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熠如



摘 要:本文以法那科(FANUC)系統數控車床宏程序加工非圓曲線(橢圓)研究導向,通過案例分析,解決非圓曲線(橢圓)在實際教學中編程加工的難題及宏程序應用難點,有效將案例的技能點和知識點轉化為課程教學資源,用于數控車工(高級工、技師、高級技師)的實習教學中,同時也可為社會化數控車工(高級工、技師)技能鑒定考核提供技術借鑒。
關鍵詞:非圓曲線;橢圓;宏程序
一、數控車床宏程序加工非圓曲線(橢圓)概述
在數控加工專業實訓教學和數控車工(高級工、技師、高級技師)技能鑒定考核中,非圓曲線的編程加工常被作為一個重點的考核內容,對操作者的理論知識,和操作技能有比較高的要求。非圓曲線加工的難點是程序編寫及計算,重點是如何理解非圓曲線(橢圓)標準方程及參數方程的轉換。非圓曲線(橢圓)程序編寫有兩種形式,其一是以標準方程公式(幾何尺寸)式編程,其二是以參數(幾何角度)形式編程,前者編程應用比較廣泛容易理解,后面是在特定的場合應用,不容易理解其原理。
二、數控車床宏程序加工非圓曲線(橢圓)編程加工案例
本文案例,主要針對工非圓曲線(橢圓)宏程序編寫,工藝步驟,非圓曲線(橢圓)標準方程及參數方程的轉換等方面進行分析。
(一)分析零件圖
本案例零件圖中有兩處是非圓曲線,為便于程序寫,設有三個工件坐標原點,兩個非圓曲線坐標原點。工件全部表面粗糙度值要求Ra3.2μm,φ30mm、φ40mm、φ58mm外圓公差等級為h8,長度L00±0.1mm,未注明倒角按C1。非圓曲線(橢圓2)原點與工件回轉中心軸線距離(X方向)為21mm,與工件坐標原點2的距離(Z方向)為45 mm,非圓曲線(橢圓1)為(1/2)橢圓。
(二)加工工藝路線
為保證加工精度及工件尺寸的穩定性,在工件加工時,分粗加工和精加工步驟。根據工件形狀,先加工右端φ30mm、φ40mm、φ58mm、非圓曲線(橢圓2)外圓及長度,并且選工件右端面做為測量基準和裝夾基準。工件右端的測量基準和裝夾基準加工完成后,調頭裝夾工件,加工φ30mm、非圓曲線(橢圓1)外圓,取合工件長度L00±0.1mm總長。
(三)程序編寫
1.橢圓標準方程入值和轉換程序編寫
橢圓2標準方程為? ? ? ? ? ? ? ? ? ? ,不能直接寫入程序運行,要進轉換坐標才能在程序中運行。將短半軸(a)代入數值5,,長半軸(b)代入數值10,Y軸轉換為Z軸,橢圓的標準方程代入值和轉換后的方程式為, X2/52-Z2/102=1,非圓曲線(橢圓1)宏程序編寫如下表:
2.橢圓參數方程轉換程序編寫
橢圓1的參數方程為Y=a*cosθ,X=b*sinθ不能直接寫入程序運行,和上述標準方程一樣,需要進行坐標轉換,Y=a* cosθ轉換為Z=a*cosθ,“θ”取值為0o≤θ≤90o,橢圓1宏程序編寫如下表:
3.程序編寫注意事項
上述兩種宏程序編程方法,都能完成非圓曲線(橢圓)的加工,以橢圓標準方程代入值和轉換編寫程序需注意要兩處,其一是根據已知條件選擇判斷變量,初始變量賦值,運算步距依據表面粗糙度要求設定,其二是計算出非圓曲線原點坐標與工件原點坐標的距離,確定非圓曲線坐標原點的起始位置。以橢圓參數方程代入值和轉換編寫程序需注意的是,根據數控車床不超過坐標第二象限加工原理,“θ”取值最大的范圍為0o≤θ≤180o,運算角度的初始賦值、終止變化量,要求依據實際加工要求設定。
三、總結
通過工非圓曲線(橢圓)編程加工案例分析及知識和技能點提煉,解決了非圓曲線(橢圓)編程加工難度的問題,上訴兩種編程方式可以使得宏程序編寫變得簡化,有清晰的理論依據。在教學中使用學生能容易理解和掌握,拓展知識面增加學習興趣。在社會化技能鑒定考核中使用,讓考生更容易理解非圓曲線的加工原理,對宏程序的編寫能力得到進一步提升。
參考文獻:
[1] 陸華廣.《數控車床切削加工》[M].現代教育出版社.2014.8
[2]黃松·《數控車床操作(高級工)》·(M)·現代教育出版社,20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