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惠,曾麗,唐凡
(四川省綿陽市第三人民醫院(四川精神衛生中心)神經外科,四川 綿陽)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 (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在中國武漢首先發現,簡稱 “新冠肺炎”。于2020年1月12日被世界衛生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命名,被國家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納入乙類傳染病,采用甲類傳染病防控措施[1-2]。截至3月22日24時,全國累計確診病例581691例,累計死亡病例3276例,疑似病例136例。廣大醫院工作者們夜以繼日奮戰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最前線,成為醫療救治和控制疫情蔓延的主力軍。現目前我院的護工都由專業公司承包,基于對護工院感防控知識的培訓力度不夠,護工文化程度參差不齊,導致許多護工對于自身院感防護意識不強以及缺乏對周圍環境的保護能力。存在非常大的隱患[3]。護工平時因為參與衛生打掃、轉運病人、陪檢等等工作與病人及家屬接觸機會較多,很容易成為醫院交叉感染的媒介[4]。因此加強護工的感染管理,對控制院感,避免醫患交叉感染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選擇2020年1月至2020年3月在神經外科工作的護工8名。其中女4名,男4名;年齡46~65歲,平均(57.56±6.15)歲;文化程度:高中1名,初中4名,小學及以下3名。身體健康狀況良好。
在 2020年1~3月參照《 醫療機構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預防與控制技術指南》[5]。對8名在我科工作的護工進行新型冠狀病毒肺院感防控知識、操作進行綜合干預,具體方法如下:
1.2.1 建立科室護工院感防控干預小組
小組成員由護士長、科室的院感監管員、工作表現突出,領悟力較強的一名護工組成。干預工作開展前先測評護工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傳染源、傳播途徑、臨床表現、流行病學調查內容知識的掌握,以及個人防護用品的穿戴、手衛生、含氯消毒溶液的配制,病區環境消毒,隔離病房用物處置、病理標本送檢的執行情況。對存在的對于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認識不強,麻痹大意。院感防控知識掌握不全面:含氯消毒液配制流程不熟悉,濃度未達標,對隔離病房內醫療廢物處置流程不熟悉及個人防護用品穿戴不達標等情況進行分析總結制定查檢表。制定了一對一的培訓計劃及病區環境消毒及含氯消毒液配制濃度達標的督查表單。
1.2.2 每日對護工進行院感知識培訓
晨交班后組織當天在崗的護工學習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知識。通報最新疫情人數,將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傳染源、傳播途徑、臨床表現、流行病學調查內容、疫情期間自我健康監測方法作為每日必學內容。強化他們的防護意識,使他們認識到自身防護不僅關系到自己也關系到自己周圍的人[6]。一對一進行示范講解隔離病房環境消毒、轉運工具消毒、醫療廢物處置、含氯消毒液配制,精準到流程的每個細節。
1.2.3 對每位護工進行個人防護用品穿戴的培訓
個人防護用品的正確選擇和規范的穿脫流程是保障醫院工作人員避免感染的重要舉措[7]。包括口罩的戴法、手套的穿脫、隔離衣、防護服的使用范圍及穿脫流程。先組織統一觀看教學視頻再手把手進行穿戴培訓,達到人人熟練掌握,在工作中起到隔離和防護的最好效果。
1.2.4 院感防控知識培訓后,針對護工因為年齡及文化層次不同,對于培訓的內容理解及掌握程度不同,需要他們掌握的類容以圖表的形式展示比如:將配制含氯消毒液流程圖和溶液的配制比例以圖文的形式張貼在護工的工作間,方便他們隨時查閱。消毒的噴壺身上貼有含氯消毒液要求配制的達標濃度標識(普通病房500mg/L,隔離病房1000mg/L)。將病區環境消毒場所以查檢表的形式張貼出來,方便護工消毒時參照避免遺漏。每日下班前組織在崗的護工總結反思一下當天工作有無遺漏或做得不規范的地方提出供大家互相借鑒學習。
1.2.5 每日由科室的院感監控人員對照督查表單,采用問答方式要求人人掌握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控知識,考核過關。考評結果與當月工作質量考評表掛鉤。
自行設計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院感防控措施執行問卷調查表,觀察護工干預前后院感防控知識的掌握程度。內容包括: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傳染源、傳播途徑、臨床表現、流行病學調查內容、個人防護用品的穿戴(穿戴場所及順序)、手衛生的依從性(兩前三后的時刻) 、隔離病房的消毒落實、日常織物的管理、醫療廢物的管理、病人外出檢查防護。其總評分的分數越高則表示工作人員掌握院感防控知識越好,反之越差[8-9]。

表1 干預前后新冠肺炎防控執行力比較

表2 干預前后對新冠肺炎認知情況比較

表3 干預前后對病區消毒隔離規范比較
使用 SPSS 17.0 統計學軟件對干預前、后的數據進行分析處理,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認知,手衛生、戴手套、穿脫隔離衣的執行力,含氯消毒液配制、隔離病房醫療廢物處置,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對護工的院感防控工作進行綜合干預后,其防控執行力明顯優于干預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 1。
對護工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認知進行綜合干預后,其認知情況明顯優于干預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 2。
對護工在病區消毒隔離規范進行綜合干預后,其在含氯消毒液的配制和隔離病房醫療廢物處置規范情況明顯優于干預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 3。
新型冠狀病毒傳染性極強,做好個人防護及周圍環境的消毒是非常重要的。護工承擔著科室轉運醫療廢物、病歷標本送檢、轉運病人檢查、日常織物管理等工作。接觸病人的分泌物和排泄物機會較大,感染的風險也較大。以往的工作中比較關注醫務人員院感防控措施的落實,對護工的院感防控措施未引起重視[10]。護工因為文化程度偏低、年齡偏大、從事護工工作前未接受過相關醫學知識的培訓,對醫院感染風險認知缺乏。工作中不夠重視自身防護及消毒隔離,手衛生依從性低,對于醫患交叉感染埋下非常大的隱患。
本文通過觀察護工對院感防控的認知及防控措施的執行力,對其防控能力進行綜合干預,有效的提高其院感防控意識及執行能力。首先建立科室護工院感防控干預小組,該小組成員由護士長、護士、護工組成,依據《醫療機構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預防與控制技術指南》制定培訓計劃,組織護工定期學習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防控知識、防控技能操作培訓,認真給與督導考評。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護工院感防控知識掌握能力。經過綜合干預后,洗手的依從性、正確率、知曉率均高于干預前。個人防護用品穿戴規范、醫療廢物處置規范率、含氯消毒液濃度配制達標率均高于干預前。
綜上所述,采用綜合干預措施加強護工在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期間的院感防控能力,減少醫患交叉感染,即保護了患者也保護了自己。該綜合干預模式值得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