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數字圖書館打破了傳統圖書館的限制,在知識數字化的當下,人們對圖書的需求日益增長,作為高校圖書館,更應加大對數字資源的利用,進而促進學術交流和教育研究的進展。本文通過分析當前數字圖書館建設中存在的問題,闡述其相關的應用策略。
關鍵詞:高校圖書館;數字資源;建設;應用
引言:數字圖書館近幾年來逐漸成為人們研究的熱點領域之一,同時也是高校科研、教學中不可或缺的基礎設施。但由于數字資源建設的復雜性和先進性,數字圖書館目前還存在著些許問題。因此,為建設更適應現代信息環境的數字圖書館,就必須對其進行建設與應用的分析。
一、當前高校圖書館數字資源建設與應用中的優勢和不足
(一)高校圖書館數字資源的優勢
首先,在使用上更加具有方便性和可操作性性。數字圖書館將文獻以聲音、圖像、文字等多媒體信息的形式加以儲存,當讀者進行閱讀時,不僅能自行調節頁面至舒適程度,還能通過預置的數字詞典查找難懂的詞匯。電子圖書的出現,打破了傳統紙質文獻的限制,讓圖書不受數量的限制。同時,數字圖書館能存儲大容量的數據信息,在使用時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讀者可以利用檢索功能,快速查找自己所要的書籍或資料,根據需要有選擇地下載和拷貝。總之,數字文獻的普及極大方便了讀者的使用。
接著,在價格上更加低廉。數字資源在價格上與傳統圖書有著很大的區別。因為數字圖書館存儲資源時,具有容量大、體積小等特點,這讓圖書館能以較低的成本購得信息含量遠大于同等經費下購買到的紙質圖書[1]。并且,由于紙質圖書很容易受環境的影響而遭到破壞,所以紙質圖書的使用壽命較短,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紙質圖書的價格。但是數字圖書的出現就改變了這一現象,它讓文字以信息的方式儲存,完全避免了環境帶來的破壞,不僅節省了館藏面積,還增加了圖書的使用壽命,一般情況下,數字圖書的壽命是無限的。因此,數字圖書館是讀者獲取信息最具成本效益的途徑,其利用效率比遠遠高于紙質書本。
最后,數字圖書館讓文獻信息更具共享性,增加了館藏內容的豐富性。文獻以數據信息的方式存儲,縮短了信息傳遞的速度,能讓用戶在分享時不再受時間和空間位置的限制。數字圖書資源,讓圖書共享做到了跨時空、跨地域,大大提高了信息的共享程度。同時,信息的共享也讓圖書館的館藏內容更具多元化,讓那些不便于在實際中直接分享的書籍,通過圖像、聲音、影像等方式得以在各地圖書館面世。
(二)高校圖書館數字資源的不足
第一,資金投入不足。現代信息技術的使用往往需要借助昂貴的電子設備,因此增大了數字圖書館的建設成本。但在高校圖書館數字資源建設的過程中,除了設備需要投入較多資金外,數據庫的購買、網絡資源的引進等都需要花費大量的經費。這就導致一些高校會因為建設成本高昂,而降低了對數字圖書館的資金投入,導致數字圖書館只能擁有為數不多的數據庫和極少的專項資金,這在一定程度上使得數字資源無法及時得到更新。
第二,網絡權限受限。由于受知識產權的保護,用戶在訪問數字圖書館時,常常會受到IP地址的限制,在高校中最常見的就是數字圖書館僅限校園網用戶訪問[2]。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讀者對數字圖書館資源的使用。除此之外,部分高校對于數字圖書館實行收費制,當讀者在電子閱覽室借閱圖書時,終端會根據下載數和使用時長進行計費。這就會導致很多學生最終放棄數字圖書,轉向免費的紙質書籍,極大地浪費了數字圖書館的資源。
第三,檢索系統較不成熟。相較于搜索功能強大的互聯網搜索引擎,數字圖書館檢索系統的發展還處于探索階段。盡管各大高校都在增加數字圖書館的資源數量,但不完善的檢索系統,常常不能實現跨庫檢索或精確檢索,這給讀者帶去了很多不便,挫傷了他們的閱讀積極性,進而影響整個數據庫的使用效率。
二、高校圖書館數字資源建設與應用策略
(一)加大數字圖書館的資金投入
豐富數字圖書館的資源成為高校圖書館發展的首要任務。高校作為學術交流和科研成果誕生的地方,是學生和教師理論與知識相結合的課堂。為此,高校圖書館應當投入更多的資金加以建設,以期更好地為學校教學、科研、學術的交流提供服務。同時,高校要根據學生需求和發展需要及時調整圖書館的館藏結構,減少紙質文獻的復本數量,提高電子文獻和數據庫資源在館藏中的比例,但紙質書籍和電子圖書的比例應當是均衡的。
(二)加強館藏資源的數字化
數字圖書館最重要的部分就是數字化的館藏資源,這是將館中有價值、有特色的資源進行數字化加工,進而轉化成數字資源的有效途徑。因此,要想加大館藏資源的數字化,第一步便是將現有的資源數字化。圖書館需要在基于高校師生需求的基礎上,以學校的學科特色為導向,緊緊圍繞學校已有的教學和科研成果構建具有學科特色的數字化館藏資源[3]。這樣能極大滿足讀者和高校發展的需要,并且能幫助師生增加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讓他們更加快速、準確地獲得本學科所需的信息。接著便是要具有針對性的添置符合學校學科特色和地域特色的電子圖書和電子期刊,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可以配備一定數量的數字閱讀器,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最后,高校可以自建數據庫,加強虛擬圖書館的建設,為本校數字化教育進程的發展增添助力。
(三)加強與其他高校數字圖書館的合作
資源共享是當前高校之間互相學習、取長補短的聯結橋梁之一。現代信息技術的融入,為高校資源共享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數字資源作為數字圖書館共享的物質基礎,能加強高校圖書館之間的合作,這一方面能加強各高校數字資源的整合,另一方面加快了校際間信息流通的效率。但值得一提的是,在進行數字資源共享時,要減少館藏重復、購書經費增加的現象。高校圖書館館際合作,能解決高校數字圖書館建設過程中出現的典型問題,讓資源的共享更加科學合理,同時加強了各館工作人員的交流和協作,提高他們的工作技能。
(四)提高圖書館管理人員的技能素質
隨著現代信息技術在數字圖書館中的使用越來越頻繁,這在一定程度上對圖書館館員數字化技能的掌握和了解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高校需要加強引進數字化技術人才,優化已有的管理體制,及時完成設備的更新與維修。與此同時,需要加大對數字圖書館館員的技能培訓,以期提高整個團隊的素質和工作效率。總之要讓圖書館管理人員緊跟時代發展的潮流,不斷完善自我,提升自己的技能,從而提高數字化信息服務的水平。
結語
高校圖書館數字資源的建設與應用,對于高校文化實力的發展起著促進作用。因此,高校需要在傳統圖書館的管理基礎上,充分發揮數字化圖書館的優勢,彌補其中的不足,用合適的策略讓數字化圖書館的真正功效得以在實際中被體現。
參考文獻:
[1]張青錕.大數據時代高校圖書館數字資源服務創新研究[J].信息記錄材料,2019,2001:163-164.
[2]易星.大數據環境下高校圖書館學科數字資源整合研究[J].圖書館界,2017,01:41-44.
[3]茆意宏,朱強,王波.高校圖書館數字閱讀服務現狀與展望[J].大學圖書館學報,2017,3501:85-91.
作者簡介:
楊曉峰(1964.8—),男,滿族,內蒙古呼和浩特市人,政治面貌:群眾,職稱:圖書館員,學歷:大學本科,主要從事圖書資料方面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