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朝志
摘 要:近年來,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電力需求也隨之不斷增加,對電力企業來說,這既是機遇,也是挑戰。當前,部分縣供電企業由于技術水平較為落后,用戶點多面廣,技術投資力度不夠,加之管理較為粗放,雖經過農網改造線損有明顯降低,但仍高于供電企業的預期目標值,降損已成為一個迫在眉睫的問題。
關鍵詞:供電所;線損管理;幾點措施
引言: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進步,現如今時代已轉變為信息化、科技化的時代,而支撐著信息技術的能源即是電能,同時信息技術又對社會發展以及人類生活有著巨大的影響。近年來,我國的經濟在飛速發展,經濟發展的同時,人們對各種電器的使用也有所增多,使用電器的增多也導致了用電量的提高。
1線損管理的現狀
(1)重視程度不夠。線損管理在我國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多數電力企業的發展重點為電力的安全生產與安全傳輸。在經濟效益方面只是著重于提高發電效率,忽視了輸電效率的重要性。大部分企業的線損剛好滿足國家標準,沒有施行進一步控制措施。(2)管理制度不完善。由于總體重視程度不足,線損管理制度存在很多缺陷。線損相關資料缺失嚴重,很多線損問題找不到具體原因。線損資料更新緩慢,無法及時反映實時狀況。如某些鄉鎮偷電現象仍廣泛存在,并且要三個月甚至更長時間才會被電力企業發現。對于不合理現象管制力度不足,如偷電或者盜取電纜被發現通常是照價賠償。這種處理方式讓違規者有了怎么都不虧的錯覺,導致相關現象屢禁不止。(3)管理人員綜合素質不夠。我國鄉鎮類供電企業招聘時,對管理人員要求較低,甚至有些地區無硬性要求,導致員工素質比管理人員還高,各種措施實施嚴重受阻。部分人員電力知識不足,對線損的成因不清楚,能夠有效降低線損的策略不知道,對突然情況難以及時應對,導致線損率常年居高不下。(4)技術支撐不足。線損監管與分析主要依靠設備進行,大多電力企業內相關設備老舊且更新緩慢,無法滿足線損工作的需要。技術投入不足,很少企業考慮從技術創新角度降低線損率。
2供電所線損管理幾點措施
2.1提升管理人員素質
與線損管理有直接接觸的就是線損管理人員,所以供電所也應對管理人員的素質進行一定程度上的提升。第一,要對供電所管理人員的知識儲備量進行提升。供電所一定要對線路管理人員所掌握的基本電網運行知識做出硬性的要求,供電所可以不定時的舉辦知識講座或者是電網知識競賽等活動,讓管理人員積極主動地進行參加,并且也可以對管理人員進行不定時的知識考察,以便管理人員在工作時遇到突發情況能夠及時有效的對其解決。第二,供電所對于管理人員的操作技術也要做出一定程度上的提升,在管理線路以及線損管理的工作上,管理人員必須要有較高的操作技術,才能使得他們在管理工作中可以有效安全的對其進行操作處理。
2.2對線損管理方案進行完善
要想使管理工作的效率提升,首先要做的就是對管理方法進行完善。一是要對供電所進行抄表的人員增強管理,嚴格指定抄表制度,并讓讓工作人員嚴格遵守,也讓超標人員把抄表時間等信息做出記錄,進行公開化處理,抄表管理層人員也應對其進行不定時的抽查驗收,以確保抄表人員會出現漏抄或者是多抄的現象。二是工作人員要對線路進行定期的整修,對線路障礙做出定期的清除,在進行供電檢修工作時,要嚴格的遵守檢修要求,以提升檢修效率;三是各個供電所應定期的對各地區的線損率做出記錄,在月末或者季末對其進行分析,以指定對不同地區有針對性的管理方案,使得線損管理工作可以更有效果的進行,以便降低各地區的線損率。
2.3完善管理制度
完善管理制度是優化線損管理工作的保障。首先,要對員工工作內容作出詳細的規范。指定每月抄表時間并加以監管,對抄表數據、時間、人員進行詳細記錄。不定期進行抽查,對數據有誤和工作不及時工作人員要有相應的處罰。對抄錄得來的數據及時進行分析處理,偷電等現象要盡早發現并作出應對,以減少損失。同時,要定期對輸電線路進行檢修,老化線路要及時更換,輸電故障要及時清除。對電線附近的遮蔽物要及時處理,如靠近電線的樹木要定期修剪,提升電路檢修效率。對于突發現象如惡劣天氣導致的電路損毀要提前作好預案,在問題發生時可以盡快恢復供電,保障人民生活的正常進行。其次,對現有獎懲措施進行優化。對于如偷電、違章竊電等現象要加大處罰力度,多次觸犯者要嚴重懲戒,避免類似現象不斷發生。依據實際情況制定企業內部線損目標,采用分級管理制度,劃分責任區,將線損目標下達到臺區。并將線損率納入員工績效考核指標,并采取一定的獎懲制度,促使員工主動采取策略降低線損率。最后,定期對線損相關工作進行總結,對比線損較低與較高的地區,找出地區差異,明確影響線損的關鍵因素。并以線損較高地區為試點,對總結出的因素進行改革,觀察改革成效,對因素影響效力做出評估,并將成果納入管理條例,逐步完善線損管理辦法。
2.4高損情況及治理
(1)線路布局不合理,近電遠供、迂回供電。處理方法:調整供電方式。(2)導線截面積較小,長期過負荷運行。處理方法:進行線路改造。(3)線路輕負荷或無負荷,但是一直帶電,固有損耗所占比例大。處理方法:斷開無負荷線路。(4)導線與樹枝觸碰,或大霧、潮濕、大風等引起漏電。處理方法:加大線路保護區樹患治理。(5)低壓線路三相不平衡,損耗增加。處理方法:如果出現不平衡電流超過25%的情況,需及時調整三相負荷。(6)發現下戶線有觸碰樹枝、建筑物等情況,要及時進行下戶線治理。
2.5強化數據源頭清理。凡是需要用電的用戶,必須向
供電所申請裝表并計量付費,這是治理異常線損的底線。在農忙季節的這8個月時間里,供電所可趁此用電高峰期為農業種植、養殖大戶新增安裝“移動互聯網+電能表”費控箱,同時指導他們綁定微信、支付寶、電e寶、掌上電力等App,實現電費電子化結算,隨時掌握用電情況,用電更加便捷。這樣可使同期線損管理“全覆蓋”,用電“零異損”。供電所應始終堅持四實(實時、實際、實用、實效)治理線損的原則,加強自身在數據挖掘、分析、應用的作用,實行信息化運營與監測。如供電所可充分利用數字化供電所實時監測,深入開展臺區線損管理,整治異損臺區,成立異損臺區整治數據監控和現場檢查班組。供電所各成員進行明確分工,由所長組織,其他人員積極參加整治異損臺區,監控人員每天在微信工作群里將異損臺區、漏采情況進行上報,監控人員可在系統里進行單獨補招數據,若還是采集失敗,運維人員應立即趕往現場查探情況,確保各智能電表采集成功,從而提高臺區線損達標率。
結語:線損是輸電過程中無法消除的損耗,如何降低線損率將是今后研究的重點之一。而線損工作本身具有復雜性,受外界影響極大。線損管理工作更科學、規范、高效的展開,對經濟發展,資源節約都有極大的幫助。各電力企業一定要加大學習力度、規范自身,促進整個行業向綠色、環保、經濟的目標高速進發。
參考文獻:
[1]彭江波.現階段供電所線損管理方法總結與分析[J].科技致富向導,2015(09):24-25.
[2]張明澤.一個山區供電所的降損之路一淺析河北省沫水縣供電公司鎮廠供電所線損管理[J].農村電工,2016(01):5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