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小玲,何定秀,唐小曲
(德陽市人民醫院 急診科,四川 德陽)
失血性休克是急診科常見的危重疾病,指的是患者遭受暴力創傷后,重要臟器損傷、失血過多,使得體內有效循環血容量減少,灌注不足,機體細胞出現相關代謝障礙及缺氧為主要特征的全身病理過程[1]。本病的常見病因多為交通事故、機器損傷、墜落傷等其他傷。失血性休克具有病情復雜、累及組織多及治療難度較大的特點,若未及時得到有效的治療,可發生嚴重傷殘或死亡。數據統計,本病僅次于腫瘤、心腦血管疾病,已成為當今人類第三大致死疾病[2]。本研究通過對72例嚴重失血性休克患者進行治療,探討限制性液體復蘇烏司他汀聯合聚明膠肽治療創傷性失血性休克的療效觀察,取得較好的療效,現報道如下。
選擇2017年2月至2019年5月德陽市人民醫院收拾的失血性休克患者共72例,根據隨機數字表法分為觀察組、對照組各36例。其中觀察組男26例,女10例,平均(49.44±6.45)歲,致傷原因:高處墜落14例,交通意外7例,其他15例;受傷時間(1.43±0.54)h;休克指數(1.23±0.55);對照組男27例,女9例,平均(49.12±5.78)歲,致傷原因:高處墜落13例,交通意外7例,其他16例;受傷時間(1.34±0.60)h;休克指數(1.21±0.60)。2組在年齡、性別、疾病情況等基線資料具有可比性。
診斷標準均符合《外科學》中的出血性休克診斷標準。排除標準:患有其他嚴重器官疾病者;妊娠期或哺乳期者;患有惡性腫瘤疾病;患有感染疾病;患有患有精神疾病;心臟驟停者;同時參與其他研究者。
1.3.1 對照組
對照組患者在急診收治后,對患者的生命體征進行監護、吸氧、開放2條以上的靜脈通路,并且及時止血,采用聚明膠肽注射液(生產企業:福州海王福藥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66343)行液體復蘇,給予靜脈滴注聚明膠肽注射液500mL+0.9%氯化鈉注射液1000mL,晶體液比膠體液 為2-3:1。輸液量應每日控制在1800-2300mL。
1.3.2 觀察組
觀察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加入烏司他汀治療。取烏司他丁注射液10萬U+0.9%氯化鈉注射液500mL。
生命體征:記錄治療前和治療后3h的心率(HR)、平均動脈壓(MAP)、腦氧飽和度(rSO2)水平。
表1 2組患者干預前后脈搏、MAP、rSO2比較(±s)

表1 2組患者干預前后脈搏、MAP、rSO2比較(±s)
注:與治療前相比,①P<0.05;與對照組相比,②P<0.05。
?
2組患者治療前和治療3h后的心率(HR)、均動脈壓(MAP)、腦氧飽和度(rSO2)比較:治療前在心率(HR)、均動脈壓(MAP)、腦氧飽和度(rSO2)指標的2組組間比較,差異均無統計意義(P>0.05);治療后2組在上述3指標均優于治療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而觀察組在3指標均優于對照組,見表1。
近年來,隨著現代人們生活方式的改變以及生活節奏的加快,交通事故、戶外極限意外等事件發生率在逐年增加,也導致創傷性休克的發生率也越來越多[3]。創傷出現后,由于全身組織血流灌溉減少,使得機體無法得到充足的循環,同時促進大量的炎性細胞因子釋放,損害患者的凝血系統、激肽系統、補體系統,本病發展速度較快,可引發多種并發癥,嚴重影響患者的生命健康[4-5]。
聚明膠肽是一種醫學臨床常用的血漿替代品,其屬于明膠類,其在輸入人體后能夠很大程度的增加患者的血容量、維持膠體滲透壓,將本品作為液體復蘇的膠體成分能夠有效增加失血性休克患者的循環血容量、維持血漿滲透壓,同時其還可以有效改善患者機體組織微循環,保證血管內液與組織間液之間的平衡狀態,從而達到緩解休克狀態的作用[6-7]。
而觀察組所使用的烏司他丁是一種蛋白酶抑制劑,其能夠較為有效的制約胰蛋白酶、纖溶酶、透明質酸酶的表達,同時可以有效清除氧自由基、穩定溶酶體膜、控制炎癥介質釋放,針對失血性休克患者,其可以改善患者的循環障礙。有文獻指出[8],烏司他丁可幫助血壓上升,促使微循環灌流得以改善,尤其是針對休克發展期間的黏附分子網絡以及炎癥因子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時也能夠發揮不同程度的調節作用,從而更好的實現對各個臟器的有效保護。從本研究數據來看,治療前在心率(HR)、均動脈壓( MAP) 、腦氧飽和度(rSO2)指標的2組組間比較,差異均無統計意義(P>0.05);治療后2組在上述3指標均優于治療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而觀察組在3指標均優于對照組。可見治療后,烏司他汀聯合聚明膠肽能有效穩定患者的生命體征,對搶救患者生命有著重要意義,值得進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