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騰 周夢龍
摘 要:機械制造是我國實現工業化的有效保障。由于高新技術的全面推廣,傳統的機械設計制造技術已不能滿足現代工業的需要。積極探索新技術,提高機械設計制造水平,并將信息化技術應用于機械設計制造,是機械行業未來發展的主流方向。信息化技術可以在無人操作的情況下完成機械設備的自動化生產和操作,減少生產中的人力、物力消耗。信息化技術比傳統的機械設計制造技術具有更多的優勢,改進傳統的機械設計制造模式,可以提高機械設備的運行安全性,提高機械設計制造的效率。
關鍵詞:信息化技術;機械制造;環境
引言
目前,我國機械制造業正朝著優化人機界面、提高生產效率、減少生產場所的方向發展。我國機械制造業沒有大規模進行信息化發展的基礎,在這個過程中,如果過分重視生產自動化,追求信息化技術的高利用率,很容易導致大量的資金浪費。在我國機械制造業發展中,要因地制宜,逐步完成自動化設備和通用設備的信息化改造,并根據機械制造業信息化發展的實際情況,實現信息的創新應用。
一、機械設計制造信息化技術的優勢
為了進一步提升信息化技術在機械制造行業的應用效果,應該正確對技術特點、產品優勢、成本效益進行分析,通過合理利用信息化技術,來推動我國機械制造業的發展。信息化技術是具有智能化的高新技術,通過集成信息設計和多種設計方法,提高機械制造生產效率。信息化技術優于傳統的設計、制造,可通過網絡信息處理相關內容,實現機械設計制造信息化技術的先進性,有效保證機械制造產品質量可靠,使生產的產品更加準確,為機械設計和制造提供保障。
機械設計信息化技術的應用對機械操作程序起到了簡化的作用,降低了以往機械操作的風險,方便了員工的操作。信息化技術應用計算機等網絡通信技術,突出機械設計制造的可行性,有效保證機械設計制造的良好運行。傳統的機械設計制造缺乏完善的監控系統,缺乏報警系統,如生產中出現故障會影響系統的運行,嚴重危及操作人員的生命財產安全。機械設計制造信息化技術可以隨時對內部控制系統進行檢查,快速找出故障部位,自動采取措施進行暫停或故障修復,使機械制造更加穩定和安全。
二、信息化技術在機械制造中的應用
(一)營造良好的信息化技術應用環境
隨著我國計算機技術和互聯網技術的飛速發展,信息化技術迅猛發展,制造業信息化程度越來越高,這對我國制造業的發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國制造業經過幾十年的發展,規模已經非常大。材料的規格和種類繁多,零件的制造工藝過程復雜,涉及的領域越來越多,導致產品的生產規模越來越大,對各種信息化技術的應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了更好地保障制造業的發展,我們應該創造一個良好的運行環境,實現產品、設備、人員協調的生產自動化環境。鏈傳動件屬于機械基礎件,國民經濟各個產業的機械裝備中常有傳動或輸送功能的鏈條。設計一條新型的成條自動化裝配流水線就非常有必要,包括鏈條裝配機,檢測裝置,鉚頭裝置,預拉跑合裝置,鏈條定長拆節裝置等,它不僅工序集中,且每道工序與下道工序通過傳感器緊密銜接,保證流水線有序進行工作。任何一個環節出現問題,都會直接影響產品的質量,甚至帶來安全隱患。通過在信息化技術環境中應用計算、通信、控制、遙控、自制等功能,實現各種設備的自動運行和生產,通過信息化技術將虛擬世界和物理世界有效地聯系起來,推動裝備向自動化、數字化方向發展。
(二)信息化技術的推廣工作
信息化技術開始在機械制造領域應用,然而,其實際應用效果并不盡如人意,機械信息化的普及程度不夠,為此,首先應做好信息化技術的推廣工作。信息化技術在機械制造領域的推廣工作,對人才往往有比較高的要求,高質量人才不足是制約其發展的重要因素,這需要相關部門做好專業技術人才的培養工作,可以在企業定期開辦各種信息化技術人才培養班,或者邀請該領域的技術專家和能手開展專題講座,還可以現場召開經驗交流會議,組織實施一批示范工程,用各種事實說明機械信息化的成效,充分調動企業工作人員的工作積極性,使其以更加積極主動的姿態投入機械信息化工作,不斷提升機械制造領域的創新能力和核心競爭力。
(三)技術體系發展
要進行機械制造信息化技術的發展工作,也要做好技術體系的研究工作。通常來說有3種類型的技術體系發展要點,一是集成化發展,二是虛擬化發展,三是模塊化發展。集成化發展,所說的是機械制造行工作主要依托信息化技術的發展。這首先是要利用信息化技術對整體設備進行智能控制工作,提升技術芯片的科學性,提升系統線路的集成管理水平,使設備構件精細化發展,同時提升技術體系的可靠性。虛擬化發展,所說的是利用設備網絡進行遠程控制工作。通過監控設備將不同機械設備的工作狀態顯示在同一信息設備之上,從而實現全方位的監控工作,及時發現機械設備的工作異常,從而做好預防工作。模塊化發展,所強調的是將CPU儲存設備以及技術接口等工作模塊,根據不同的發展需要,制作成不同標準的一系列科技產物,在進行不同程度的功能優化工作,從而構建成不同工作類型的數控工作體系。機械制造行業是我國的基礎發展產業,隨著信息化技術的不斷發展,極大程度上提升了我國機械制造行業的發展潛力。因此,我們可以了解到,信息化技術加快了我國科學發展工作的進程。
(四)信息化的管理模式
從當前階段來看,我國政府出臺了許多政策來支持機械行業的發展。由此可見,機械制造行業的信息化發展已經成為了主要發展趨勢。為了更好地進行信息數據的管理工作,提升機械行業的自動化發展水平,就要提升工作人員的生產積極性,提升企業管理模式的有效性和規范性。為了提升企業的經濟發展能力,就要采用節約成本的管控方式。實際上,機器行業的信息化發展也是為了提升企業工作效率。做好管理模式的發展研究工作,就能避免因為人工疏忽造成的工作問題。針對市場變化趨勢進行預測工作,從而了解企業發展走向的實際狀態,提升機械制造企業的管理能力,進行管理模式的工作創新,從而進行信息化研究的工作創新。
三、結束語
在目前鏈條制造行業的發展中,可以對生產線進行信息化改造,對每個單位安裝控制系統,并利用網絡,將這些控制系統有效串聯起來。各種控制單元的運行信息,可以直接通過網絡傳輸到控制中樞中,通過相關控制算法的應用,就可以知道系統運行存在的問題,讓相關人員及時進行處理。在一些先進的系統中,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來實現異常問題的處理,保證系統運行的效果。
參考文獻:
[1]李雪琴.信息化時代機械設計制造中人工智能技術淺析[J].信息與電腦(理論版),2019(16):130-131.
[2]付建鑫.信息化時代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中計算機技術的應用分析[J].時代農機,2019,46(06):39-40.
[3]劉連福.基于信息化的機械制造業智能制造發展研究[J].南方金屬,2019(03):36-38.
[4]郁磊.機械制造與自動化應用分析[J].內燃機與配件,2019(09):215-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