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學倩
【關鍵詞】? 新生兒;呼吸機相關性肺炎;集束化護理干預
新生兒氣道的生理特征比較特殊,如果新生兒患有VAP的時候一定要集束化護理干預進行治療。怎樣才可以減少新生兒患有呼吸方面的肺炎疾病,仍然需要臨床醫生進行深入研究美國健康研究所第1次提出了集束化護理的相關理念[1]。此護理方式為新生兒呼吸機相關性肺炎護理作用很明顯。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9年到2020年在相關醫院進行呼吸輔助通氣的新生兒作為主要研究對象。但是到目前為止,沒有一個具體的標準對新生兒的這些治療機械進行規定。
參考標準為:如果這些新生兒有0.6的吸入氧分數,小于500mmHg的氧分壓或者說二氧化碳分壓遠比正常規定高,即使運用相關藥物依然讓病情無法得到緩解,如果這些新生兒滿足其中一種就可以使用這種機械通氣的治療方法。同時醫院可以把呼吸窘迫綜合癥疾病的確診條件放寬。
1.2研究方法
醫護人員需要對對照組的者采用常規的護理方式進行治療。在進行治療的過程中,第一需要對患者皮膚的顏色和精神狀況以及具體的生命體征進行詳細觀察。第二是需要保證治療器械,比如呼吸機的作用。第三及時查看這些連接管道是否有漏氣現象出現,相關人員需要對這些患者的呼吸音進行觀察,如果出現了一些突發問題的話需要對患者的行為及時進行糾正。
內容如下所示:
第一、需要讓患者的呼吸道保持通暢狀態:需要讓這些患者采取一個科學的體位進行治療,肩部進行墊高讓患者的頭部可以向后呈仰望狀態;需要及時對呼吸機中的蒸餾水進行添加,滿足呼吸機運行的需求;需要對患者吸痰的選擇、時機和方式進行關注。
第二、對傳統的基礎護理工作進行加強:需要讓患者的治療環境時刻保持干凈整潔;在患者進行檢查的時候,首先要進行消毒工作;清潔患者口腔;對患者的胃內容物的性質進行詳細觀察。
第三、拔管前后護理:在拔管之前需要給這些患者相應的地塞米松藥物做輔助;拔管的過程中需要護理人員先把患者呼吸道內的分泌物吸干凈之后再進行,并且動作一定要快;在拔管之后也需要對患者的身體情況進行一個檢查,查看患者是否有喉頭水腫的情況發生。如果患者有特殊情況的話,需要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進行地塞米松等藥物的霧化處理;在完成相應工作之后不能讓患者立即停止吸氧,直到各項指標正常之后在停止這項工作。
評價指標:
①顯效:患者的病情得到控制,呼吸狀況得到改善,在病情得到控制之后就不需要對患者再次進行機械通氣治療。
②有效:患者的病情得到控制之后,呼吸有急促的現象發生,但是發紺的情況明顯得到緩解,如果病情得到控制就可以不用再對患者進行機械通氣治療。
③無效:在進行治療之后患者的病情并沒有改善,需要繼續對患者進行機械通氣治療。
1.3統計分析
用SPSSII.0軟件分析收集到的有效資料信息,并且運用描述性統計以及t檢驗等多種統計方法相結合得出一個科學的結論。
2.1臨床特征
進行機械通氣治療的90例新生兒患者,他們的齡和發病類型并沒有出現太大的不同。
2.2 療效
通過研究發現對照組的患者發病率明顯要比實驗組的高。同時實驗組也要比沒有采取相應護理方式的對照組患者機械通氣時間長,實驗組患者有89%的治療有效率,對照組患者有84%的治療有效率。
對這些新生兒患者采用集束化護理措施之后,可以讓患者有一個高質量的護理服務,也可以讓醫患關系變得更加融洽[2]。根據這些新生兒的具體情況對這些先生而采用特殊的護理方式進行治療,通過治療發現運用特殊護理模式的新生兒患者明顯發病率要,比沒有采用這種護理模式的新生兒患者低,同時,采取機械通氣的時間也要比其他患者短,本研究結論與吳本清的論述結果是一致的[3]。由此實行集束化護理干預可以讓患者有一個更好的治療效果,讓該疾病的治愈率得到提高。
集束化護理措施運用到了運用呼吸機進行治療的患者身上,通過具體的實驗發現這種集束化護理模式可以讓VAP發生率大大降低。采用集束化護理干預對新生兒呼吸機相關性肺炎進行治療,可以讓患者的滿意度增加,獲得患者及家屬好評。
【參考文獻】
[1]徐東輝.新生兒呼吸機相關性肺炎危險因素分析[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4,15(15):143.
[2]陳永強.呼吸機相關性肺炎與呼吸機集束干預策略[J].中華護理雜志,2015,45(3):197-198.
[3]吳本清.新生兒危重癥監護診療與護理[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9:4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