鮑麗芬 吳海燕
滾翻是人體基本的活動能力之一,也是生活化場景中人體在“緊急狀態下”的一種常用的自我保護方法。按照動作方法,滾翻類練習可以分為前后翻滾、左右翻滾、生活應用類翻滾。通過此類練習,既可以發展學生的身體柔韌、協調、力量、平衡等素質,增強肌肉力量及時空感,又能提升人在生活應用場景中摔倒時采用翻滾來減少沖擊力,降低受傷概率的自我保護能力。因此,滾翻類練習也是中小學生進行體能練習的手段之一。
一、利用滾翻類練習發展柔韌素質
1.前后團身滾動
功能價值:發展關節的屈展深度,拉伸背部肌肉。
練習方法:練習者在墊上以蹲立姿勢準備,兩手抱小腿,低頭,膝靠近胸部;團身后倒,經臀、腰、肩、頸、頭后部依次著墊子;當頭后部著墊時,練習者兩手壓腿向前回滾,恢復成蹲撐姿勢。
注意事項:前后團身滾動是前后滾翻的基礎性練習,練習前要做好身體各部位的準備活動。練習中,可以采用仰臥,背部著墊,全身團緊成“不倒翁”形象化姿態練習,然后保持此姿態不變,做向前向后連續滾動練習,最后逐漸過渡到團身前后滾動練習。每組練習5~10次,間歇30s,每次練習3~5組為宜,可依據練習者實際情況調整。
2.左右直體滾動
功能價值:發展練習者的柔韌性,增強上肢、軀干側部肌肉力量。
練習方法:練習者直體仰臥在墊上,兩臂上舉。隨身體重心向左右移動,用肩、髖翻轉的力量帶動身體滾動一周,然后向相反方向還原。
注意事項:左右直體滾動練習要求左右滾動連貫,上肢形成穩定支撐,避免挫傷頭部。可以采用兩手抱小腿,連續做向左、向右的滾動練習,再過渡到兩臂上舉,連續做向左、向右的滾動練習。每組練習5~10次,間歇30s,每次練習3~5組為宜,可依據練習者實際情況調整。
二、利用滾翻類練習發展協調能力
以仰臥舉腿為例
功能價值:仰臥舉腿可發展練習者腹部肌群及身體協調性。
練習方法:練習者仰臥于墊上,兩臂伸直分別置于身體兩側,手心向下,兩腿伸直繃腳尖做收腹舉腿動作,當腿舉至與上身垂直位置時吸氣,停頓1~2s后慢慢放下并呼氣,如此反復練習。
注意事項:仰臥舉腿練習要求練習者雙腳并攏,輕起輕落,落下時不得觸碰地面。初練者可先做屈膝上舉或讓同伴輔助固定上肢做仰臥舉腿練習;然后在此基礎上,過渡到兩手握住同伴踝關節,當腿舉起后觸碰同伴舉起的雙手再放下,每組循環往復練習10~15次,間歇30s,每次進行2~3組,可依據練習者實際情況調整。
三、利用滾翻類練習發展靈敏素質
以側滾翻為例
功能價值:側滾翻主要用于閃避和緩沖,起到自我保護的作用,對提升練習者的協調、靈敏和身體的控制能力有較好的效果。
練習方法:身體下蹲,前后腳開立適度,右腳在前,左腳在后,兩手撐地。身體前傾,同時屈臂、低頭、提臀,團身向前滾動。側滾時,用身體的一側按肩、背、臀部依次著墊,迅速折小腿成左腿在上、右腿在上的三角支撐。上體與膝部靠緊,身體慣性向前滾動成蹲立。
注意事項:側滾翻練習,可采用以小墊子為輔助器材,先雙手抱球進行側滾翻,再過渡到雙臂抱緊進行側滾翻練習,每組3~5次,間歇30s,2~3組為宜,可依據練習者實際情況調整。
四、利用滾翻類組合練習發展平衡能力
1.燕式平衡+滾翻
功能價值:此組合練習主要發展單腿平衡中,身體神經肌肉協調控制能力,以及與滾翻的銜接協同能力。
練習方法:練習者單腳站立,兩臂側舉開始,上體前傾,抬頭、挺胸、充分展髖,背部緊張,后舉腿至極限,支撐腿勿彎曲。可先練習劈縱叉和扶肋木的后擺腿,注意抬頭,腰背肌要用力。再進行單手扶器械,做后舉平衡練習,逐漸過渡到手離支撐物的控腿練習。燕式平衡停頓數秒后接前滾翻。
注意事項:練習者在練習過程中控制好身體的平衡,腰腹部、腿部肌肉緊張。先舉腿后上體前屈,用腳掌和腳趾控制身體重心。后腿舉至最高位置時要保持平衡姿勢2~3s。兩腿交替練習,每組10~20s,間歇20s,4~6組。
2.推小車+滾翻練習
功能價值:此組合練習對提高練習者上肢和腰背力量,以及動作之間銜接能力有較好的效果。
練習方法:練習者俯臥,兩臂伸直撐地,身體挺直,輔助者用兩手握其雙踝將其抬起。練習者隨著同伴的前進中爬行,隨機完成滾翻的銜接練習。
注意事項:滾翻練習者要求肩部頂起,手臂挺直,身體不能左右扭動;輔助者在練習者靈活掌握滾翻前主動松手時機,促使動作銜接自然。兩人合作交替練習,每組3~5m,間歇30s,3~5組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