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雯
摘 要:目的:運動現代科學方法,以傳統的中醫理論為指導,對以五味子醇甲為指標的五味子配方顆粒制備工藝以及標準質量進行研究。方法:①制備工藝的研究;②質量標準研究。結果:最終的提取條件為10倍水量,進行3次煎煮,每次蒸煮的時間為1小時。結論:五味子顆粒配方制作工藝穩定,具有可行性,且質量標準法操作簡便,方法得當,有效成分提取率比較高,能夠為后續該藥物的生產以及質量標準提供科學指導依據。
關鍵詞:制備工藝;質量標準;五味子配方顆粒
五味子是一種華中五味子干燥成熟果實,或者是木蘭科植物五味子,可分為南(習稱南五味子)、北(習稱北五味子)兩種[1]。在《新修本草》中有云:五味皮肉苷酸,核中辛苦,均有咸味,故而有五味子知之名。該果實為著名的中藥食材,具有著十分寶貴的藥用價值,可治療肺虛喘咳、口干作渴等病。有研究[2]指出五味子初記載于《神農本草經》中,具有滋補強壯之力,若與瓊珍靈芝聯合應用后,能夠有效改善患者的失眠之癥。五味子中也含有新五味子素、去氧五味子素、五味子醇、五味子酯等。中藥顆粒已經成為臨床上代替傳統中草藥物的補充,其生產與研制均是中藥產業化、現代化的途徑,并且向比傳統藥物更加方便、高效、快捷的方向繼續發展[3]。該產品便于攜帶,且口感較好,便于服用,進而在市場上得以暢銷。而隨著在國家對中藥配方顆粒實行定點生產之后,對其生產工藝、質量標準的把控便有了更高的要求,這也是國內中藥配方的機遇與挑戰。
本文所要研究的是五味子配方顆粒作為五味子的原料,通過水將其提取之后,加入各種敷料,并采用濃縮、干燥等技術,再采用干法將其制作成顆粒。現本文以正交試驗將該工藝進行優化,并建立五味子顆粒的質量標準研究法,為藥品的生產以及質量評價提供理論基礎。
1 儀器以及試藥
采用江蘇天瑞儀器股份有限公司生產的LC-310液相色譜系統,采用鄭州華新電氣公司生產的HQ-50高端試劑超純水機,采用北京北分瑞利分析儀器公司生產的UV-1601可見分光光度計,采用北京恒奧德儀器儀表有限公司生產的H26353萬分之一的電子天平,采用上海亞榮生化儀器廠生產的RE-6000旋轉蒸發器,采用常州越科進出口有限公司生產的YK30010數控超聲波清洗器,采用上海甲美精細化有限公司生產的乙醇,采用上海佳美精細化工有限公司生產的乙腈,采用上海展云化工有限公司生產的甲醇,以及同公司生產的氯仿。
2 方法
2.1 單因素考察
2.1.1 提取的次數,按照處方中的藥材進行配置,粉碎成20目,將其置于圓底燒瓶當中,分別提取3次,首次需要加入12倍的蒸餾水,在煎煮1個小時后過濾,并將過濾液合并,再減壓濃縮;第2次加水后加入12倍的蒸餾水,煎煮1個小時后,連續進行2次提取,過濾之后再合并濾液,并進行減壓濃縮;第3次加水時需要置入12倍的蒸餾水,經過1個小時的煎煮,連續進行3次提取,過濾之后再將過濾液進行合并,減壓濃縮。最后計算五味子醇甲收率(采用高效液相測定濃縮膏中五味子醇甲含量進行計算)。
2.1.2粉碎藥材目數,按照處方稱好藥品后,分別按照10、20、40目進行粉碎,將其放置于圓底燒瓶當中,加入12倍的蒸餾水,先煎煮1個小時,再連續進行3次煎煮,過濾、且合并過濾,最后加壓濃縮,計算五味子醇甲收率。
2.1.3加水量,按照藥方進行稱取,之后粉碎成20目,將其置于圓底燒瓶當中,進行3次提取,第一次給予10倍的蒸餾水,第二次給予12倍的蒸餾水,第三次給予14倍的蒸餾水,再經過過濾、合并過濾之后,計算五味子醇甲收率。
2.1.4提取的時間,將稱好的藥物,粉碎20目,將其置于圓底燒瓶當中,連續進行三次提取,第一次煎煮的時間為30分鐘,第二次煎煮的時間為1小時,第三次煎煮的時間為1.5小時,再經過過濾、合并過濾之后,計算五味子醇甲收率。
2.2正交試驗設計
依照預試驗的結果,將五味子醇的出膏率以及轉移率作為考察的指標,再與煎煮的次數、提取的時間以及加水量作為參考的因素,能夠得出,最終的提取條件為10倍水量,進行3次煎煮,每次蒸煮的時間為1小時。而后為了對驗證結果的合理性進行推測,本研究隨后按照優化后的工藝對3批藥材進行提取,得出五味子醇甲轉移率高的結果,實現了相對穩定性。
3制備的工藝
根據預實驗的程序對五味子進行提取,且將其壓縮、干燥后制成膏,再進行粉碎,按照干浸膏1份與敷料1份的比例加入糊進行調配、混合,再用適量的無水乙醇使其成為軟材,之后用20目篩粒,60℃下干燥4個小時,得到五味子配方顆粒。
4質量標準
將制作完成后的顆粒粉末取出樣品,加入0.5 g三氯甲烷10毫升,加熱回流30分鐘后過濾,之后再將濾液蒸干,將參照加入2毫升的三氯甲烷中,待其溶解后制成試品溶液;取1 g五味子藥材粉末按照上述做法制成對照藥材溶液;取0.5 g糊精以同樣的方法制成陰性對照溶液,之后取五味子加速4毫克置入4毫升的三氯甲烷中使其溶解,當做是參照品溶液。
取參照溶液、試品溶液、對照藥材溶液、陰性對照溶液各5μg,分別置于硅膠G薄層板上,加入展開劑(石油醚-甲酸乙酯-甲酸),展開、取出、晾干后,用紫外線燈光進行顯色。結果可知:配方顆粒與藥材樣品有相同顏色的斑點,故而可知陰性對照(即糊精)對五味子甲醇沒有干擾。
綜上所述:五味子顆粒配方制作工藝穩定,且具有可行性。
參考文獻:
[1]胡偉強. HPLC測定五味子配方顆粒中五味子乙素含量[J]. 黑龍江醫藥, 2016, 29(5):821-823.
[2]曾莉, 劉運杰. 平喘方配方顆粒內五味子醇甲含量檢測方法研究[J]. 四川中醫, 2016, 034(002):107-109.
[3]常云鳳, 郝磊, 張肖建,等. 不同廠家五味子配方顆粒的質量比較[J]. 中國藥物警戒, 2017, 014(005):278-282.
[4]呼梅, 宋英, 袁強華. 五味子煮散顆粒煎煮工藝優化及其煎煮質量評價[J]. 中華中醫藥雜志, 2016, 031(004):1448-1450.
[5]趙崇, 肖佳. 五味子配方顆粒劑的提取工藝和質量標準研究[J]. 科學與財富, 2017,2(20):159-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