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海光 田子昊
摘 要:在建筑業發展環境不斷優化的前提下,項目所呈現的規模和建設環境逐漸向復雜化方向發展,對項目的建設質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施工單位需要優化混凝土施工工藝,后澆帶施工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施工項目,由于存在不均勻溫度收縮裂縫的危害,在現澆鋼筋混凝土結構的施工過程中能夠有效地進行預防和控制,后澆帶技術是施工工程中采用的關鍵技術,對整個工程質量有著重要影響??偨Y了后澆帶的施工工藝,分析了后澆帶施工過程中的關鍵環節。
關鍵詞:建筑工程;后澆帶;施工技術
一.后澆帶施工技術特征
后澆帶的特征是:可以根據結構的不同性質采用不同的材料進行澆注;后澆帶的強度一定要比其聯接的構建部分高;對待模板的消耗措施上,后澆帶要防止新老混凝土因施工時間的不同而產生構建裂縫。
1.后澆帶的設置原則
建筑工程在設置后澆帶時要嚴格按照設計圖紙進行,由于后澆帶施工過程中會受到很多因素的影響,因此不能隨意改變工程參數以及施工順序,預留縫的位置、寬度等都要按照施工圖紙進行,否則后澆帶質量就會受到嚴重影響。同時,后澆帶施工中應該遵循“以放為主”的原則,實際上就是要釋放預應力,如果預應力沒有完全釋放,一般會用混凝土來填補縫隙,以此來抗衡剩余的預應力。
2.后澆帶位置及間距
設計后澆帶的位置時,要盡量選擇那些受力較小的結構,可以將后澆帶的位置設置在梁板的返彎點處,因為該位置的彎矩和剪力都不大,也可以將位置設置在梁板的中部,這一位置雖然彎矩較大,但是剪力較小,能夠滿足施工要求。后澆帶的間距要視實際情況而定,如果建筑物的結構為矩形,間距要一般在30米至40米之間,寬度一般控制在700毫米至1000毫米之間,后澆帶具體結構如圖一所示。
3.施工過程中的注意事項
為了保證結構的穩定,在后澆帶要防止鋼筋斷裂,保證其貫通性,如果鋼筋跨度較大,可以提前將鋼筋斷開,切割鋼筋時要注意選擇合適的位置,不能破壞結構的整體性,澆筑后澆帶前再進行焊接,整個過程必須嚴格按照施工規范進行。如果還沒有完成混凝土澆筑,則不能拆除模板和支柱,否則梁板就會形成懸臂,導致產生變形問題,如果后澆帶的形式為斷面,那么在進行混凝土澆筑時,就要充分考慮內部結構是否可以充分連接。
二.后澆帶施工過程中的施工技術要點
1.施工前的準備工作
正式施工之前,要將后澆帶內的雜物清理干凈,同時做好鋼筋表面的清潔工作,一面要鑿除松動砂石,另一方面要去掉混凝土的軟弱層,還要將混凝土兩側鑿毛清理干凈后,用水沖洗,一方面是為了保證混凝土的潔凈性,另一方面式為了保持混凝土濕潤,一天以后涂刷界面劑。在選擇后澆帶混凝土類型時要格外注意,不能選擇原有型號的混凝土,后澆帶澆筑使用的混凝土強度要比兩側高至少一級,可以在其中添加適量的微膨脹劑對澆筑后的變形進行補償。開展澆筑工作之前要確定周圍環境的溫度,溫度低于兩側混凝土澆筑溫度時才能開展后澆帶澆筑工作。
2.斷面形式的選擇
斷面形式會對后澆帶質量產生重要影響,一般要使后澆帶斷面形式與混凝土結構形式保持一致。后澆帶的斷面形式有四種,其一是平直縫,其二是階梯縫,其三是企口縫,其四是V形縫,這里最常用的就是平直縫。如果建筑工程中墻與板的厚度超過60厘米,最好使用企口縫,如果墻和板的厚度在30厘米之內,就應該使用平直縫,如果厚度在30厘米和60厘米之間,則要使用階梯縫。為了防止結構在壓力作用下發生變形,則在后澆帶施工時要盡量防止出現直縫。對于垂直施工縫而言,澆筑后完成初凝之時,就要馬上用壓力水沖洗澆筑表面,骨料露出后停止沖洗。
3.澆筑時間的確定
第一,施工后兩個月左右,混凝土結構的收縮就會基本完成,就算沒有完全完成,收縮情況也會達到60%以上,因此此時可以進行后澆帶閉合;其次,如果建筑工程的主體的高層建筑,就要考慮到地基沉降的問題,由于高層建筑本身結構特征,一般都會發生比較嚴重的載荷沉降,必須等到地基沉降徹底結束以后才能開展后澆帶澆筑工作,實際上地基沉降帶就是后澆帶部分,同時還要考慮到施工成本以及工期等因素,將這些因素綜合起來考慮,合理選擇后澆帶施工時間。
4.澆筑溫度的確定
前面在分析準備工作時,提到后澆帶施工溫度要低于兩側混凝土的澆筑溫度,實際上除此之外,后澆帶溫度控制還有很多注意事項。首先,后澆帶的保留時間一般在兩個月左右,但是可以根據環境溫度做出合理調整;其次,不同季節施工時要考慮到溫度因素,尤其是在施工圖紙的設計階段,要在圖紙中中標注清楚由于溫度變化導致的后澆帶澆筑時間變化問題;最后,最好在10度左后澆筑后澆帶砼,其依據是熱力學理論,因為在這一溫度下新老砼的結合更好砼澆筑完成以后要在2天左右收關,該項工作最好定在早上和傍晚,主要是這樣能有效避免砼發生干裂。
5.后澆帶養護技術要點
后澆帶養護工作同樣重要,澆筑完成以后就要開始養護工作,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保濕養護,澆筑完成后的1至7天內進行保濕養護,因為該階段是膨脹變形的主要階段,而7至14天內進行保濕養護,主要是為了使混凝土有效發揮膨脹效應。一般所使用的方法為蓄水保濕,要在澆筑表面覆蓋麻袋,避免水分流失,對于墻板部分的后澆帶來說最好采用噴水養護法,一方面是控制水化作用,另一方面是降低后澆帶內外溫差。由于后澆帶養護情況會對整個工程質量產生重要影響,因此養護工作要由專人負責,避免由于干燥出現裂縫。
三.結束語
房屋建筑施工過程中,混凝土澆筑的內外溫差會導致裂縫問題的出現,為了避免這一問題,需要在一些特殊部預留施工縫,以此保證混凝體結構的整體性,進而提升整個建筑的穩定性。后澆帶施工之前要做好清潔準備工作,合理選擇材料的種類,施工時要合理確定斷面形式,確定合理的施工時間和溫度,施工結束后要做好養護工作。
參考文獻:
[1]后澆帶施工技術在鋼筋混凝土結構中的應用[J].郭玉龍.中國新技術新產品. 2011(12) .
[2]淺析房屋建筑混凝土澆筑施工技術[J].牛加順.科技資訊. 2011(10) .
[3]后澆帶設計和施工淺析[J].李娜.科技資訊. 2011(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