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艷艷
摘 要:伴隨著全媒體時代的來臨,我國的廣播媒體行業受到了巨大沖擊,以此為背景,為了提高廣播媒體的競爭力,廣播編輯的工作必須做出相應創新。
關鍵詞:全媒體時代;廣播編輯工作;創新
中圖分類號:G2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5079 (2020) 10-00-02
當前,我們身處于信息時代之中,以此為背景,廣播可以有效的實現信息的傳遞功能。伴隨著社會的逐步發展,人們對于信息的時效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若想充分滿足這種要求,廣播編輯人員需要打破以往的思維定式,改善工作方法,參照人民群眾的真實需求,對自身的工作加以改進,以期促進信息的進一步傳播,加快我國廣播行業的發展速度。
一、全媒體時代下廣播的作用
(一)較高的時效性
廣播同傳統的報紙、雜志媒體相對比,省略了排版、印刷等諸多步驟,使得信息借助廣播的形式可以較快地進行傳播。同時,廣播對于傳播媒介的要求又低于電視轉播要求,當一些突發事件來臨時,可以進行實時廣播,借以幫助聽眾掌握新鮮消息。除外,廣播與現今流行的新媒體相比較,擁有更為良好的信息傳遞環境,沒有繁多的廣告。如此看來,全媒體時代下廣播仍然發揮著快速傳遞信息的作用。
(二)便于同聽眾進行互動
無論是電視或是互聯網都是以單向的形式完成信息的播報工作,但是廣播卻具備良好的互動性,主要表現在于可以同聽眾開展咨詢或交流等環節。聽眾在收聽廣播時可以借助電話與節目主持人或是嘉賓進行互動,并且,多數情況下,發生在二者間的互動內容可以被所有的聽眾所接收,此舉便于更多的人對節目產生了解,從而促使其參與到節目中,而互動性也是廣播在信息時代中展現出的獨特優勢。
(三)便攜性
隨著各類先進技術的應用,廣播信息的載體已經變得越發精致,以此呈現出了較好的便攜性特點,這點也是電視、報紙等載體難以趕超的。該特點便于人們可以突破時間與空間的限制,隨時隨地接收廣播信息,及時了解最新時事新聞。因而,廣播具有的高效便捷的播放形式,在全媒體時代中,依然發揮著不容小覷的作用。
(四)不易被影響
眾所周知,無論是電視抑或是互聯網,都需要依靠一定的設備作為支持,由此一來,一旦出現突發事故,上述媒體將難以發揮實時傳遞信息的功能。但是,廣播卻可以在許多極端條件下仍然堅持運營,以便于外界及時了解突發事故地點的最新動態。正是因為廣播不易受到影響的特性,促使其在突發事件中可以發揮良好的信息傳遞作用。
二、全媒體時代廣播編輯工作的創新性分析
(一)寫好節目內容摘要
以全媒體時代為背景,廣播編輯在編輯節目內容時,應當先寫好內容提要。因為一篇優質的內容提要是保證良好的節目質量的基礎,只有在內容摘要可以收獲受眾的關注度的前提下,才可以確保具體的節目內容會對受眾產生較大的吸引力,而模式單一、用詞平淡的摘要則會使原本富有內涵的節目內容變得乏味。同時,廣播編輯應當充分結合全媒體時代下信息的傳遞特性,依靠互聯網、電視等多種渠道實現信息的有效傳遞。除外,編輯在創立廣播節目的品牌時,還要同步提升編輯對于摘要的撰寫能力和創新意識,借以推動節目實現全面發展。
(二)增加廣播的話題度
全媒體時代下,各路媒體之間的競爭在不斷加劇,以此為背景,簡單的廣播編輯工作已經難以滿足公眾對于信息的需求。因而,作為一名廣播編輯,應當及時了解最新的媒體傳播知識,積極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加強節目的競爭力,主要做法是通過不斷加強節目內容的感染力,以期引起受眾的情感共鳴;多多關注熱點事件,使用新奇的角度加以評論,并且要保證評論的公平、公正與所持觀點的合理性;善于聯系不同事件;使用即興點評的方法豐富廣播報道的效果。除外,編輯還需提高大眾與節目的互動性,進而促使聽眾對廣播保持高度關注,同時,編輯人員還應當加強節目內容的文化底蘊和可聽性,不斷深化內容。各廣播電臺需定期組織節目編輯人員參與專業化的培訓講座,用以規范其職業道德,提高專業能力,從而提升廣播在全媒體時代下的競爭力。并且,編輯還需提高大眾與節目的互動性,借以促使聽眾對廣播保持高度關注。在社會情況不斷變化的形勢下,廣播編輯應提高自身的觀察力、信息敏銳度和挖掘信息價值的能力,繼而確保廣播的質量和對廣播實現有效控制。編輯人員在挑選節目內容的素材時,須立足于宏觀角度,緊貼百姓的實際生活,選取百姓關注的熱點問題進行播報,借以增添廣播的話題度,提高廣播在全媒體時代下的競爭力。
(三)進行編輯工作的過程中提供廣播互動空間
全媒體時代之下,信息的傳播速度變得越來越快,因此,為了確保廣播在全媒體時代的有利地位,編輯人員在開展具體的工作時,需為聽眾提供一個氛圍和諧的互動空間。例如,某廣播節目出于提高自身競爭力的考量,編輯人員在工作中改變了原有的工作模式,改善了編輯方法,將互聯網與電視媒體融于編輯工作之中,除外,還在微信公眾號,微博等社交平臺中為聽眾開創了討論區,促使聽眾可以發表自己的看法,借此提高節目的關注度,增強競爭力。此舉不僅可以增強廣播編輯對于聽眾的影響力與吸引力,還收獲了良好的效果。另外,編輯人員要預先想好互動內容,全力做好用戶的維護工作,在此過程中,工作人員需參考聽眾的情感動態與精神文化需要,從而完善日后的廣播編輯工作。比如,某個廣播音樂節目在內容編輯的過程中,為了創新播報形式,就在微信平臺中申請了節目的微信公眾號,輪流播放不同類型的音樂,以此滿足受眾的心理所需,為聽眾提供更好的服務。同時,電臺參照不同類型樂曲的點擊量對粉絲群體的喜好進行了分類,進而做出有針對性的調整措施。電臺為了提高自身的服務品質,還在廣播中增添了與用戶群體的互動環節。通過此過程,節目主持人和編輯可以更加真實的了解聽眾所需,以期一步推動自身工作內容的完善。
(四)對于敏感性話題保持謹慎的態度
廣播編輯就敏感新聞開展編輯工作時,一定要保持謹慎的態度。由于敏感新聞對于聽眾造成的影響力較為巨大,因此,編輯一定要嚴格把控敏感新聞的內容。首先,在全媒體時代之下,受眾獲取信息的渠道變得更加多樣化,但是,礙于許多自媒體工作者的水平層次不一,不免有些違規信息會得到傳播。基于此點,廣播編輯工作者在進行工作創新的過程中,一定要嚴格遵守相關規定,始終堅持將正確的價值觀傳遞給聽眾。其次,早在2011年3月,國家廣電總局從推動廣播事業的發展的角度出發,針對自媒體中容易出現的虛假與低俗新聞召開了研討會,會中表明了廣播編輯在開展具體工作時一定要立足于正確的政治立場,務必遵循相關的法律法規。最后,在全媒體時代的發展過程中,廣播編輯人員在具體的工作環節中要明確自身的工作職責,對于敏感話題的編輯工作始終保持嚴謹的工作態度,以期收獲良好的編輯效果。
(五)完善評價體系
輿論導向不僅作為廣播或是其他媒體開展具體工作時的指引方針,還是影響廣播編輯創新工作的因素之一。考慮到當前我國評價廣播編輯效果的體系尚不完善,致使很多編輯會帶著有色眼鏡去評判社會現象,難以從公平、公正、客觀的角度去分析熱點問題。基于此點,應當完善廣播編輯的評價體系,對于有失公允的節目內容加以整改,以此推動廣播節目發揮正向的信息傳播作用。
綜上所述,全媒體時代的到來,為傳統的廣播行業帶來了較大的變化。現如今,廣播行業受限于傳播模式單一且較差的圖像效果,使得自身的受眾群體范圍越來越小,競爭力不斷下降。若想有針對性的改善這種現象,廣播編輯人員應積極提高自身的綜合水平與專業能力,創新編輯工作,以此促使廣播可以獲得較多的關注度,提高自身競爭力。
參考文獻:
[1]孟祥燕.融媒體時代下如何培養廣播新聞編輯的創新意識[J].科技傳播,2014,13(07):17+12.
[2]欒靜.新媒體時代廣播電視編輯工作能力提升策略探究[J].西部廣播電視,2015,32(23):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