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新宇
摘 要:建筑施工的特點是消耗的資源能源量大,而且施工周期較長。因此,為了能提高建筑施工現場的管理水平,節省資源,降低能源消耗,就有必要開展施工現場的綠色施工,這也已經成為建筑領域未來發展的主流。本文探討了當前我國綠色施工所面臨的主要困境,并詳細研究建筑施工現場的綠色施工途徑。
關鍵詞:施工現場;建筑;綠色施工
一、引言
建筑業在飛速發展,人們也更加關注建筑施工現場的管理。科技水平發展的同時,施工現場管理觀念也在不斷的更新。在施工中為了加強保護生態環境,施工企業就要在施工現場進行綠色施工,這也給施工企業帶來了很大的挑戰。綠色施工是綠色建筑得以保證的根本途徑,同時也是實現建筑領域節能減排及資源節約的關鍵環節,更是推進建筑業以及整個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內容。綠色施工在施工現場所遵循的基本原則就是環保、綠色、節能、無污染、低消耗等,所以要有效開展建筑的綠色施工,不斷提高綠色建筑工程的施工水平。
二、我國綠色施工面臨的困境
1、對綠色施工缺少深刻的認識
在我國,綠色施工理念發展的時間不算長,對各項概念的認識也不夠全面。盡管建筑業已經發展20多年,但仍有很多施工企業對綠色施工的認識還停留在表層上,將綠色施工簡單的認為是施工時降低噪音、減少污染排放、節能減排等,對于其核心意義沒有準確的把握。所以,層層往下,建筑施工人員對綠色施工的認識也是不清晰的,是非常模糊的。
2、不完善、不健全的法律法規
目前,我國雖然制定并且頒發了一些有關綠色施工的政策,但是事實上,它們只是一些具有技術性及指導性的施工原則及策略,并不具備法律效力。因此,對這些政策無論遵循與否都不會受到法律的制裁。還有的施工企業根本無視國家頒布的這些綠色施工政策,粗暴施工。所以,為了落實綠色施工,就要將其提升到法律的高度,使其具有強制執行力,從根本上保證綠色施工。
3、落后的施工模式
因我國綠色施工理念提出的時間并不長,所以很多方面還都沒有得到完善處理,尤其是在資金方面受到的制約非常嚴重。不僅如此,人員管理上也存在一些問題,很多施工人員不具備較高的文化水平、缺少團隊意識、自身素質低,所以對他們很難進行統一管理,顧此失彼的現象比較嚴重。因此,在施工中即使有明確的目標,但在實際工作開展時仍顯得力不從心。總而言之,落后的工作模式致使綠色施工所強調的高消耗、低排放等工作很難開展。
三、建筑施工現場的綠色施工途徑
1、加強管控施工現場的能源
管控施工現場能源的重點在于設計施工工藝以及選用施工機具這兩個方面,其中,施工工藝占據施工過程的重要位置,與建筑施工質量密切相關。因此,施工企業應該在保證施工工藝合理可行的前提下,使施工工藝的節能環保性得到充分保障,更好的應對能源緊張問題。施工機具對建筑施工質量也會產生直接影響,所以對這一問題也應該重點考慮。一方面,施工企業必須保證施工機具的質量是達標的,并且施工機具在施工中的運轉處于正常狀態;另一方面,配置的新型機具盡量是排量低、耗能少的,在此基礎上促使傳統機具存在的耗能多、排氣排污量大的問題得到有效解決,對施工現場能源管控實現進一步強化。
2、做好施工現場水資源處理工作
因建筑工程的規模較大,所以施工現場出現資源浪費的情況也是不可避免的,水資源也不例外。在施工現場,水資源包括兩個部分:施工用水以及生活用水。為了水資源得到節約,施工企業就要在施工現場做好水資源管控工作,對有毒、有危害的施工污染水進行隔離處理,不斷提高節約用水的意識,對水資源的再利用加以開發。可以從以下兩點著重進行:一是對施工用水量嚴格控制,通過安裝小流量節水型等設備可以控制用水量處于特定的范圍內;二是對施工廢水進行合理處治,并實現再利用,具體就是設置雨污水收集池和沉淀處理池,對廢水可以再利用。此外,還要加強回收并再利用施工廢氣等其他資源,根據資源特性和種類采取有針對性的回收及再利用對策。
3、運用綠色施工技術和材料
節能建材作為新型材料,可以降低建筑物能耗,其特點是:環保、防火、隔熱、節土、運費低、成本低廉等。可以經常應用的節能建材有空心磚、石膏制品、礦物棉、塑料門窗、節能玻璃等。在綠色施工中要充分利用綠色建材和技術,例如:施工過程水回收利用技術;基坑施工封閉降水技術;建筑圍護結構的保溫隔熱技術;采暖空調通風系統節能技術;太陽能與建筑一體化應用技術;綠色混凝土施工和應用技術等。
4、節電控制
在建筑工程施工現場,需要很大的電能消耗量。有一部分電能是建筑工程施工必須要消耗的,還有一部分被浪費的電能,導致增加建筑工程施工成本的同時也浪費國家電能,國家電能供給更為緊張。所以,為達到綠色施工要求,施工中要注意兩方面:一是盡可能使用國家或行業推薦的節能設備和機具,使施工中的電能消耗得到有效降低;二是特殊的情況采取特殊措施。比如,用強度氣體放電燈可以作為施工現場室外照明設備,符合施工要求的同時還能使消耗的電能得到減少。
5、解決泥漿污染問題
一般來說,土石方施工階段會出現嚴重的泥漿污染問題。所以,施工企業針對泥漿污染要妥善處理,對其加強控制,控制的目的就是使泥漿外流的現象得到有效阻止,可以通過對初始階段的施工工藝加以合理的優化來實現,例如:固結泥漿有利于對泥漿外流的情況進行控制,降低泥漿污染危害。
6、控制噪聲及振動
盡管噪聲這種污染物體不是肉眼可見的,但是它對環境會產生嚴重污染,噪聲污染是有一定限額的,超出限額就會破壞建筑結構或有輻射噪音產生。為了能控制噪聲處于合理的范圍內,就要確保所設置的施工現場遠離居民區,至少是200米以上的距離,不得在晚上9點至次日上午6點施工。施工現場選用的施工設施應該是噪聲小的,比如,孔樁機可以由旋挖樁機來代替。在施工現場,通過隔音棚、隔音墻的布設也能起到良好的降噪效果,這樣就不會對周邊市民造成很大的干擾。還要注意在市區開展施工時,振動樁機、柴油沖擊樁機、噪聲大的機具等都嚴禁使用,施工人員不得對金屬構件進行敲打。除了以上要求外,施工企業還要跟住時代的步伐,對施工現場的隔音降噪技術加以優化,確保噪聲污染的程度能夠達到最低。
7、加強質量檢查
從內容上看,動態管理主要包括四部分:計劃、執行、檢查、驗收。執行綠色施工后需要對質量做進一步的檢查及驗收,對實施的效果及時反映。一方面,做好工程驗收工作,結束施工后由建設單位、設計單位、監理單位共同來檢查,綜合考評工程質量,并對工程項目的不足進行全面評價;另一方面,對綠色方案執行效果做系統分析,對其所有的應用價值都要合理評價,并且評價中結合著設備質量、選用的材料、投入的成本、人員的執行力度等幾個方面,客觀、合理的進行評價,對其中的錯誤做及時糾正,最后一個合理的改正方案便順利形成。
結語
綜上所述,建筑施工現場的綠色施工主要目的是為了減少能源消耗,控制環境污染,盡可能循環利用現有資源,降低成本,提高經濟效益。因此,施工企業應該周全考慮施工現場的各種要素,對施工過程嚴格把關,以保證有效推進綠色施工。
參考文獻:
[1]孫祥峰.論施工現場工程管理創新與實踐[J].建材與裝飾,2017(23).
[2]賀劍峰.試論基于綠色施工管理理念下如何創新建筑施工管理[J].中外建筑,20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