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小霞
【關鍵詞】? 無痛理念;泌尿外科門診手術;術后疼痛
泌尿外科是臨床外科中一個重要分支,主要是通過手術診斷治療泌尿系統疾病,而在其中,包皮環切術、膀胱鏡檢查術、膀胱鏡穿刺術等類門診手術十分多見,并且隨著泌尿系統疾病發病率不斷增長,門診手術患者也持續增多,雖然此類手術具有級別低、難度小、時間短、創傷小等特點,但受手術部位特殊、局部麻醉方式等心理、生理因素的影響,患者對手術疼痛的敏感程度也隨之提高,術后往往會出現不同程度的疼痛癥狀,不僅會加重患者術后不適、延長留院時間,甚至也會導致術后并發癥的發生而增加醫療糾紛事件[1],因此,為患者采取有效的護理方法改善術后疼痛有著重要的臨床意義。近年來,無痛理念在臨床護理工作中得以廣泛開展并取得了重要成果,而本次為研究探討無痛理念對泌尿外科門診手術患者術后疼痛及滿意度的影響,特選取我科120例門診手術患者并進行分組對照研究,旨在為提高該類患者的臨床護理質量提供依據。現將具體研究應用情況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8年1月-2018年12月我院泌尿外科120例門診手術患者并按隨機原則平均分成對照組與觀察組。
本次研究病例納入標準:
(1)入院后經臨床評估,具有所行泌尿外科門診手術指征與適應癥;
(2)患者對各自手術方案及本次研究知悉,簽署治療與知情同意書。
排除標準:
(1)合并嚴重心、肺、肝、腎腦等臟器功能嚴重異常;
(2)合并凝血功能障礙;
(3)合并精神疾病;
(4)不耐受所行手術。
對照組60例中,男患者41例,女患者19例,年齡范圍為18-52歲,平均年齡為(35.4±7.9)歲,所行手術類別包括33例包皮環切術、16例膀胱鏡檢查術、11例膀胱鏡穿刺術;觀察組60例中,男患者40例,女患者20例,年齡范圍為19-54歲,平均年齡為(35.8±8.1)歲,所行手術類別包括31例包皮環切術、19例膀胱鏡檢查術、10例膀胱鏡穿刺術。本次研究經上報我院醫學倫理委員會并獲得批準后開始實施,將兩組患者年齡、性別、手術類別等一般資料納入統計學軟件處理分析,組間各組數據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臨床對比研究價值。
1.2 護理方法
兩組均給予泌尿外科門診手術常規護理措施,包括術前準備、手術用藥、術后健康指導等,觀察組在此基礎上應用無痛護理理念進行針對性疼痛管理:
(1)術前心理干預:護理人員于術前要與患者溫和的溝通,建立起良好的護患關系,在溝通過程中向患者詳細講解所行手術的必要性、重要性及其方法、過程,并告知患者術中、術后可能產生疼痛以及疼痛發生的原因、需其配合事項等,令患者提前做好心理準備,以減輕患者機體應急反應、提高疼痛耐受力,同時加強對患者心理情緒的評估,針對患者所存在的緊張、焦慮等心理采取誘導、鼓勵等方法進行疏導,以緩解或消除所存在的不良情緒,提高手術依從性,積極配合手術的開展;
(2)超前鎮痛:護理人員要與患者進行溝通,詳細向其講解超前鎮痛措施對減輕其術后疼痛的重要作用,并在患者同意后遵醫囑為患者實施術前超前鎮痛措施,術前10min即為患者靜脈注射40mg帕瑞昔布鈉,以減輕術中、術后疼痛癥狀;
③術后疼痛評估:護理人員應于術后主動詢問患者疼痛狀況,給予患者充分的關心與心理支持,并指導患者采取正確的呼吸方式、體位等以緩解疼痛癥狀,同時教會患者采取轉移注意力法以放松身心、減輕疼痛感受,另外,術后要密切觀察患者面部表情,認真評估患者疼痛狀況,并與患者進行有效溝通以了解其疼痛程度,可每隔30min采用數字疼痛評價表(NRS)對患者進行疼痛評估,若患者主訴疼痛強烈或NRS評分達到5分以上,則應立即報告醫師并應用止痛藥物,并加強用藥后疼痛評估,直至疼痛評分降至2分以下。
1.3 觀察指標[2]
(1)觀察對比兩組患者術后30min、1h、1.5h時的NRS評分情況以及術后留院時間,NRS評分表將疼痛狀況按0-10分共11級予以評價,其中0分為無痛,10分為最痛,評分越高,疼痛狀況越嚴重;
(2)觀察對比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于患者離院前發放自制護理滿意度調查表以調查本次護理服務對術后疼痛干預的滿意程度,具體包括非常滿意、滿意、不滿意三個選項,計算非常滿意率與滿意率之和為總滿意率并用于對比。
1.4 統計學方法應用
SPSS21.0統計學軟件,計數資料與計量資料分別用例(n)、率(%)與均數±標準差(x±s)表示,并分別行X2與t檢驗,結果以P<0.05表示組間數據資料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術后NRS評分及留院時間對比
觀察組術后30min、1h、1.5h時的NRS評分及留院時間均小于對照組,且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2.2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對比
觀察組護理滿意率為98.3%,明顯高于對照組的85.0%,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2。
疼痛是手術后患者最為常見的癥狀,而術后疼痛也是引發并發癥、阻礙術后早期康復的重要因素,而對于泌尿外科門診手術患者來說,雖然該類手術具有創傷小、恢復快等特點,但由于手術大多采取局部麻醉方式,常存在術后麻醉效果消退快的特點,同時由于手術大多涉及患者私密部位,大部分患者對術后疼痛會有難以啟齒的表現,不僅會增加并發癥的發生率,并且也會令患者產生負性情緒而損及醫院形象,因此,加強患者術后疼痛的護理顯得尤為重要[3]。近年來,隨著我國社會生活水平的不斷提升,患者對臨床護理服務的要求及術后疼痛控制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同時隨著醫療模式的持續改革與升級、優質護理服務工程的普及與實施,臨床也越來越重視對術后患者疼痛的改善工作,而無痛理念也由此被提出并被迅速推廣。無痛理念是遵循優質護理原則,強調以人為本的思想,在臨床護理工作中間無痛護理作為護理護理主要任務,建立起以無痛護理服務為中心的護理模式,實施護理中以減輕患者術后疼痛、促進患者康復為目的,通過采取心理干預、術前疼痛預防、術后疼痛評估與干預等多項措施從患者心理、生理兩方面對患者術后疼痛癥狀予以改善、消除,而對泌尿外科門診手術患者采用無痛理念開展護理工作時,術前一方面通過全面的健康宣教與針對性心理干預,能有效提高患者對所行手術認知度、改善患者所存在的負性情緒,從而能提高患者手術的依從性、配合度并降低手術應激反應,為順利、成功完成手術及減輕手術疼痛提供基礎保障;另一方面通過向患者宣教其所行手術具有時間短、麻醉淺等特點,術后短時間內麻醉效果即會消失,而超前鎮痛是是加強此類手術疼痛管理、預防術后急性疼痛的重要措施,能有效減輕此類手術術后疼痛;術后通過加強對患者的關愛與心理支持,能進一步緩解患者對手術疼痛的應激反應,并且能從一定程度上減輕患者疼痛感受,同時重視對患者疼痛的評估,了解其術后疼痛狀況,并及時其采取生理性、心理性或藥物性疼痛干預方法,從而能有效緩解術后疼痛。在本次研究中,應用無痛理念開展護理工作的觀察組患者在術后30min、1h、1.5h的NRS評分以及留院時間均明顯小于對照組,表明無痛理念能有效減輕泌尿外科門診手術患者術后疼痛并促進患者早期回歸日常生活與工作,而觀察組護理滿意率明顯高于對照組,表明無痛理念能有效提升臨床護理服務水平、提高患者臨床護理滿意度,對于提高醫院形象、改善醫患關系、促進醫療事業健康和諧的發展有著重要作用。
綜上所述,無痛理念應用于泌尿外科門診手術患者能明顯改善患者術后疼痛、縮短留院時間、提升護理滿意度,具有較高臨床推廣應用價值。
【參考文獻】
[1] 范秀麗,張麗蘋. 基于快速康復外科理念的疼痛管理模式在骨科無痛病房中的效果[J]. 養生保健指南. 2019(29): 213.
[2] 胡勤波,謝浩芬,邵景漢. 無痛理念在泌尿外科門診手術患者護理中的應用效果[J]. 中華現代護理雜志. 2016, 22(31): 4494-4496, 4497.
[3] 丁鳳華,梁冬紅,吳麗英. 無痛理念對泌尿外科門診手術患者術后疼痛及滿意度的影響[J]. 嶺南現代臨床外科. 2019, 19(4): 507-509, 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