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天灝
摘 要:隨著工程技術的發展,地基處理的方法也越來越多,針對于不同的地質基礎條件,選擇合適的施工技術是建筑工程的基礎。本文結合筆者多年的施工管理經驗,對房屋建筑地基基礎工程的施工技術和質量要點控制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房屋建筑;地基;基礎;施工技術
1.房屋建筑地基基礎施工技術
建設工程一旦建成投入使用,地基基礎出現質量事故問題往往是無法彌補的,由它所帶來的損失,遠比地基基礎工程建設所要投入的成本大得多。不管是選擇場地、勘察設計,還是施工質量問題,地基基礎工程一旦出現質量問題,往往會引起地基失穩,建設工程整體結構的破壞,是建設工程致命性、毀滅性的重大質量事故,不僅造成經濟上的巨大損失,而且直接危及人們的生命和財產安全。
房屋基礎處理方案應根據工程地質和水文地質條件、建筑物形式與功能要求、荷載大小和分布情況、相鄰建筑基礎情況、施工條件和材料供應以及地區抗震裂度等綜合考慮,選擇合理的基礎形式。地基必須具有高強度和穩定性,能夠起到支撐和防護的作用,來自上層的荷載力不應該超過地基的變形允許值。如果天然地基具備較強的承載力和支撐力,則是非常好的天然地基。但是,如果地基沒有這種天然條件,就需要采取加固的措施,在加固后的地基上進行基礎施工,從而提高建筑物的穩固性。
2.現代化地基施工技術
2.1地基處理技術應用
地基的不均勻沉降問題是影響廠房建設質量安全的重要問題,在眾多建筑施工過程中,都會遇到類似問題,因此,做好地基的處理工作,預防和控制地基不均勻沉降的問題是非常重要的。通常情況下,產生地基不均勻沉降的主要因素是地基的土質軟硬不均勻,或存在地下空洞和暗溝等現象。對于這種情況,應按沉降一致的原則進行有效處理。處理的技術一般采用一定比例的灰土進行分層夯實,將溝槽的底部進行夯實加固處理。類似于磚井的地基施工過程中,如果磚井的直徑不小于 1.5 m 的時候,則可以對上部的結構進行有效的加強、加固,可以在墻的內部配筋進行處理。如果磚井的基礎位置靠近轉角,不僅要做好回填的工作,還應該做好基礎加強的工作。
2.2地基加固技術應用
天然條件良好的地基畢竟是少數,大多數建筑工程都需要進行地基加固。在工業廠房的建筑施工中,地基加固的工作是一項非常重要的施工技術。地基加固常采用換土法施工,換土法施工要點: 首先,在施工之前,應該對基坑進行檢驗,將坑內的污泥、污水等進行徹底清理,保證坑內干燥清潔后,方可進入鋪灰土作業。在鋪灰土的時候,應該注意灰土的土質狀況,尤其注重土質的含水量。灰土的最佳含水量現場檢驗方法: 以手握成團,兩指輕捏即碎為最佳。如果灰土的含水量不均勻,可以通過澆水或晾曬的方法保證其濕度適中,將灰土鋪設到基坑 內,隨即進行夯實作業。灰土在分段施工的過程中,應保證分段接槎之間的距離大于 0.5 m,而且必須做好夯實工作,如果有高差,可以利用階梯回填的方法來施工,保證階梯的寬度也在 0.5 m 以上為宜。
灰土夯實的過程中,必須保證基坑 內的干燥,并且保證夯實后的灰土 3 天 之內不能接觸到水,保持干燥。灰土夯實的工作結束后,可以進行基礎結構的施工,做好回填土的工作。雨季施工時,如果不能及時回填,必須做好覆蓋工作,防止暴曬和雨水澆灌。冬季施工時,注意不得將凍土填入基坑 內,而且還要做好充分的覆蓋防凍的相關措施等等。
2.3 碎石樁法與強夯法相結合
碎石法與強夯法相結合的地基處理技術,首先,要做好填土層中碎石樁的處理,然后選好強夯點,借助重錘等把碎石樁打散填進地基基部,使其在地基上部形成密實的碎石與土混合的硬殼層,這樣不僅使得地基中土壤緊密、排水性好,而且大大加強了房屋建筑地基的穩定性。但是在施工過程中,強夯法的運用很關鍵,夯擊的次數、深度和夯沉量等的把握,如果拿捏不準,會大大影響夯擊的效果。
2.4加固土樁與水泥粉煤灰碎石樁相結合
這種處理技術,就是用這兩種樁所具有的膠結性與地基相結合。加固土樁地基處理技術能有效的預防地基基土的變形,能夠更好的發揮出水泥粉煤灰碎石樁的承載能力強的特點,又能因為水泥粉煤灰碎石樁的嵌入而使加固土樁的側線約束作用得到增強。這種方法不僅提高房屋建筑地基基土的抗性,又能防止地基基土被破壞的現象發生。
2.5 普通碎石樁與水泥粉煤灰碎石樁相結合
樁基法由于能夠將承載力向下傳遞,從而提升樁基的承載性能,而被廣發應用,但是在現代房屋建筑工程中,單一的樁已經難以滿足地基承載力的需求。所以將普通碎石法與水泥粉煤灰碎石樁相結合的地基處理方法應用在地基施工處理中,利用水泥粉煤灰碎石樁來提供足夠的承載力,而碎石樁則轉向消除上部地層液化的想象,這兩種方法的結合不僅能夠提升樁基承載能力,而且能夠有效的預防地層的液化,使地基沉降的速度減慢。
3.建筑地基基礎工程施工的質量要點控制
3.1首先做好項目的質量策劃工作,包括項目經理部的建立、施工所需資源的準備、以及《施工組織設計》的編制、審核。
3.2重視工程勘查的準確性
工程勘察報告要全面反映房屋建筑場地工程地質和水文地質情況,預防地基與基礎的工程事故,首先對場地工程地質和水文地質條件進行全面正確的了解,要做到這一點關鍵要搞好工程勘查工作,根據建筑物場地的特點,建筑物情況合理確定工程勘查目的和任務,勘查工作是設計的重要前提,決不能忽視不做,也不能隨便做而不考慮是否適用。特別是對復雜的、軟弱的地基,更應慎重對待。
3.3提高結構設計的合理性
地基基礎的設計應當根據建筑物的使用要求,結構型式和工地的土質條件,并結合現場具體情況,在適用與經濟的前提下,保證建筑物的主要承重結構在正常使用過程中不發生裂縫或損壞。設計人員應慎重對待工程勘查報告提供的地基承載力建議值,嚴格計算基礎的實際土壓力,若對勘查報告的建議值有懷疑,可以再做載荷試驗驗證。施工人員在天然地基上建造大中型工程時,應復核設計地基承載力的合理性。一旦發生地基產生較大的沉降或傾斜,必須立即停工,會同勘查、設計和使用單位共同研究。采取必要措施,防止地基和建筑物發生災難性破壞。
3.4施工參數的確定。
由于各場地地基基礎工程條件的差異性,建筑地基基礎工程正式施工前都應進行試樁、試打工作,以確定有關施工參數、設計和施工方案的合理性。
3.5把握好原材料的質量控制關。
建筑地基基礎工程施工涉及的材料主要有水泥、鋼筋、鋼絞線、砂石等,要做到:①優選供貨廠家,最好從廠家直接供貨;②加強材料檢查驗收,嚴把材料質量關;③加強現場原材料的復試工作,以防現場錯用或使用不合格材料。原材料采用應以供應部門集中到供貨到現場,項目經理部驗收、檢查、送檢的方式,保證現場材料的可靠性。
3.6做好技術交底工作。
技術交底是保證施工質量必不可少的環節,首先是設計人員對項目經理部人員交底,目的是讓項目經理部人員熟悉領會施工圖意圖;其次是施工項目技術負責人對施工班交底,目的是讓施工班組掌握如何按規定要求施工,質量控制要點有哪些。技術交底要清楚易懂,必要時應附圖,記錄時要有責任人簽字。
4.結語
建筑施工中樁基礎是基礎工程的設計與施工的重點,其對于整個建筑工程質量有著極其重要的影響。因此在樁基礎施工中要充分的考慮建筑施工中的工程結構特征,設計與施工狀況,地方特征等情況,將各個環節都充分考慮進去,根據土質的實際情況、地基狀況以及施工環境的具體要求,選擇合理的施工方法,提高施工質量,保證建筑安全可靠,確保建筑物的穩定性。
參考文獻:
[1]楊雪卿.建筑地基基礎處理方法淺談[J]工程技術,2018.12.
[2]馬勝偉.建筑基礎施工中常見的質量問題及控制措施[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