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延軍 張國忱
摘 要:我國目前是走可持續發展道路的,林業產業更是背負著生態和經濟共同發展的重擔,但受傳統觀念和原有技術手段的影響,在育苗技術中管理中存在著問題,導致林業育苗技術管理及其促進林業經濟發展不盡人意。因此,探討林業育苗技術管理及其促進林業經濟具有重要意義。下面筆者就對此展開探討。
關鍵詞:林業育苗;技術管理;林業經濟;
現階段,我國在育苗技術管理中出現了諸如觀念陳舊、技術推廣存在障礙等問題,同時,在新技術的應用方面比較欠缺,就導致林業育苗技術的發展不盡人意。不管是從事哪種工作,擁有熟練的操作技術,是做好工作的前提和保障,只有將林業育苗技術妥善管理,遵循規范,才能為林業育苗工作及林業經濟提供強有力的保證。下面將對林業經濟管理中的不足進行詳細分析,并對林業育苗技術管理及有效的林業經濟管理方式進行深入探索,不斷優化林業經濟管理模式,促進我國國民經濟新形式的產生。
1 林業育苗技術及經濟管理中的問題
1.1 林業經濟管理人員的管理能力不足
要想實現林業經濟管理模式的創新和進步,就需要林業經濟管理人員具有一定的思想覺悟,并付諸于行動,林業經濟管理人員是管理模式的創新者也是執行者,其綜合素質和專業管理能力對整個林業經濟的提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但是目前很多的林業經濟管理人員對林業管理工作的了解比較片面,對自身的計算機網絡技術的提升也不重視,久而久之自身的管理能力跟不上林業經濟進步的腳步;還有個別地區林業經濟發展不均衡,一些經濟較高的地區林業經濟管理人員能力相對較高,經濟較低的地區林業經濟管理人員的能力比較弱,地域差異和林業管理人員的能力問題都對林業經濟管理模式的進步具有不利影響。
1.2 育苗技術落后
目前在林業育苗方面,不少人仍然采取傳統的方式進行育苗,缺乏創新意識,導致了很多地區樹苗質量和數量都不高。此外,很多林業發展都在偏遠的山區,無論是交通還是通訊均不發達,往往很難引進先進的技術。在這個大環境下,我國的林業技術普遍得不到大幅度的提高。
1.3 缺乏對育苗的研究
近些年來,國家雖然大力提倡并支持林業方面的教育以及研究,但由于教育模式的缺陷,林業方面研究成果并沒有取得很好的效果。過分地追求理論知識的學習,缺乏后期的實踐,影響林業的發展。另外,大部分發展林業的地區經濟相對匱乏,沒有大量持續的林業資金投入,不利于林業育苗技術的改進提高。
1.4 林業經濟管理模式不夠精細化
在創新驅動發展下,我國的林業經濟管理模式雖然在不斷地進步,但是相對來說,管理模式還是比較粗放,導致很多的資源浪費,與國民經濟市場的發展需求還是具有一定的偏差。我國林業經濟管理模式不夠完善,導致大量的森林資源的管理不科學,很多的樹木被砍伐進行加工和生產,謀取利益,卻沒有考慮后果,嚴重影響了林業經濟的生態發展的本質,所以應該不斷探究林業經濟管理模式的創新,促進林業產業成為國家經濟管理的領路人。
2 提高林業育苗技術管理及其促進林業經濟的對策
雖然現階段林業行業發展迅速,但在林業育苗技術管理方面存在著很多的問題,這些問題都嚴重阻礙了林業持續穩定的發展,對林業甚至整個社會的效益都有很大的影響。所以為了提高林業育苗技術的管理,要正視這些問題,積極地尋求對策。
2.1 建立完善的監督及評價體制
在林業育苗管理中監督是一項不可或缺的工作,通過監督可以發現在育苗過程中出現的錯誤以及不足。首先,要嚴格檢查育苗的器材、材料等,避免由于器材故障而引起的不可挽回的損失。在育苗完成后,還要進行跟蹤觀察,幼苗的成長是一個長期且不穩定的過程,會受到天氣、自然災害等因素的影響,所以在這一過程中,應加大關注,及時發現樹木存在的問題并及時解決。構建一套完善的監督及評價體制,盡量做到全程的監督管理,為樹木的成長做出保障。
2.2 加大科研力度,引進新技術
就目前的形勢來看,如今林業發展越來越快,傳統的育苗方式已經無法滿足現階段的情況。國家應加大對林業的扶持力度,加大對教育、科研以及林業育苗專業的投資及補貼。避免由于資金不足出現影響林業發展的情況。另外,要積極引進先進的科學技術,要跟進時代發展的步伐,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根據自身的土地狀況、氣候條件有選擇性地引進。可以派遣企業優秀人士出國進行交流與學習,進而引進先進的技術、管理方式、器材等。
2.3 調整林業經濟管理結構
要想實現林業經濟管理模式的不斷進步,就要對林業經濟結構進行不斷創新,逐步實現林業經濟管理方式的精細化。目前我國最關鍵的發展目標就是實現綠色經濟,在經濟實力不斷提升的過程中促進經濟的生態化,林業經濟管理部門應該不斷改進管理結構,讓林業經濟管理結構實現多種形式的進步,為人們提供更加優美的環境。林業經濟管理部門可以根據當地生態的實際情況以及人們的實際需要合理改善林業經濟管理模式,對林業各項工作進行詳細劃分,讓新技術和新理念改造林業生產的各個過程;還可以在原有的林業經濟管理結構中加入環保元素,促進林業經濟逐漸滿足人們的綠色發展的需要,為林業的長期穩定發展奠定基礎。
2.4 完善林業經濟管理相關的管理制度
林業經濟管理方式要想實現長久的進步,最根本的就是要建立健全的林業經濟管理制度,讓林業經濟管理工作的實施有據可依,促進林業經濟進步方向的多樣化。林業經濟管理方式在創新的過程中,應該時刻保持技術和生態共同提升的思想,并進行有效的監督和管理,讓管理制度成為林業各方面進步的核心,促進林業經濟管理方式的科學性和高效性。林業經濟管理部門應該深刻了解自己的職責,提高對林業企業各個方面的監管力度,監管方式也可以分為多種形式進行,比如內部的互相監督,林業各個部門的互相監督以及主要監督部門的制度管理和核查等,促進林業經濟朝著正確的方向前進。
2.5 培養林業經濟管理相關的人才
林業經濟管理模式的執行者是林業經濟管理人員,在這個高科技普及的時代,林業經濟管理部門必須強化自身部門員工的綜合能力,可以根據林業經濟發展的具體情況進行管理人員的培訓,讓更多的人才發生智慧的碰撞,最后研究出更加適合當地林業經濟發展的新模式。
2.6 建立完善的技術支持制度
完善的技術支持制度對林業育苗的管理有著不容忽視的作用。為了能夠在育苗階段擁有更好的技術,達到預期的目標,我們需要在全程進行科學的技術指導以及支持,只有這樣,育苗工作才可能有更大的發展及進步。在育苗過程中一旦出現技術問題,要積極解決。完善的技術支持體系能夠更好地利用人財物,不僅能夠促進員工的工作積極性,還能夠獲取更大的社會效益,促進林業育苗管理技術的提升。
結束語
綜上所述,現階段我國發展林業有著重要的意義,但相較于發達國家,還是相對落后,林業技術管理存在著許多問題,如觀念落后、技術人員缺乏、資金不足、研究力度不夠、制度問題等,要深入地分析現階段所存在的問題,不斷加強林業經濟結構的創新,完善相關的林業經濟管理制度,逐漸培養林業管理人才,才能逐漸滿足林業經濟發展需求,為我國實現綠色經濟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王耀東.現代林業育苗理念與技術分析[J].現代園藝,2019(11):199-200.
[2]郎立剛.對現代林業育苗栽培管理技術的探討[J].農業與技術,2019,39(10):178-179.
[3]阿迪來?買買提. 試論如何提高林業育苗技術及苗期管理水平[J].南方農業,2019,13(15):86-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