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積花
西漢劉向有一句名言:書猶藥也,善讀之可以醫愚。2018年,在省內支教這段難忘的時間里,由于在學校的時間比較充足,筆者漸漸地喜歡上了書本,以前不愛讀書的筆者,竟第一次連續不斷地讀完路遙的代表作——《人生》《平凡的世界》等四本書,也是從這一年開始,筆者慢慢養成了每天堅持閱讀的習慣。閑暇時,通過回看自己的體育教學比賽錄像和承擔的校內體育公開課,發現自己在上課過程中語言匱乏、單調以及知識和能力不足顯現出的“愚”,更覺得需要尋找“善讀”的“藥”,來不斷提高自身修養,不斷增強駕馭課堂的能力,從而讓更多的學生喜歡筆者的體育課。
一、讀好書,精選讀書內容
一本好書,就是一副良藥。以前,由于讀書的范圍比較狹窄,對于選擇讀什么樣的書,一直迷茫不清,隨著閱讀的深入,漸漸地體驗到了閱讀好書的快樂。
1.體育教育專業類書籍
嘗試選擇一些與體育教育和體育教學緊密相關的書籍,如:《中國學校體育》《有效的體育教學模式》等相關體育教學類的期刊、書籍與《走下講臺做教師》《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等相關教育科研類書籍。從而了解全國同行的教育傾向及專業發展狀況,借鑒其他學科教師好的做法,類推自己課堂教學的得失和成敗。
2.人文類書籍
以《紅樓夢》等名著為代表的國學經典類;以《平凡的世界》等為代表的國內外優秀文學作品類。在這些優秀的人文寶藏中,汲取優秀的人文素養,不斷厚重自己的人文底蘊。
3.教育教學專題網站
在教育教學專題網站中尋找自己需要的知識和經驗,及時獲得各類活動信息,如:國家教育部體育衛生與藝術教育司網站、中國學校體育雜志官方博客、素言體育微信公眾號等,及時了解國家對學校體育工作的最新要求,獲得最新的熱點動態。
4.學生們喜歡的書籍
選擇閱讀學生們喜歡的書籍,如:《讓孩子樹立自信的故事》《十萬個為什么》以及一些繪本等,這樣可以豐富體育教師的課堂語言,教師再也不用擔心學生們聽不懂了,又何愁體育教師課堂沒有故事?
一本好書就是一副良藥,它可以破除我們知識的陳舊,可以改善我們精神的匱乏,可以避免我們不懂學生的尷尬,更可以讓我們與時俱進!
二、善讀書,尋找適合自己的方法
1.書要“三讀”
“快讀”是一個批量閱讀的好方法。一般性的書籍,需要選擇瀏覽性的閱讀,先從書本的目錄讀起,再到文章內容,看作者是怎樣描述場景氣氛的,看作者是怎樣描寫人物精彩語言的,看作者是怎樣敘述事件過程的,看作者是怎樣架構文章結構的。
“品讀”是一個需要仔細閱讀的過程。慢慢分析書中作者此時此刻的思想情感,如果有一些道理沒有明白,可以結合自己的反思和體會,再進一步琢磨和推敲,嘗試在實踐中不斷體悟和驗證,才會品出文章的味道。
“重讀”是一種回顧性的閱讀方法。讀者可以更清晰地了解書中的內容,再一次體會作者當時的思想情感和自己第一次閱讀時的感受,再與第一次讀時自己的情感進行比較,看自己前后兩次讀的想法有什么不一樣的地方,自己思想上有哪些變化,重溫一遍書中精彩部分的好詞好句,從而吸收內化為自己的知識,并應用到自己的教學中去。
2.邊讀邊記
在讀書的同時,可以邊讀邊動筆,做一些必要的記錄和符號,如:用著重號將重要的標題點出,用波浪線將重要的段落畫出,用圓圈畫出值得思考的地方。同時,將自己認為重要的內容進行歸納,將好詞、好句、好段落摘抄到自己的讀書筆記上。細水長流的素材積累,不僅可以加深印象,理解語境,還能厚積薄發,達到學以致用的效果。
3.把思考寫下來
在閱讀中,讀書是為了改進教學,只有結合自身教學實際,把書本與自身實踐進行驗證和思考,把自己思考的內容寫下來,這樣才能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才能更好地指導教育教學。
4.貴在堅持
閱讀貴在堅持,需要一定的時間積累,每天堅持讀一個故事或規定閱讀的時間,時間可以安排在飯后或晚上睡覺前,把新思想、正能量注入自己的思想,增強自己的文化底蘊。
三、學以致用,貴在反思
學是為了用,閱讀不僅是讓自己有“一桶水”,更要成為我們鮮活的“長流水”,這就要求我們體育教師要儲備豐富的專業知識和文學類知識,提高自身的文化內涵,與時俱進,與學生同學習、共成長。
閱讀是打開知識寶庫的鑰匙,反思是不斷進步的源泉。2019年筆者回到原工作單位,每天的工作任務比較多,只能晚上休息前給孩子講故事,讀一些勵志的書籍。通過讀書,讓以前比較消極的筆者逐漸吸收正能量,從而積極樂觀地面對生活和工作。通過讀書、積累、反思,不斷去學習,接觸新思想,跟著時代的步伐與時俱進,努力提升自己的文化修養和內涵。
閱讀,讓筆者在集團和支教課改匯報中,多次舉辦示范教學,獲得聽課教師的好評;閱讀,讓筆者越來越有干勁,讓筆者覺得越來越有奔頭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