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俊麗 蔣楠楠 張睿 楊賀年
【關鍵詞】? ?老年人;生命質量;護理策略
中圖分類號:R47
我國進入老齡化社會,養老是一個亟待解決的難題。提升老年人生活質量[1],積極極探索各種適合我國的養老模式,讓老年人健康幸福的安度晚年,是我們目前面臨的一個重要問題,因此研究城鄉老年人的護理策略有著重要的理論和現實意義。
老年人作為我國社會中的重要一部分,其生命質量的影響因素有很多,下面介紹幾個關鍵性的影響因素。
1.1社會方面
(1)社會環境。目前我國各項養老政策不完善,養老保障體系不完整,社區服務不到位,社會對老年人關注度仍有待提高。目前我國從事老年相關產業的人員嚴重不足, 從事護理服務的人員缺乏專業的系統的老年人護理知識,老年人由于護理不到位,生命質量相對低下。
2020年全國剛剛全面脫貧,社會經濟尚處在發展階段,不能為老年人群體提供高額醫療保障。老年人是各種慢性病的主要群體,醫療費用仍是是其開銷的很大一部分,高昂的藥費大大降低其生活水平。
(2)醫療技術:我國醫療水平與發達國家相比還有一定差距,優勢資源主要集中在大城市,我國人口基數大,老年人口龐大,人均醫療資源遠遠落后于其他國家。尤其是農村的老年人,由于家庭經濟條件狀況,僅限于生命的延長,生命質量遠遠低于城市老年人。
1.2自身方面
(1)年齡。隨著年齡的增長,老年人身體功能減退,大腦反應變慢,行動遲緩,會越來越多的依賴他人。其承擔的角色也發生巨大轉變,從一家之主轉變為事事依賴別人。這種極大的落差導致老年人的心理發生變化,情緒失落,健康狀況受到影響,老年人的生命質量也隨之降低。
(2)家庭。老年人進入晚年之后,社交圈變小,配偶間互相提供經濟、精神支持,有配偶的老年人生命質量高于無配偶的老年人。我國的養老模式一直以家庭養老為主,我國的獨生子女政策造就了我國“4-2-1”的家庭結構,加劇了養老負擔。家庭養老中贍養老人的子女缺乏慢性病護理知識,老年人“壽而不康”,僅僅局限在生命的延長,因此老人生命質量往往較低。
(3)從事職業。在單位退休的老年人,經濟條件尚可,能滿足日常所需,相對較獨立。沒有固定收入的老年人,生活依賴子女,生命質量直線下降。 不同的職業,對老年人的生活影響也不同,比如煤礦工人,有些工人得了塵肺,由于治療導致聽力下降,也極大地影響其日常生活。
(4)身體健康狀況。有研究表明[2]慢性病影響老年人的健康及生活質量,健康自評結果一般僅占 27.36%。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老慢支等是老年人常見慢性病。 老年人一方面對飲食要有限制,另一方面又要遭受身體病痛帶來的折磨,極大的影響了其日常生活。壽而不康是目前已醫療行業亟待解決的問題。
提高老年人生命質量,要同時重視老年人身心健康。 老齡化人群不僅需要精湛的醫療服務,也更需要人文關懷及貼心的護理[3]。 隨著社會經濟的增長和老齡化進程的加快,養老呈現出多樣化、多層次的需求,養老模式包括生活護理服務、醫療服務、精神文化及增值服務等。
(1)社會制度。發揮政府的主體作用,針對老年人制定相關政策和制度,提高衛生資源配置,提高養老金額,增大醫保覆蓋率,提高慢病藥品報銷比例,降低老年人經濟負擔,使老年人放心看病,提高生命質量。社區養老作為目前新興的養老模式,是將醫療與護理有效的結合后,為老齡化人群提供優質、細心的養老,特別有利于老年人中患病人群的病情恢復[4-5]。
(2)體養結合。老年人要經常鍛煉身體,增強體質,抵抗疾病。 將體育與養老結合在一起的研究較少,查閱到有部分文獻研究體育保健養老[6]、體育文化養老[7]等。體育文化養老可以使老年人交流思想、享受快樂[8]。 養老模式中融入體育因素,能夠滿足養老的多重化需求,也會對豐富養老產品供給、健全養老市場開發起到重要作用。 體育與養老在實踐中完美的結合能夠全面促進老年人的身心健康服務,有體育參與的養老模式,能使老年人的生活方式更加健康。
(3)醫養結合。醫養結合突破了傳統醫療養老的概念,拓展了傳統養老服務的內涵[9],為失能、失獨、慢病、腫瘤晚期患者,提供生活照料、心理疏導、康復、醫療、臨床關懷等服務[10]。醫養結合是包括政策、籌資、提供服務模式等的一種全方位、多層次的融合,滿足老年人的醫療服務、健康服務需求[11]。通過提供醫療服務,改變老年人壽而不康的現狀,讓老年人可以健康快樂的度過晚年生活。
(4)推廣健康促進模式。Pender等[12]認為健康促進行為是個人用來維持和增加幸福,達到自我實現及個人成就的所有行為。健康促進是個體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個人應該主動建立新的積極的健康行為模式[13]。施學蓮等[14]認為不良的生活方式是影響老年人慢性病發病率的主要因素,比如吸煙、飲酒、睡眠時間、睡眠質量、飲食習慣、營養平衡等。Pishkar等[15]研究顯示為老年人通過健康促進行為的項目,可以提高其生活質量,降低慢性病的發生率。Ghasemi 等[16]研究結果顯示健康教育能提高和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生活方式等。laviani 等[17]研究的干預組患者孤獨感明顯低于對照組。健康促進模式通過引導老年人主動意識,改善其對健康的認識,促進老年人形成良好的個人健康習慣,提高生命質量。
(5)社區-居家護理。對老年人的護理必須從生活的方方面面著手,建立全面、系統、規范的流程制度。我國正在經歷從傳統家庭養老到“社區-居家養老”模式的轉變[18]。社區-居家護理應包括身心兩個方面。家庭病床護理成本低于住院治療,降低就醫負擔,有助于促進社區-居家護理的發展。 老年人在家庭進行治療,心情也相對放松,有助于疾病的恢復,從而提高生命質量。
養老是現在社會面臨的一個難題,其目的在于從社會、家庭和個人層面保障老年人的經濟、醫療、精神等需求,讓老年人可以健康、幸福地度過晚年時光。影響老年人生命質量的因素有很多,探索新的適合我國不同層次人群的養老模式,是未來研究的一個重要課題。
【參考文獻】
[1]方新榮,金浪.基于醫養結合的社區老年人健康管理模式的構建[J].衛生軟科學.2017,31(07):16-19.
[2]戴付敏.河南省老年慢性病患者醫療康復養老一體化服務供需現況與改進對策[D].開封:河南大學,2016.
[3]孟瑞,劉利兵.慢性病患者養老健康服務中的醫學人文關懷[J],中國醫學倫理學,2018,31(10):1297-1299.
[4]鄭丹萍,張麗萍,張悅等.護理員對老年患者安全護理認知和行為的調查[J].護理學雜志,2012,27(1):60-61
[5]董恩宏,鮑勇.“醫養融合”背景下社區醫療機構與養老機構聯動模式研究綜述[J].中國衛生事業管理,2016,33(10):731-732,742.
[6]盧紅梅,田玉.體育保健養老在當今多元化養老模式中推廣的可行性探索[J].安陽師范學院學報,2015(05):95-97.
[7]馬宏霞.城市社區體育文化養老模式研究[J].中州大學學報,2016,33(02):87-90.
[8]馬宏斌.公辦養老機構體育活動研究[J].體育文化導刊,2015(10):6-10.
[9]王長虹,王偉偉.做好醫養結合形勢下的健康管理工作[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7,17(49):150-153.
[10]黃素芬,黃菲菲,龔國梅等.泉州市社區空巢老年人對醫養結合服務的需求及影響因素研究[J].護理研究.2017,31(20):2517-2520.
[11]鐵月剛,褚艷霞.“醫養結合”模式提高老年人健康管理水平[J].中國鄉村醫藥.2017,24(06):85-86.
[12]Pender NJ,Walker SN,Sechrist KR,et al.Development and testing of the Health Promotion Model〔J〕.Cardiovasc Nurs,1988;24(6):41-3.
[13]Nola P,Mary AP,Caroly M.Health promotion in nursing practice(5thed)〔J〕.Nursing Standard,1991;5(23):37-40.
[14]施學蓮,王愛豐,王正倫.社區老年人慢性病患病與生活方式的關系——基于江蘇省十三市縣的實證調查〔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4;34(1):172-3.
[15]Pishkar MZ,Jahantigh M,Arbabisarjou A.Health promotion behaviors and chronic diseases of aging in the elderly people of iranshahr*-IRIran〔J〕.Glob J Health Sci,2015;8(3):139-45.
[16]Ghasemi A,Eestebsari F,Bastaminia A,et al.Effects of educational intervention on health-promoting lifestyle and health-related life quality of methamphetamine users and their families:a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J〕.IranRed Crescent Med J,2014;16(11):e20024.
17]Alaviani M,Khosravan S,Alami A,et al.The effect of a multi-strategy program on developing social behaviors based on pender's health promotion model to prevent loneliness of old women referred to gonabad urban health centers〔J〕.Int J Community Based Nurs Mid-wifery,2015;3(2):132-40.
[18]黃元汛,沈有斌等.人口老齡化背景下健康養老與老年體育的研究[J].湖北體育科技,2015,34(02):95-97.
基金來源:寧夏回族自治區重點研發計劃一般項目《社區老年人生命質量與個體化健康管理干預的研究》。
項目編號2018BEG33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