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能繁母豬保險作為生豬保險中第一個在全國推行險種,在全國的普及性較高。該險種作為一種轉移風險的金融工具,對于穩定畜牧產業發展,保障肉食品市場供應,保障養殖戶收入,調動養豬積極性方面發揮了重要的作用。本文通過分析安徽省能繁母豬保險開展情況,發現存在三方面的問題:一是,政策性生豬保險產品有限;二是,商業性能繁母豬保險匱乏;三是,負責承保安徽省能繁母豬保險的保險公司的積極性有待提高。本文在了解美國開展畜牧業價格指數保險的基礎上,提出了政府相關部門加大對保險公司能繁母豬保險方面研發的鼓勵;落實“互聯網+畜牧業”行動,為能繁母豬價格保險的實施奠定基;豐富能繁母豬方面相關商業險種三方面的建議。
關鍵詞:能繁母豬保險;安徽省;發展研究
一、引言
2019年9月,由財政部等四部門共同發布的《關于加快農業保險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指出,為了增強保險機構開展養殖保險的積極性,鼓勵探索依托養殖企業和規模養殖場(戶),創新養殖保險模式。2017年,《安徽省“十三五”畜牧業發展規劃》明確指出“為了實現年生豬出欄總量占全省的80%以上,穩定發展生豬產業,選取了生豬優勢發展區域,包含了亳州、阜陽、宿州、蚌埠、淮北、合肥、六安、滁州、宣城、安慶、黃山市等11個市。”該表述意在重點支持以上11個市的生豬養殖區的發展。2014年,安徽省人民政府發布了《關于推進生豬生產穩定健康發展的意見》,該意見明確提出:到2020年,安徽省完成生豬良種繁育體系的初級階段,向著生豬生產強省邁進,并且倡導各地在畜禽養殖發展規劃指導下,推進生豬生產穩定健康發展。
2019年受到豬周期疊加、非洲豬瘟疫情沖擊等諸多因素影響,生豬產能持續下滑,豬肉價格快速上漲,穩產保供壓力巨大,為此安徽省出臺了相關政策緩解上述情況。而能繁母豬保險作為一種轉移風險的金融工具,對于穩定畜牧產業發展,保障肉食品市場供應,保障養殖戶收入,調動養豬積極性方面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因此研究能繁母豬保險的開展情況,正是響應國家級安徽省政府文件的重要舉措,有助于保持養殖戶收入穩定及宏觀經濟調控,服務農村經濟社會發展方式轉變,促進養殖民增收,保障安徽省肉食品安全。
二、能繁母豬保險相關研究綜述
王曉林(2019)指出我國生豬保險主要是針對疾病死亡損失理賠的能繁母豬保險,對于因豬肉價格市場波動影響造成的損失方面的保險,在全國范圍內還未普及。
李勇權,曾馨(2016)通過實地調研江西省部分地區并結合線上問卷的方式對我國的生豬保險開展中存在的問題進行總結,指出:養殖戶參保能繁母豬保險的積極性遠高于參保育肥豬保險的積極性。
苗利峰,李鯤鵬等(2016)就我國生豬保險現狀進行分析,認為我國生豬保險尚處于探索階段,產品的質量有待進一步的提升。在生豬保險設計時,要充分考慮在各地的實際情況和產業發展政策的基礎上,開發相關險種。
吳景良(2015)以臨滄市臨翔區為例,就能繁母豬保險開展情況進行分析,指出被保險能繁母豬病死后的不當處理,會對當地的動物疫情控制及食品安全造成嚴重隱患。
顏奎英(2015)以涼山州布拖縣為例,發現開展能繁母豬保險工作中,部分工作人員素質低下,缺乏獸醫專業知識,無法區別病死母豬是否屬于保險范圍,只要是死亡的母豬都上報保險公司,給理賠工作帶來一定的難度。
陳震宇(2015)指出宜賓市政策性生豬保險存在賠付標準不一的問題。例如,同一保險品種在各保險公司在險情相同時,賠付標準不同的情況,甚至在同一公司不同的分公司之間也存在此類情況。
從以上的研究中,我們發現,針對能繁母豬保險的研究較多,對于生豬保險方面,能繁母豬保險的投保普及率較高,但是市場因素對于生豬市場方面的影響,研究的比較少,因此我國在生豬保險方面需要進行進一步的探索。
三、安徽省能繁母豬保險開展現狀及分析
截至2019年4月份,安徽省的農業保險的保費達到約8.89億元,為農戶提供了359.71億元的保障金額。安徽省政策性農業保險主要由國元農業保險公司和人保財險安徽省分公司在政府保費補貼政策框架下采用“保險公司自營”模式進行經營。鑒于國元農業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是安徽省主要的政策性農業保險經營機構,因此通過分析國元農業保險公司在能繁母豬保險方面的經營情況,反映安徽省能繁母豬保險的經營開展現狀。
國元農業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在經營生豬保險方面擁有能繁母豬保險和育肥豬保險兩個產品。安徽省除六安、淮南、銅陵(除樅陽)、蕪湖(除無為)外,能繁母豬保險均由國元農業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承辦。該公司經營的能繁母豬保險對病害、自然災害、意外事故、高傳染病四類情況進行理賠。按照安徽省政策性農業保險的有關規定,每頭能繁母豬的保險金額為1000元,養殖戶為每頭能繁母豬投保需繳納保險費為60元,政府補貼后每頭實際繳納保險費12元。保險期間為一年。具體情況如下:
(一)能繁母豬保險的承保情況
從圖表一我們發現,國元保險的能繁母豬保險的承保數量呈現下降的趨勢,從2014年的141萬頭到2018年的104萬頭,承保量降低了30多萬頭。對于承保數量的降低可能與人保安徽分公司介入到生豬保險市場有關及政府規定能繁母豬保險的保額提升有關。可見,國元保險公司對于該險種的開展的積極性有待進一步提高。
(二)能繁母豬保險的保險金額情況
從圖表二中可以發現,國元保險能繁母豬保險的保額呈現下降的趨勢,這與承保數量的趨勢相同,可見,能繁母豬保險的保額與承保的數量密切相關。
(三)能繁母豬保險的保費收入情況
圖表三顯示,國元保險能繁母豬保險的保費收入呈現下降趨勢 ,這與保險金額,承保數量的趨勢是相同的。通過計算風險的保障程度,從2014年至2018年,風險的保障程度是一致的,大概原保費收入與風險保障額度之間呈現約17倍的差距,可見能繁母豬保險為農戶提供了一定的風險保障。
四、國外生豬保險開展情況
國外在開展生豬保險方面,更多是在基本風險之上傾向于保障因市場波動造成豬肉價格的波動,國外生豬保險產品側重于保障農戶的收益。縱觀世界,生豬保險僅有10多年的發展歷史,所以對其相關的國外研究并不是特別多。但從有關的研究和資料收集中發現,生豬方面的保險在美國和加拿大開展的非常好,發揮了穩定市場供求,推動行業發展的重要作用。本部分介紹美國的開展情況:
(一)毛利潤保障保險
該保險主要風險保障范圍是畜牧產品市場價格波動和飼養成本浮動對農戶造成的損失。在保險期間內,當投保人的實際養殖毛利潤低于投保的養殖毛利潤時,投保人獲得相應的賠償。該險種適用于肉牛、奶牛、生豬等養殖業。
(二)養殖業價格保障保險
該險種的風險保障范圍是畜牧產品市場價格波動對養殖者造成的損失。相當于是對毛利潤保障保險中的部分風險進行保障。養殖業價格保障保險保障投保人的現金流穩定,該險種一般適用于肉牛、牛犢、生豬等。
五、促進安徽省能繁母豬保險發展的建議
本文在相關學者研究的基礎上通過對能繁母豬保險的研究,針對安徽省的開展情況提出以下建議:
(一)政府相關部門加大對保險公司能繁母豬保險方面研發的鼓勵
從國元保險的官網中發現,針對生豬保險方面的保險只有兩種產品,一種是能繁母豬保險,一種是育肥豬保險。保障范圍只是對于對病害、自然災害、意外事故、高傳染病四類情況進行理賠。目前在經營的過程中,缺乏對市場波動方面對能繁母豬保險影響的保險產品。作為一種政策性農業保險,保險公司在經營過程會遇到很多的阻礙,盈利空間較壽險及其他類型的財產保險有限。對于產品的研發需要投入大量資金,建議安徽省政府對于國元保險及人保財險安徽省分公司在能繁母豬保險產品研發方面基于資金的鼓勵,提高保險公司研發相關產品的積極性。
(二)落實“互聯網+畜牧業”行動,為能繁母豬價格保險的實施奠定基礎
根據《安徽省“十三五”畜牧業發展規劃》指出,利用大數據技術平臺,積極推進畜牧業電子商務發展,并且建立全省畜禽市場價格信息發布平臺,構建畜產品行情、供求、運輸信息等面向全社會的畜牧業綜合信息體系。該項政策的實施會為能繁母豬價格保險的開展奠定堅實的基礎,建議加快該項政策在各地級縣市的落地。
(三)豐富能繁母豬方面相關商業險種
目前,安徽省在能繁母豬保險的開展方面,都是政策性的能繁母豬保險,缺乏商業性的相關險種。對于農戶來講,可選擇的范圍局限,在一定程度上,也不利于該險種的宣傳及普及。對于資金充足需要更多保障的養殖大戶來講,制約了該類養殖大戶的選擇。豐富能繁母豬保險方面的商業險種,既能給予農戶更多的選擇,也會增加保險公司經營農業保險的競爭力。目前,國內一些省市試點了農產品價格指數保險,例如,上海蔬菜價格保險、北京生豬價格指數保險、江蘇張家港市推行夏季保淡綠葉菜價格指數保險、成都市蔬菜價格指數保險及彭州市的育肥豬價格指數保險。建議負責安徽省農業保險承保的國元農業保險公司和中國人保財險安徽分公司結合安徽省的現狀,豐富能繁母豬方面的商業險種。
參考文獻:
[1]王曉林.我國生豬保險的相關政策及探索發展[J].豬業科學,2019(3):34.
[2]李勇權,曾馨.基于農戶視角的能繁母豬、育肥豬保險[J].中國保險,2016(5):57.
[3]苗利鋒,李鯤鵬,趙彩玲.生豬保險 任重道遠[J].豬業科學,2016(2):130.
[4]吳景良.臨翔區能繁母豬保險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中國畜牧獸醫文摘,2015(3):8-9.
[5]顏奎英.能繁母豬保險工作中存在的問題與建議[J].當代畜牧,2015(3).
[6]陳震宇.宜賓市政策性生豬養殖保險現狀分析[J].豬業科學,2015(3):125.
作者簡介:
耿西亞(1991- ),女,漢,河北獻縣人,碩士,銅陵學院助教,專任教師。主要研究方向: 區域保險,農業保險。
基金項目:銅陵學院皖江區域經濟專項課題“長三角高質量一體化發展背景下皖江城市帶能繁母豬保險發展研究”(編號:2019tlxywjz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