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軍 劉鵬
摘要:隨著5G商用的不斷推進,5G通信傳輸網絡建設的受關注程度也在不斷提升。基于此,本文將簡單介紹5G通信傳輸網絡的建設方案,并結合5G通信傳輸網絡建設面臨的問題,深入探討5G通信傳輸網絡建設策略,希望研究內容能夠給相關從業人員以啟發。
關鍵詞:5G通信傳輸網絡? PTN技術? IPRAN技術? 建設方案
前言
截至2020年5月底,我國5G用戶已超3600萬,全國地級以上城市的5G覆蓋也將在2020年底實現。但結合實際調研可以發現,在我國5G通信傳輸網絡建設的探索中,PTN技術與IPRAN技術在應用中很容易出現問題,為盡可能解決這類問題,正是本文圍繞5G通信傳輸網絡建設策略開展具體研究的原因所在。
1 5G通信傳輸網絡的建設方案
在5G通信傳輸網絡建設中,必須首先從科學的建設方面入手,方案內容包括網絡建設、技術更新換代與安全性建設、人口操縱。
1.1網絡建設
5G通信傳輸網絡建設應圍繞前傳網絡、中傳和回傳網絡、5G云化數據中心互聯網展開,同時還需要設法優化網絡結構。前傳網絡建設存在無源WDM和有源WDM兩種常用建設方式,其中無源WDM可更好服務于5G通信網絡的建設,運營成本的控制可基于無源WDM的便捷傳輸模式實現,這種優勢在接入側投入成本方面極為顯著,后期維護工作也能夠更好開展;中傳和回傳網絡建設可保障組網及帶寬對靈活性的需要,具體建設需采用相同的承載方案搭建中傳和回傳網絡結構,具體的網絡構架包括接入層、匯聚層、骨干層。為實現多協議標簽交換流量監控,需引入OTN網絡技術,網絡的承載需求可由此更好滿足;5G云化數據中心互聯網建設能夠為長距離的大數據傳輸及交換提供支持,大容量波長的互聯和分鐘級業務的開展也能夠獲得實現的基礎;網絡結構優化的目標是網絡層次簡化,具體優化需統一規劃項目整體,并增加容量和提高整體承載力。結構層次化屬于通信網絡的優勢所在,為更好滿足未來通信網絡發展的需要,5G通信傳輸網絡結構優化需關注各類技術的研發,開展扁平化方向的網絡結構設計探索,無限空口技術的研發也需要同時得到重視,5G通信傳輸網絡的無線承載數據質量可由此更好提升,網絡建設方案優選的重要性可見一斑。
1.2技術更新換代與安全性建設
5G通信傳輸網絡的建設還需要關注技術更新換代與安全性建設。技術更新換代主要涉及網絡結構優化進程加快、網絡層次的重新合理規劃、相關設備的升級,以此不斷更新網絡傳輸技術。5G通信傳輸網絡中MPLS屬于主要應用技術,該技術可提升IP傳輸質量并滿足一定距離內轉換通信信號需要,輔以一定距離內轉換通信信號,5G通信傳輸網絡即可更好實現數字信息和模擬信號的相互轉換;5G通信傳輸網絡的安全性建設也不容忽視,以此規避信息泄露等問題出現。在安全性建設的具體實踐中,需做好科學安全建構的建設,基于信息流量,需關注運輸與存儲過程中信息數據的關鍵節點,以此做好監管與防護工作,運行安全受到的各類漏洞影響可降到最低。在研發和創建系統的過程中,特殊防護、大數據應用與控制過程的結合極為關鍵,以此搭建可視化動態系統,即可5G通信傳輸網絡的安全問題針對性編制快速應急預案,網絡安全保護網也可由此形成。在安全網絡信息傳輸體系的建設過程中,需以集約統籌為核心,輔以數據資源支撐體系,5G通信傳輸網絡的安全性即可進一步提升,技術更新換代在這一過程中所發揮的作用也需要引起重視。
1.3人口操縱
5G預計的用戶數直接由人口數量決定,未來5G使用者的變化動態與趨勢也直接受到人口變化影響,因此5G通信傳輸網絡的建設必須做好人口數量的預估,以此為建設提供依據。在用戶數量的預估過程中,需采用社會學的專業方法和統計學方法,以此科學統計和預估未來人口流動性及規模。移動終端服務屬于現階段信息技術在生活中的主要應用途徑,因此在人口數量預估過程中,還需要做好城市發展及規模的預估,以此結合互聯網基礎的集約統籌,加強對通信基站的關注,實現移動形式通信基站使用與共享頻率提升,5G信號的全面覆蓋、5G時代共享城市群建設均可由此獲得有力支持,在規劃與建設5G通信基點的過程中,政府機構需依次推進,最終實現全社會覆蓋。
2 5G通信傳輸網絡建設策略選擇
2.1問題分析
在5G通信傳輸網絡建設中,必須重點關注PTN技術和IPRAN技術在應用中涉及的問題。基于PTN技術分析可以發現,作為5G通信傳輸網絡建設的重要技術,SDH傳送網屬于PTN技術應用的重要途徑,SDH傳送網具備的安全性高、擴展性高、便捷性高等優勢可較好服務于5G通信傳輸網絡建設。由于PTN技術擁有分組業務這一核心,多業務支持下的整體使用成本降低屬于傳輸網絡建設中PTN技術的優勢所在。結合實際調研可以發現,PTN技術中多種底層傳輸通道的應用較為深遠,受到較為健全的OAM機制影響,PTN技術在應用中可實現對發生數據傳輸故障位置的快速精確定位,針對性隔離處理也可同時出現,因此PTN技術在5G通信傳輸網絡建設中可發揮安全性和可靠性優勢。但結合相關研究和實踐可以了解到,5G通信傳輸網絡建設中PTN技術的應用也很容易出現問題,如在技術優勢層面的MPIS技術表現欠佳,這種情況下PTN技術雖然在網絡適配性等方面的表現較為優秀,但會導致LSP基站和網絡LTE受到負面影響,5G通信傳輸網絡建設中PTN技術應用需得到大量人工配置支持,由此衍生的對廠家依賴性也會影響5G通信傳輸網絡的扁平化建設;IPRAN技術在5G通信傳輸網絡建設中也有著較為廣泛應用,網絡IP化可在該技術支持下實現。交換網絡技術屬于IPRAN技術的基礎所在,這使得該技術具備較為優秀的互通能力,IPRAN技術應用中的路由器可實現對QSs業務對接工作資源需求的自動預留。但結合實際調研可以發現,受自身缺陷影響,5G通信傳輸網絡建設中的IPRAN技術應用同樣可能出現問題,在為5G通信傳輸網絡扁平化建設提供支持的過程中,IPRAN技術的QoS性能不足使得其應用效果遜色于PTN技術,QoS性能對5G通信傳輸網絡建設造成的負面影響必須引起重視。
2.2策略選擇
為解決上述問題,5G通信傳輸網絡建設可從兩方面策略入手,即技術和設備創新策略、網絡結構布局策略。
2.2.1技術和設備創新策略
在技術和設備創新策略應用中,需結合5G通信傳輸網絡建設需要,并重點關注局域網、骨干網、MPLS功能的技術和設備創新。基于局域網,具體創新需關注數據傳輸受到的局域網故障影響,一、二線城市5G通信傳輸網絡建設需重點考慮這類影響,為應對人口密度較高、上網人數較多帶來的挑戰,需充分發揮PTN技術優勢,傳統的二層功能設備可由PTN設備取代,PTN設備具備三層功能,這種技術和設備創新可優化5G通信傳輸網絡的局域網建設;基于骨干網,創新需關注5G通信傳輸網絡骨干網穩定性提升,骨干網負責的多個不同地區間網絡連接需得到重點關注,骨干網穩定性直接受到多個區域網絡帶來的影響。對于網絡站點數量大幅提升的5G通信傳輸網絡建設來說,復雜程度日漸提高的網絡站點將帶來一系列挑戰,因此必須設法針對性提升骨干網穩定性,滿足5G通信傳輸網絡建設需要。通過針對性改進PTN設備,提高PTN設備的系統容量,這類設備即可更好保障骨干網安全穩定運行,數據傳輸效率提高也可同時實現;基于MPLS功能,必須認識到該功能在提高骨干網轉發速度和傳輸速率方面具備的優秀表現,而結合具體的5G通信傳輸網絡建設需要,本文建議采用MPLS技術進行骨干網絡建設,同時針對性優化MPLS技術的應用配置,通過“無連接”取代傳統的“有連接”,為提供獨特的業務服務,還需要同時結合應用背景差異,輔以針對性選用的寬帶技術,更為靈活和高效應用的MPLS技術可更好服務于5G通信傳輸網絡建設。
2.2.2網絡結構布局策略
基于網絡結構布局策略,為更好建設5G通信傳輸網絡,可以從運營成本、網絡層次結構、設備對廠家依賴三方面開展具體探索。在圍繞運營成本的探索中,考慮到大量的資金投入屬于5G通信傳輸網絡建設的基礎,因此網絡結構布局必須設備降低設備和技術成本,以此更好推廣5G技術。以擁有相對較高成本的管線材料為例,5G通信傳輸網絡建設可減少機房數量和網絡結構層次,以此實現光纖資源節約,建設和運營5G通信傳輸網絡的成本可由此降低;在圍繞網絡層次結構的探索中,需關注扁平化的5G通信傳輸網絡構架升級,以此逐步淘汰長期使用的樹狀層次化網絡架構,5G通信傳輸網絡的數據承載能力可基于扁平化升級而提升,為更好減少網絡結構層次,還需要引入升級的PTN技術,同時保障扁平化架構中網絡寬帶與PTN技術的適應性,更好服務于5G通信傳輸網絡建設;在圍繞設備對廠家依賴開展的探索中,為盡可能提升5G通信傳輸網絡建設水平,這種依賴必須設法降低。因此,5G通信傳輸網絡建設中每個層面系統必須由至少兩個設備廠家分別提供,以此規避設備廠家壟斷問題,兼顧5G通信傳輸網絡建設的成本和質量。為更好降低5G通信傳輸網絡對廠家的依賴,還需要開展不同平面的隔離,各類技術的優勢也能夠由此更好發揮。
3 結論
綜上所述,5G通信傳輸網絡的建設需關注多方面因素影響。在此基礎上,本文涉及的網絡建設、技術更新換代與安全性建設、人口操縱、技術和設備創新策略、網絡結構布局策略等內容,則提供了可行性較高的5G通信傳輸網絡建設路徑。為更好適應5G商用時代,5G規范標準的踐行、5G開放性服務的探索同樣需要引起重視。
參考文獻
[1]楊青宏,王俊峰,方明.面向5G需求的本地傳輸網絡建設策略研究[J].郵電設計技術,2020(04):69-74.
[2]張堯.5G光纜網絡建設策略及過渡期方案的思考[J].計算機產品與流通,2020(04):42.
[3]馬麗.5G網絡建設難點分析與建設策略探討[J].信息通信,2020(04):171-172.
作者簡介
張軍,性別:男,出生年:1979年,籍貫到市:河北省石家莊市,民族:漢族,職稱:高級工程師,學歷:碩士,研究方向:通信,單位名稱:中國移動通信集團河北有限公司,單位所在省市:河北省石家莊市,單位郵編:050021。第二作者姓名:劉鵬,單位:中國移動通信集團河北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