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璐

摘 要:AR技術就是將現實場景與虛擬圖像進行融合,進而實現定向增強的技術。將AR技術運用到童書中可以進一步實現三維動態圖像,有效轉變傳統紙質圖書的閱讀方式,刺激兒童視覺、聽覺等多維感官系統,通過互動與沉浸式的閱讀體驗來豐富兒童圖書的傳播形態。這樣的方式可以有效推動童書出版業向著數字化方向發展。
關鍵詞:AR技術;童書出版;多媒體;數字化
中圖分類號:G2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5079 (2020) 10-00-02
AR技術,即增強現實(Augmented Reality)技術,簡稱AR技術,其可以將現實世界中一定時間空間范圍內難以體驗到的視覺、聽覺以及觸覺等實體信息通過技術手段,模擬仿真后將虛擬的信息疊加到真實環境中,形成多維互動,從而達到一種超越現實的全新的感官體驗。
AR技術在童書出版領域的運用主要是把動畫、視頻或3D模型疊加到紙質書上,通過計算機或手持終端設備將紙質出版物、兒童所處的真實環境與書中描繪的角色、虛擬場景融合在一起,使兒童能體驗到書中的虛擬場景,或是與書中的虛擬角色交互。這種新奇有趣的閱讀體驗能夠極大地提升兒童的閱讀興趣。
一、AR技術在童書出版領域的運用優勢
(一)加強兒童對圖書內容的理解
傳統紙質出版物在表現形式上相對單一、局限。使用AR技術,童書將不再局限于二維空間內,其不但實現了三維立體圖像,同時還配備了動畫、音頻、視頻與互動體驗,可以使兒童在多種信息傳播方式中建立聯系,使得知識立體化、形象化,易于理解。例如AR動物科普類童書,其能夠向兒童直觀展現動物的外形、叫聲與生活習慣等等,讓兒童對動物建立起較為全面且立體的印象。這樣的方式不僅符合兒童的認知規律,同時還有豐富的趣味性,使兒童能夠在書本中接觸到新鮮事物,進而提升兒童對閱讀的積極性與主動性。通過對5~6歲兒童家長的調查問卷,發現AR技術應用于科普童書的優勢在于,家長對該技術持認可態度,表示AR技術應用于科普類童書符合兒童心理發展特點并契合兒童科技教育的需求。
(二)加強兒童對圖書內容的記憶
AR童書具有傳統紙質童書不具備的沉浸感。AR技術應用于童書出版,可以實現其與紙書的互動。通過特定的客戶端掃描童書時可以出現栩栩如生的虛擬圖像,進而與虛擬圖像建立交互。例如借助AR技術,兒童可以看到現實世界的動物在自己的眼前活動,然后通過虛擬的觸摸,動物還可以做出相應的反應。使故事情境更加真實化,讓兒童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在這樣多感官體驗和沉浸式的閱讀方式中,使兒童加深對童書知識內容的理解,同時還可以提高兒童的閱讀興趣,進而達到良好的閱讀目的,加強兒童對圖書內容的主動記憶。
二、AR技術在童書出版領域的運用現狀
在西方國家,AR技術在童書領域的運用已經普及,但是在我國,還存在技術門檻偏高、同質化嚴重、難以推廣復制等問題。AR技術有著廣泛的前景,近年來我國圖書出版單位也逐漸重視研發AR圖書產品。同時,國家對于新媒體文化產業的扶持力度不斷增大,逐年出臺相關政策,為新媒體產業創新和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導向支持。2016年,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公布20個出版融合發展重點實驗室,重點支持出版媒體融合發展,其中多家實驗室的研究方向為基于對增強現實(AR)、虛擬現實(VR)、復合數字出版等全媒體出版和移動出版技術的研究。表1為2019年我國AR童書的出版情況。
從對當前我國童書市場AR技術運用的調查,發現下述幾種現象:第一,AR類童書所占市場份額較少,同質化嚴重,內容也十分簡單,題材主要集中在認讀卡、涂色貼紙類以及科普類童書。我國童書出版還無法熟練并創新性運用AR技術,處在探索與嘗試階段;第二,AR童書價格偏高,我國童書市場中的AR童書因為引進版權或技術投入問題等,價格普遍在百元甚至幾百元,定位成為一種高端產品,這樣昂貴的價格也阻礙了AR類童書的推廣普及;第三,我國AR類圖書主要集中在童書出版領域,因為AR技術可以很好地滿足兒童的好奇心。兒童的知識面較為狹窄,抽象思維能力較弱,通過AR技術向兒童呈現知識更符合其認知規律。西方國家的AR童書技術開發較為成熟,為我們提供了諸多參考。但我國現有的童書出版物中,AR技術的運用與西方國家還是有較大的差別,其中設計較好的產品圖像清晰度與交互體驗都較為合理,但技術運用程度較低的產品只有少部分頁面運用了簡單的AR技術,導致客戶體驗大打折扣,而這部分產品占比較大。
三、AR技術在童書出版領域的運用對策
(一)憑借技術優勢打造優質內容
AR童書中的數字化虛擬圖像的表現形式主要為圖片、音頻、視頻以及動畫等,借助多種可視、可聽甚至是可觸元素為兒童帶來良好的閱讀體驗。所以說,AR童書數字化虛擬圖像設計是AR童書設計的一個重要元素,在設計時,可以將紙質童書中想要展示的主要內容以三維形式進行制作。另外,還可以將靜態的對象制作成動態的視頻、動畫或三維立體化的場景,加深兒童對圖書內容的理解并產生一種沉浸感。除了上述可視化的內容以外,還可以加入一些配合書中文字內容的音效,如咯咯咯的笑聲,轟隆隆的雷聲、嘰嘰喳喳的鳥叫聲等等,這樣可以更加逼真。
AR童書技術優勢明顯,但其可持續發展仍要立足于內容生產,關注兒童的深層次需求,選擇優秀的腳本或成功的IP,打造AR童書精品。AR童書在幫助兒童認知客觀事物方面有著明顯的優勢,比如科普類AR童書就具有較為廣闊的發展空間。此外,在調查問卷中,超過半數的家長希望AR童書能與教育相結合,使其實用功能進一步增強。
(二)重視用戶評價,提供良好體驗
用戶體驗是在需求與動機的驅使下形成的,也是與產品交互形成的體驗。當前,AR童書出版正處在發展階段,若設計拙劣、畫面粗糙或APP存在各種問題,都會影響用戶體驗。AR童書可以借助電商平臺的用戶評價機制或APP的用戶評論,直接獲取用戶體驗與意見反饋,口碑評價不僅會影響AR童書的后續消費,同時還可以為開發者提供改進的思路。基于此,AR童書在開發過程中需要重視精品意識與用戶意識,保持與用戶的溝通互動,認真思考用戶的意見與建議,不斷提升技術水平與硬件性能,減少功能性障礙造成的客戶流失。
(三)構建互利共贏的合作模式
AR童書出版與傳統紙質圖書不同,AR童書涉及選題策劃、腳本創作、技術開發以及印刷出版、圖書營銷等多個環節,在合作過程中如何理順各方關系、達到合作共贏是十分重要的一點。民營出版公司對市場的嗅覺敏銳,善于尋找熱點,營銷手段也十分靈活,但其更注重短期經濟效益;技術提供商涉足原本陌生的童書出版領域時,缺乏優質內容的支持,發展后勁不足;而傳統出版社有著版權的優勢,但在技術層面存在短板。
在AR童書發展過程中,雖然傳統出版社直接研發AR技術有一定的難度,但其可以選擇版權引進。相較于技術研發成本和市場風險來講,引入成熟的AR童書版權不失為一種穩妥的方式。另外,傳統出版社還可以選擇與具有技術研發能力的民營出版公司進行合作,合作方式和合作深度也取決于出版社自身的出版策略。當前,出版界并沒有專門的AR童書行業組織,參與開發AR童書的公司或機構缺乏有效的信息溝通渠道,很多時候都是各自為戰。因此,在AR童書開發的過程中,需要構建分工合理的產業鏈條,使傳統出版社、民營出版公司、技術提供商以及行業外來資本、銷售渠道等密切合作,發揮出各方優勢,使AR童書營銷良性發展,同時實現可持續發展。
四、結束語
結合全文,當前,隨著新媒體的廣泛應用與數字技術的發展,其為出版行業提供了新的技術支持和發展平臺。在互聯網背景下,傳統紙質兒童出版物優勢越來越弱,難以吸引讀者,所以,兒童出版物需要尋求新的發展方向。AR技術符合兒童的認知規律,可以充分調動其好奇心和閱讀興趣,加強兒童對圖書內容的理解和記憶。AR技術在西方兒童出版中的使用已經較為成熟,而在我國還有較大的發展空間。因此,在童書出版中要重視對AR技術的研究,這是傳統童書出版轉型的重要手段。同時,我們也應當注意,使用AR技術不能舍本逐末,過分吸引眼球。應擺正書本內容與技術表現的關系,在打造優質內容的同時,借助AR技術引領童書出版的革命性變化。
參考文獻:
[1]劉暢.注意力經濟視角下的童書營銷路徑優化策略研究[J].出版科學,2019,27(03):86-90.
[2]陳莉,焦素娥.童書移動端借勢營銷的多維態勢、問題與優化策略[J].編輯之友,2018(08):38-43.
[3]賴雪梅,杜都.增強現實在少兒出版領域應用的發展與提升[J].出版廣角,2017(24):17-19.
[4]陳苗苗,趙朝峰.內容供給:制約中國童書“走出去”的關鍵因素分析——以傳統文化繪本為例[J].出版廣角,2019(11).
[5]趙朝峰,陳苗苗.如何占領消費者心智——童書品牌定位的形成機制分析[J].出版廣角,2017(12):13-15.
[6]盧翠.新時期兒童網購閱讀書目現狀研究——基于當當網童書銷售榜[J].文教資料,2017(1):30-31.
[7]張巖,王琳琳,鄧月.中國兒童圖書的海外傳播研究——以亞馬遜美國網站數據為基點[J].出版廣角,2017(2):23-26.
[8]汪全莉,陳邦.英語國家兒童及家庭閱讀現狀與啟示——解讀《兒童及家庭閱讀報告》 [J].圖書館雜志,2019(3):39-44.
[9]宋旭.AR技術在童書營銷策略中的應用研究[J].經濟研究導刊,2017(32):124-125.
[10]李國光.VR和AR在圖書出版領域的應用探析——以教育培訓類圖書和童書類出版為例[J].青年記者,2019(11):91-92.
[11]葉璐.AR童書的市場需求分析與持續發展策略研究[J].編輯之友,2017(2):25-28.
[12]朱金花.童書出版業虛擬現實技術應用分析[J].中國報業,2018 (10):104-105.
[13]崔芳.社區文化建設中新媒體運用研究——以“掌上贛圖”為例[J].圖書館研究,2016(06).
[14]周敏,李一男.虛擬現實技術(VR)視野下的數字出版發展探究[J].科技與出版,2016(06).
[15]張瑞靜,王卉,李金城.虛擬現實技術在出版領域的應用[J].出版發行研究,2015(05).
[16]談國新,郝挺雷.科技創新視角下我國文化產業向全球價值鏈高端躍升的路徑[J].華中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5 (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