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桂濤 趙玉奇
為促進傳統村落的保護和發展,自2012年以來,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會同原文化部、國家文物局、財政部等六大部門開展傳統村落調查挖掘工作,并經過傳統村落保護和發展專家委員會評審認定并公示,先后分5批共6819個具有重要保護價值的村落被列入中國傳統村落名錄,標志著我國已成為世界上規模最大、價值最豐富的活態的農耕文明聚落群。
然而社會各界對傳統村落保護的要求和期待越來越高,傳統的保護方法難以滿足人們的新需求。因此,基于計算機技術信息科學的數字化保護手段應運而生。數字化技術不僅僅是一次技術變革,更是一次思維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更新。在此背景下,建設動態的傳統村落數字博物館,不僅是一種新的保護思考范式,而且改變了傳統的保存方式與展示形式,同時作為開放式、專屬式的數字平臺,更有利于傳統文化的傳播,更有利于公眾了解傳統村落本土文化。
2017年,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意見》,將中國傳統村落保護工程列為主要項目之一,并提出積極推動傳統村落數字化工作。同時,住房城鄉建設部辦公廳印發《關于做好中國傳統村落數字博物館優秀村落建館工作的通知》(建辦村函[2017]137號),正式啟動中國傳統村落數字博物館建設工作。通過傳統村落數字博物館的建設,對提高村落地位、擴大村落影響、推動村落保護發展也具有重要意義。
目前,中國傳統村落數字博物館完成了一期開發建設任務和165個村落建館工作,并在2018年4月28日正式開通上線。在2019年又順利完成211個國家級傳統村落數字化建設,作為第二批村落單館入駐中國傳統村落數字博物館。截至目前,中國傳統村落數字博物館村落單館數量共計376個,分布在31個?。ㄗ灾螀^、直轄市),其中安徽省入館數量最多,北京市入館占比最高。中國傳統村落數字博物館開發建設單位為國家住房城鄉建設部。受住房城鄉建設部委托,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將持續負責技術支持及運營維護工作。
傳統村落保護工作從最初摸底調查、評選到建檔、編制傳統村落保護發展規劃和各地方政府頒布的相關政策,到現在傳統村落數字博物館的建設,傳統村落保護工作正在一步一步實現、并不斷發展進化。
傳統村落數字博物館是世界了解中華文明的重要窗口近年來,網絡科技技術(如大數據、互聯網+、App應用等技術)發展迅速,數字化保護方式越來越受到重視。2017年以來,我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已全面推動傳統村落數字化工作,做好傳統村落數字博物館的建設已迫在眉睫。對現存傳統村落進行數字化保護是一次技術革新也是一種新的思考范式,能更好解決保護過程中很多現實無法解決的問題。建立數字博物館,用大數據系統整理村落格局、歷史文脈等資源,推動傳統村落更好發展。
中國傳統村落數字博物館分總展館、村落單館及全景漫游手機客戶端三大部分??傉桂^設村落、地圖、專題、特展、活動、文創、關于等主要欄目,以及提供村落館(以地圖形式提供直接檢索)、村落推薦(推薦特特色的傳統)、傳統建筑、物質文化遺產、資訊、名錄、政策法規、學術等重要欄目(圖1)。村落單館設31?。ㄗ灾螀^、直轄市)選項供選擇(圖2),各村落則以全景漫游、三維實景、圖片、文字、視頻、音頻等多種形式全方位展示中國傳統村落的獨特價值、豐富內涵和文化魅力。全景漫游手機客戶端以行政區劃分類,收錄165個建館中國傳統村落的360全景漫游,開通實時點贊、分享功能,讓用戶隨時隨地輕松體驗漫游傳統村落。


第一批共有165個村落單館上線,全部為精品館標準。2019年度第二批單館增加了標準館類型,與精品館的區別在于數據資料增加了音視頻、360全景漫游、三維實景等多種表現形式,進一步增加村落館的視覺效果。村落可根據自身條件選擇建館標準,后期也可從標準館升級到精品館。
各村落建館填報首先需要登錄申報系統,賬號經由各省住房城鄉建設主管部門下發,之后進入操作平臺,可自主選擇建設標準館或精品館。然后按要求申報分別填報村落概況、村落歷史、自然地理、選址格局、傳統建筑、歷史環境要素、生產生活、非物質文化遺產、民俗文化、村志族譜、交通導覽十一個方面數據內容。填報數據內容確保真實、準確,兼具趣味性和實用性。最后申報材料通過此平臺向縣級申報,縣級對此材料進行初審,并將合格的建館村落材料通過申報系統推薦給省級部門進行審核,從而完成了傳統村落數字博物館申報的整個流程,實現了申報相關工作的電子化流程。合格的建館村落將統一安排上線,以實現資料共享。

進入中國傳統村落博物館首頁(網址:http://www.dmctv.cn)即可按地區查找,也可直接進入村落單館查找。以貴州省銅仁市石阡縣國榮鄉樓上村為例,進入樓上村單館,可以看到全景展示、歷史文化、環境格局、傳統建筑、民俗文化、美食物產和旅游導覽等七大欄目,每個欄目下又有細分。選擇感興趣的欄目單擊進入便可以細細觀賞、研究。專家學者、旅游愛好者等眾多群體可以借此平臺關注我國不同地域的美麗田園風光,同時也可以在使用過程中提出寶貴意見。
中國傳統村落數字博物館是百科式、全景式傳統村落展示的數字化平臺,也是傳統村落學術資源的交流平臺。數字博物館可實現跨地區不同的傳統村落數字化,它資源豐富、美學視角獨特,對于專此類的學者、旅游愛好者等不同群體,可以通過它了解我國不同地域村落的風土人情、了解中國地區獨特的農業技術、建筑風貌、傳統文化等具有重要意義。
傳統村落數字博物館讓觀覽者足不出戶欣賞到天南海北的村落美景與文化我國地大物博,傳統村落分布廣泛,如何能走的完?唯有借助互聯網的力量,通過登錄中國傳統傳統村落數字博物館網站,就像網上沖浪一樣,讓您足不出戶猶如身臨其境般欣賞到天南海北的傳統村落風貌與文化。
截止目前網站共上線376個傳統村落,對觀覽者而言,通過網絡就可以接觸到那些平時不曾有機會游覽的傳統村落。加深了普通民眾對傳統村落的了解,提升鄉村地位,有助于鄉村經濟復蘇,帶動地區經濟,使傳統村落可持續發展。


城鎮化浪潮裹挾下傳統村落的消亡速度加快,有效應用數字技術保護傳統村落是一種有效方式。同時借助大數據、互聯網等技術手段,加強對傳統村落文化的挖掘、保護、傳承與傳播,在當前尤為重要與迫切。讓科技助力文化傳播,運用技術力量賦能中國傳統文化。當前,手機已成為多數人曬美食、曬生活的重要工具,幾乎人人離不開手機,這個時候,文化傳播顯得尤為重要。通過數字博物館客戶端,用戶可以在家體驗傳統村落的美景風貌,其花草樹木、山山水水等都能展現在眼前,猶如身臨其境、無縫流暢地體驗村落原生態的景象。
數字博物館的建設,將傳統村落完整信息數據化,并進行信息資源共享,有利于公眾深入了解傳統村落的本土文化,有利于增強我們的文化自信、文化自覺,更有利于增強我們的民族自豪感,實現文化強國。
(編輯/侯幫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