,其臨床總有效率為76.67%,對照組的臨床總有效率為63.33%,治療前2組患者的SDS評分及SAS評分對比無明顯統計學差異(P>0.05)。治療后,實驗組較對照組而言,SDS評分及SAS評分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且實驗組評分下降更明顯,差異對比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此現象表示為,2組患者在臨床治療總有效率及負性情緒評分對比上,實驗組患者的情況較對照組更好。
綜上,在臨床上針對冠心病合并抑郁癥的患者在常規西醫治療的基礎上加用疏肝解郁湯加減治療,其在提高臨床治療有效率和緩解抑郁狀態方面均具有良好的作用,值得臨床應用。
【參考文獻】
[1]王繼超.疏肝解郁湯治療冠心病合并抑郁癥臨床研究[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8,18(95):167.
[2]孫瀟略.疏肝解郁湯治療冠心病合并抑郁癥的臨床研究[J].中國醫藥指南,2018,16(16):206.
[3]王先琴.疏肝解郁湯治療冠心病合并抑郁癥臨床研究[J].心血管病防治知識(學術版),2017.48(6):44-46.
[4]白亞萍.疏肝解郁湯治療冠心病合并抑郁癥的臨床效果觀察[J].內蒙古中醫藥,2019,21(7):102-103.
[5]孫瀟略.疏肝解郁湯治療冠心病合并抑郁癥的臨床研究[J].中國醫藥指南,2018,16(16):214.
[6]潘棟.疏肝解郁湯治療冠心病合并抑郁癥的臨床研究[J].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程教育,2018,16(003):104-105.
[7]崔曉楠.疏肝解郁湯治療冠心病合并抑郁癥的臨床療效分析[J].中國實用醫藥,2018,13(01):107-108.
[8]任紅杰.疏肝解郁湯治療冠心病合并抑郁癥的臨床療效[J].深圳中西醫結合雜志,2018,28(7):3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