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愛兒,謝再漢,林丹霞,黃麗嫦
(廣東省東莞市東南部中心醫院,廣東 東莞)
急性缺血性腦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是臨床上的常見病和多發病,具有發病率高、死亡率高、復發率高及醫療花費比例高等特點,早期診斷較為重要,近年來應用MRI對急性缺血性腦卒中的診斷已成為研究的熱點。但由于腦卒中患者多為發病急、進展快,且配合度較差,在進行影像學檢查時存在不同程度的負面影響,增加檢查難度,尤其在磁共振檢查時,檢查時間較長且設備噪聲大,患者較難保持長時間的靜止制動狀態,部分患者很難順利完成檢查。有研究表明,對急性缺血性腦卒中患者進行影像學檢查過程中開展護理干預對提升檢查效果有積極作用[1-3]。本研究旨在對急性缺血性腦卒中患者進行MR檢查時進行臨床護理與影像護理的對比分析。
選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我院腦病科住院的120例急性缺血性腦卒中患者,將患者分為對照組及觀察組,每組60人,對照組和觀察組男、女性各為40例、20例,年齡自39~79歲,平均年齡(57.6±8.3)歲。
對照組僅接受常規護理,即在磁共振檢查開始前進行相關注意事項的告知,并協助患者做足準備。觀察組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實施影像護理干預,包括:①檢查前:1)預約,根據患者病情約定合適的檢查時間,避免患者在磁共振室等候時間過長以免病情出現不利變化;2)評估,全面評估患者的病情及配合程度,制定有效的護理干預措施,以便檢查順利進行;3)心理疏導,針對患者負面情緒進行適當的心理疏導,詳細為患者講解檢查流程、方法,耐心傾聽患者主訴,主動告知患者磁共振檢查的利弊,幫助患者調節心理狀態。②檢查時,與技師進行密切溝通,幫助技師為患者擺好檢查體位,與患者交待注意事項,鼓勵患者積極配合檢查。并在技師進行檢查掃描時密切觀察患者的反應;如經心理疏導后負面情緒仍然未能平伏者留家屬在檢查室內陪同檢查,以減輕恐懼心理,促進檢查順利完成。③檢查完成后,協助患者下檢查床并叮囑相關事宜,盡早告知患者檢查結果。
檢查結束后通過患者反饋護理滿意度,同時由我科一位副主任醫師對掃描圖像質量進行評價,兩者均包括非常滿意、滿意和不滿意三個等級,滿意度=(非常滿意+滿意)/總例數×100%。護理滿意度由《護理滿意度調查表》得出,具體內容包括服務態度、護理技術、護理宣教等。圖像掃描質量評價標準:圖像質量清晰無偽影為非常滿意;圖像較清晰,稍有偽影,但不影響診斷結果判斷為滿意;圖像質量模糊,偽影多,無法進行診斷為不滿意。
觀察組患者磁共振檢查護理滿意度為100%,明顯高于對照組的85%(P<0.05),詳見表1。觀察組圖像掃描質量為98.3%,顯著高于對照組的76.7%(P<0.05),詳見表2。

表1 兩組患者磁共振掃描的護理滿意度比較

表2 兩組患者磁共振掃描圖像質量滿意度比較
急性缺血性腦卒中是一種突發的腦血管意外,其對患者生命安全具有較大的威脅,中國卒中協會指出卒中已成為我國居民第一位死因[4],近10%患者可在發病急性期內死亡,故早期診斷、及時治療、預防再發極為重要。
臨床對急性缺血性腦卒中以預防為主,但發病后需盡早且正確做出診斷,才可讓臨床進行有效治療,改善患者的臨床預后,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近年來,磁共振檢查是診斷急性缺血性腦卒中最理想的檢查方法,其可準確反映病變的病理特點,提供準確的診斷依據,為臨床制定個性化治療提供客觀依據。但磁共振檢查較為特殊,具有檢查時間長、噪音較大等特點,并且要求患者在長時間的檢查中保持一定的體位靜止不動,而由于腦卒中為危急病,患者病情較為危重,其檢查依從性較低、配合難度更大。因此如何提高患者檢查的依從性,減少患者不安情緒,提高掃描質量是我們的考慮重點。但大部分影像學專業的醫技人員缺乏專業的護理知識,較難滿足危急重患者對檢查護理的需求,這就要求提高臨床及影像護理相配合,護理人員要全面了解影像科檢查難度,掌握護理細節,提升護理質量尤為重要[5]。因此,檢查前對患者檢查預約并進行必要的相關檢查告知和檢查前準備,檢查過程中再次對患者的檢查適應性進行評估,對患者進行心理指導,幫助影像技師做好相關準備,提高患者的檢查依從性及安全性,同時在檢查中及檢查后密切觀察患者的各項生命指標。
通過本研究發現,在急性缺血性腦卒中患者的磁共振檢查中,進行影像護理干預的觀察組在護理滿意度及磁共振掃描圖像質量方面遠高于常規護理的對照組,并且兩組之間存在著統計學差異??偟膩碚f,通過影像護理配合急性腦卒中患者進行磁共振檢查,能夠有效提高患者的依從性,穩定患者的情緒,使患者能順利完成檢查,提高磁共振掃描圖像質量和護理滿意度,同時提高臨床診斷效果,值得在實際工作中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