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飛行訓練作為民航業發展中保障安全的重要環節,飛行員在學員時期每一次飛行訓練經驗的積累,都能極大增強其安全飛行的意識,從而保證其在后續的飛行訓練及成為一名正式的飛行員后樹立牢固的飛行安全理念。因此,本文針對飛行學員的飛行訓練,淺略談談影響飛行安全的主要因素及存在的問題,以期能提高飛行學員對飛行安全的認識,幫助學員在飛行訓練時做到心中有數,從而規避飛行中存在的隱患和風險。
關鍵詞:飛行學員;飛行訓練;飛行安全
飛行學員由于飛行經驗和經歷不足,常常會在飛行訓練過程中因為環境變化、自身心理素質以及飛行技術等方面因素的影響導致不安全事件發生,甚至會導致事故或事故征候。
飛行安全貫穿學員的整個訓練過程,分析學員在訓練階段影響安全的主要因素,才能幫助其對癥下藥,更好地使學員建立安全飛行的意識。
一、環境因素對學員飛行安全的影響與克服
環境因素對飛行安全的影響,主要在于飛行學員在飛行訓練中受到飛機的振動、引擎噪聲等方面的影響,導致其出現注意力不集中或心理壓力過大,緊張、急躁甚至是恐慌等情況。除此之外,還包括更換訓練機場時的陌生感,單飛時駕駛艙內的孤立環境、天氣的突然變化等等,對于飛行經驗不足的飛行學員這些都是極大的考驗。
教員要重視飛行訓練時環境變化帶來的風險,要不斷地強化學員理論知識的學習,讓學員將理論知識與實際飛行結合起來,熟練掌握不同飛行條件下的飛行技術,幫助學員適應不斷變化的飛行條件,減少外界環境對學員造成的影響,以減少人為差錯。
二、學員自身因素對飛行安全的影響
(一)身體因素
學員在訓練期間要加強身體鍛煉,對于一些未被檢查出的疾病或影響身體健康的問題要及時報告。隱瞞病情或私自服藥,不僅是對自己身體的不負責,一旦在訓練過程中突發疾病導致失能,就會對飛行安全構成嚴重威脅。
(二)心理因素
由于飛行經歷有限,飛行經驗不足,飛行學員在進行飛行訓練,尤其是單飛時,身邊沒有教員的陪同和幫助,在面對環境突變或突發情況時,由于心理應激反應,就會出現如因過度緊張而導致四肢乏力,思維混亂,操作動作粗猛等現象;或由于對自身的飛行技術盲目自信、思想松懈而忽略檢查單或飛行指令,這些在關鍵時刻都極為致命。
1968年12月26日發生的一起飛行事故就是由于機組人員為了盡快起飛,在完成起飛前檢查單時,漏掉了對襟翼的檢查,飛機起飛時襟翼處于收起狀態,再加上寒冷的天氣條件使飛機的襟翼報警系統失靈,飛機離地后駕駛艙立即響起失速警報,僅爬升了約30米就開始下墜,飛機向右傾斜,右側機翼擦地,最終飛機墜毀在機場附近的雪地中,3名機組人員全部遇難。
因此教員應掌握學員的心理狀態,給學員提供一個寬松的訓練環境,對學員的心理應激反應做出及時的正向干預,積極引導學員,并結合具體訓練科目培養學員的安全意識。
三、學員飛行技術掌握不牢造成的安全隱患
一次完整的飛行,學員需要駕駛飛機完成包括地面準備、滑行、起飛、爬升、巡航、下降、進近、著陸等多個階段的訓練。教員要充分發揮自己的主導作用,在飛行訓練中強化學員的理論知識在不同飛行階段中的運用,幫助學員查漏補缺,尤其是訓練中的一些細節操作,一定要引起足夠的重視,做到“地面苦練,空中精飛”。
(一)地面檢查階段
在起飛前的地面準備階段,教員一定要強化學員的安全意識。比如在進行繞機檢查時,要嚴格按照繞機檢查單進行檢查,確認飛機外部結構正常,無損傷,飛機的各個工作部件能正常運轉,要重點檢查螺旋槳,一旦螺旋槳出現問題,飛機就無法正常地起飛。繞機檢查時發現問題要立即向機務人員報告,確認飛機是否可以正常起飛。
(二)滑行和起飛
滑行階段是飛機重量最重的時候,也是完成起飛前各項準備工作的時候。在此過程中可能會出現學員對飛機的整體結構了解不夠,缺乏足夠的空間感和距離感,無法有效判斷飛機滑行過程中與障礙物的距離等情況。
飛機起飛時,從跑道一端開始加速到離開地面到達一定的高度,這段時間是機組最繁忙、操作最復雜的時候,也是飛行事故高發的階段之一。學員要注意飛機達到V1之后必須繼續加速,絕不能中斷起飛,有任何故障都要在起飛后再決定如何處理。若此時中斷起飛,可能就沒有足夠的剩余跑道供飛機使用,飛機就會沖出跑道。
(三)巡航階段
飛行學員要杜絕盲目自信和思想麻痹,隨時保持高度警惕,對于不熟悉的空域、機場環境等,要嚴格按照教員的要求和指令完成飛行訓練。尤其是巡航階段,在天氣等飛行條件變化不大的情況下,學員的操作主要集中在控制飛機的姿態上,這樣就容易出現學員注意力分配不當的問題,此時教員要時刻提醒學員做好注意力分配、監聽陸空對話、保持情景意識等。
(四)進近和著陸
學員必須時刻關注塔臺給出的飛行指令,如有疑問,立即向塔臺確認,不要憑自己的理解想當然地進行操作。進近和著陸是整個飛行的最后階段,也是需要學員集中所有注意力,謹慎操作的階段。這一階段是事故頻發的階段,被稱為“最危險的8分鐘”。
因此教員一定要提醒學員在此階段及時發現和修正出現的飛行偏差,嚴格控制飛機的俯仰姿態,以穩定的下降率下滑。千萬不要只是看著前方找跑道,或者只顧埋頭看儀表。要將地面參照物和儀表結合起來觀察,避免下降率波動范圍過大。
此外,在單飛時,由于全靠學員自己來完成整個飛行過程,學員一定要在地面多次進行模擬飛行,具體到每一步比如什么高度轉彎,姿態幾度,轉彎坡度多少等。
四、總結
當今科學技術在逐年進步,飛機性能越來越好,安全性也越來越高,但人為因素導致的飛行事故率卻居高不下。本文通過從環境、心理、技術三個方面分析了飛行學員在飛行訓練中影響安全的因素和主要問題,希望能幫助學員在飛行訓練中逐步提升飛行技術水平,并樹立起良好的飛行安全意識,做到安全飛行,平穩飛行。
參考文獻:
[1]張偉,王梟劍.淺析飛行學員在飛行訓練中的安全隱患及對策[J].安陽工學院學報,2017,16(04):5-7.
[2]劉勝志,李哲,吳強,張海臣.培養學員的飛行安全意識[C].黑龍江省科學技術應用創新專業委員會.黑龍江省科學技術應用創新專業委員會科技創新研討會2016年4月會議論文集.黑龍江省科學技術應用創新專業委員會:黑龍江省科學技術應用創新專業委員會,2016:9.
作者簡介:
張航(1992年3月-) 男 (漢)四川德陽,安全監察員,大學本科:中國民用航空飛行學院新津分院,安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