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春園
摘 要:地方“兩會”報道是每年各地媒體的年度重要工作任務,也是廣播電視報道創新的一個“大舞臺”,但是隨著新媒體的興起,地方“兩會”的傳播格局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將傳統媒體報道與新媒體報道有機融合進行融合播報成了全新的課題。本文以諸暨市“兩會”為例,從選題策劃、新媒體產品開發、報道追蹤等維度展開探討,試論融媒體環境下地方“兩會”報道的革新路徑。
關鍵詞:融媒體;地方“兩會”;革新;選題策劃
中圖分類號:G2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5079 (2020) 10-0-01
地方“兩會”的報道革新是伴隨著新媒體的發展一路而來的,中央媒體對全國“兩會”的融合傳播深刻影響了地方媒體,筆者所在的諸暨市廣播電視臺也不例外。五年前,諸暨市廣播電視臺就嘗試在諸暨市“兩會”上融入新媒體的報道手段,并且逐年強化。在2020年1月10日閉幕的本次諸暨市“兩會”上,推進“兩會”報道融合傳播成了諸暨市廣播電視臺的重要任務,筆者作為重要參與者,覺得在報道革新路徑上,有以下幾方面可以借鑒。
一、選題策劃環節要注重網絡民意
每年各地的地方“兩會”,都是各地政治生活中的大事,也是很多本地網民關注的熱點。因此,我們在策劃本地“兩會”的宣傳報道策劃方案時就應該充分注重網絡民意,在我們的報道中融入他們的意見建議,并且在傳播形態上得以呈現,體現出融媒體傳播的傳播力。在實踐過程中,我們在制訂本地“兩會”策劃方案時,就明確了要結合新媒體渠道來了解本地網民的關注熱點,然后根據這些熱點來開設專欄報道,以此來深化與受眾的深度互動。同時,我們也策劃邀請網民參與到我們的報道中,說出自己的意見建議,讓來自線上的意見建議轉化為我們傳統媒體端的新聞報道。如我們策劃在今年的本地“兩會”報道中開設《民意“會”報》專欄,方案確定后,我們提前十天通過諸暨市廣播電視臺旗下的《視聽諸暨》微信公眾號發布“兩會你最關心的話題”征集活動,在不到一周的時間里,有852位網民通過郵箱和留言給我們發來了自己關心的話題,我們最后整理出了“全域美麗” “與杭同城” “基層治理” “數字經濟”等網民關注度較高的熱點話題,選取了幾位有代表性的網友進行線下采訪,然后把他們的相關問題帶到本地“兩會”上,提問代表委員和相關的部門負責人,真正打通了線上線下的報道環節,體現了融合傳播的思維,報道在電視端和新媒體端播發后,也得到了受眾的點贊。
二、采編實踐環節要多推融媒產品
融媒體時代,地方“兩會”的相關報道在傳統的廣播電視端已經很難實現大的突破和創新,而伴隨著新媒體技術的不斷更新,關于地方“兩會”的新媒體報道在創新上有了更多的可能。以諸暨市“兩會”為例,筆者所在的諸暨市廣播電視臺專門成立了新媒體產品策劃小組,統籌文字編導、美編、技術的力量進行重點策劃,按照會前、會中、會后三個不同的節點來開發不同的新媒體產品。在實踐過程中,會前我們重點是圍繞過去一年各領域所取得的成績,以及上一年度“十大民生實事”的完成情況,在新媒體平臺上推出了六期的“點贊這一年”的微信圖文產品,每一期的推送閱讀量都穩定在兩萬以上,突破了以往時政類新媒體產品里閱讀量的最高值,而且“粉絲”的留言十分踴躍。而在會中,我們每天充分發揮本臺新聞主播的資源優勢,每天安排新聞主播結合本地“兩會”的節點去拍攝《諸暨“兩會”Vlog》,在五天時間里先后推出了20多條Vlog,其中《諸暨“兩會”Vlog:跟著政協委員開會去!》《諸暨“兩會”Vlog:為了人大開幕式直播,主播小姐姐5點半就起床了,好拼哦!》等多個新媒體產品的閱讀量都在三十萬以上,受到了各方的好評。而在本地“兩會”一閉幕,我們就針對新一年的“十大民生實事”制作了《@所有諸暨人,2020,我們將迎來十項民生實事》的H5產品,通過創意互動的形式第一時間立體播發權威信息,增加了傳統媒體的融合傳播力。
三、后期報道環節要持續網絡跟進
按照傳統媒體的報道模式,在地方“兩會”結束之后,會在報紙、廣播、電視等傳統媒體端推出貫徹“兩會”精神的系列報道,重點聚焦各地各部門如何圍繞《政府工作報告》來推進新一年的工作。而在新媒體端,則很少有報道的后續跟進。因此,在融媒體時代,對于我們來說,地方“兩會”結束后的后續報道也要在新媒體平臺上跟進,確保輿論引導的全覆蓋。
在諸暨市“兩會”的報道方案中,諸暨市廣播電視臺第一次在方案中加入了貫徹學習本地“兩會”精神階段新媒體報道的相關內容,在每天加推各部門、鄉鎮貫徹學習“兩會”精神的動態報道外,邀請一批部門、鄉鎮的一把手走進我們的網絡直播間,讓他們分享如何在新的一年里出臺新的措施來推進工作,并實時與網友互動,將本地“兩會”精神以新媒體語態進行推廣傳播,讓更多的年輕受眾了解其中的內涵所在。同時,我們還在新媒體平臺上發起了各鄉鎮學習貫徹本地“兩會”精神方案的網絡評比,相關的內容也在我們廣播、電視的新聞節目中進行同步傳播,很好地發揮了媒體融合的作用。
綜上所述,在融媒體時代,本地網民在習慣“碎片化”網絡信息的同時,對本地“兩會”也同樣保持著很高的關注度。對于我們傳統媒體來說,應該充分利用媒體融合的契機,在選題策劃環節注重網絡民意的同時推出更多的本地“兩會”新媒體產品,此外在后期報道中也發揮新媒體平臺的傳播作用,將更多的媒體融合思維融入到本地“兩會”的報道中,從而唱響黨委、政府的好聲音。
參考文獻:
[1]張茹.從兩會新媒體技術看媒體融合發展[J].今傳媒,2019(07): 1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