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永烈

到了加勒比海,才知道什么叫遙遠。上海在地球這一邊,加勒比海在地球那一邊。上海是上午9時,加勒比海是晚上9時,時差整整12小時。加勒比海星羅棋布著眾多島嶼,有著許許多多的島國。我走訪了10個島國及地區。其中,最為神秘的莫過于開曼群島。
開曼群島可以用一個“小”字來形容:總面積只有香港的四分之一,人口不過6萬。如此“彈丸之地”,而且是遠海孤島,卻名聲在外:它是僅次于倫敦、紐約、香港和東京的世界第五大金融中心!在這里注冊的公司數量超過10萬家。島上擁有700多家銀行、800多家保險公司和近萬家對沖基金機構......
開曼群島位于加勒比海西北部,由大開曼、小開曼和開曼布拉克3個島嶼組成。大開曼島西南岸的首府喬治敦一片濃綠,到處是椰子樹、棕櫚樹和草地。來來往往的人身穿T恤、短褲。這里年平均溫度27°C,一片熱帶氛圍。我在“開曼歡迎你”的彩色牌子前拍完照,一位皮膚黝黑的出租車司機就過來用英語打招呼。他是本地人,講英語。商定游覽路線及價格之后,上了車。他駕車靠左行駛,因為開曼群島是英國直屬殖民地,沿用英國交通制度。這里柏油馬路平整而干凈,樓宇整齊而富有現代感,以白色等淺色調為主,沒有熱帶國家通常的濃妝艷抹的外墻以及舊房陋屋。一幢幢大樓前,熟悉的國際品牌五星級賓館的招牌從眼前閃過。這里,每年游客超過200萬人次。
出租司機兼職導游,在喬治城西海灣停下了車。我見到一個巨大的海龜雕塑,那里是海龜養殖場的入口處。1503年5月10日,哥倫布率船隊對新大陸進行第4次探險時,發現了開曼群島。當時,他在島上見到許多海龜,便將其命名為“海龜島”。難怪在這里的旅游工藝品商店,我看到許多海龜木雕以及印著海龜圖像的拎包。開曼群島盾徽上方,也畫著海龜圖案。1586年,英國航海家雷克到達該島,把海龜島改名開曼,意即海生鱷魚,因這里也多鱷魚。
海龜養殖場的馬路對面是海豚基地,游客在那里可以下水與海豚“親密接觸”。我還漫游開曼群島海濱。在燦爛的陽光下,白色沙灘顯得格外耀眼,海水如同水晶般清澈無瑕,是潛水、沖浪的極佳去處。
不過,我最關注的還是這個美麗的小島怎么會成為世界金融中心。司機用一句話回答道:“這里是‘免稅天堂!”
原來,1978年,英國皇家法令規定開曼群島永遠豁免繳稅義務。這樣,開曼群島無論是對個人還是公司,都不征收任何直接稅。何況,這里又沒有外匯管制,各種貨幣可以自由進出,也可以在這里自由兌換、交易。正因為這樣,數以十萬計的世界各國公司把注冊地選在開曼群島,其中包括諸多聞名世界的大公司,例如蘋果、微軟、谷歌、英特爾、可口可樂......這么多公司涌向開曼群島,在島上卻不見鱗次櫛比的辦公大樓。原來,在開曼群島注冊公司,只需要向政府繳納一筆注冊費用,并不一定需要在這里擁有辦公室,往往只要有一個掛在開曼群島的信箱地址就可以了。正因為這樣,在喬治城南教堂街上,一座名為阿格蘭屋的5層大樓,竟然是近兩萬家企業的注冊地,成了全世界最“大”最密集的辦公樓。
為什么開曼群島享有免稅特權?據說,在1794年2月8日,10艘英國商船在開曼群島東端觸珊瑚礁擱淺,開曼居民下海奮力搶救,使商船的58名船員得以脫險,內中有英國王子。英國國王為了感謝開曼人,頒令對開曼島居民永遠免除賦稅和征兵。
開曼群島聲名鵲起,每年有那么多游客前來旅游,又收入那么多公司的注冊費。這個小島成了富裕島,人均GDP位居加勒比海地區榜首。
海闊天空,坐擁碧浪,滿目蒼翠,人間天堂,小島給我留下難忘的印象。
(選自2019年5月8日《新民晚報》)
鑒賞空間
本文和《登勃朗峰》一樣,寫的都是異域風情、遠處風光,把讀者帶到了遙遠的異國他鄉,使讀者開闊了眼界,拓展了思維,豐富了內心。
本文作者先用一系列的數字,描述了開曼群島的遠和小;接著,介紹了開曼群島的地理構造及名稱由來;最后,重點闡述了開曼群島成為世界金融中心的緣由。作者特別善于精準表達文意,比如,在講述開曼群島為什么享有免稅特權的故事時,對時間、地點、船只數量、獲救人數均有精確的表達,增添了事件的真實性與現場感。作者的寫作態度和方法,值得我們學習。
讀有所依
1.請用一句話概括開曼群島名稱的由來。
2.從文中內容來看,開曼群島有哪些迷人的風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