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瑩
摘? 要:現代經濟社會飛速發展,科學技術突飛猛進,使新媒體應運而生。新媒體與傳統媒體相對,其數據傳播的速度更快,對新聞采編人員提出更高要求。本文將具體探討新媒體環境下新聞采編人員工作能力提升的路徑,以期為有識之士提供參考。
關鍵詞:新媒體;新聞采編人員;工作能力? ? ? ? ? ? ? ? ? ? ? ?中圖分類號::G222.1?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導語
新媒體是在互聯網繁榮發展背景下出現的,互聯網為新媒體搭建了平臺,使媒體行業邁上了新的發展臺階。與傳統媒體相比,新媒體的傳播速度加快,傳播質量提升,新聞采編人員肩扛重任,需要提升專業素養、思想道德素養等,提高新聞編輯工作效率。
1.新媒體背景下的新聞傳播概述
互聯網技術不斷普及,網絡信息數據呈現爆炸式增長態勢。信息資源日益豐富,人們接收信息的方式更加多元。[1]新媒體具有無與倫比的優勢,其滿足了受眾的信息檢索需求,當代人已經形成了在休息時間翻閱手機、瀏覽信息的習慣。網絡信息良莠不齊,且真假難辨,需要對其進行精確判斷。重復信息較多,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受眾的閱覽體驗。新媒體背景下的新聞信息傳播速度更快,輻射范圍更大,逐步打破了時間與空間的局限。當下發生的事情,可能在幾分鐘就已經廣為人知。現代社交APP越來越多,包括微信、微博等,這些軟件都加速了信息的傳播速度,使用者可以在第一時間接觸消息、發布評論等。用戶轉發使信息快速傳遞,信息分享難度大為降低。新媒體改變了新聞的傳播方式,打破了傳統媒體的桎梏,實現了信息的雙向輸送。傳統媒體大多只允許信息單向傳遞,受眾處于被動地位,只能接收信息,不能對信息進行快速回復,表達自己對新聞事件的觀點。新媒體彌補了傳統媒體的這一缺陷,其為雙方交互提供了機會。受眾的主體地位更加明確,其可以在網絡平臺上留言,表達自己對新聞信息的所思所想。在社交軟件中,人們不僅是信息的接收者,也是信息的傳遞者。人們可以自由表達意見,可以發表獨到見解。[2]在交互過程中,人們的日常生活得到豐富,用戶之間的信息互通得以實現。
當然,新媒體時代的新聞傳播也存在問題。在新聞傳播過程中,傳統媒體對信息進行了反復確認,保證了新聞信息的準確性、真實性、及時性。新媒體新聞傳播具有簡單化特征,簡化了傳統媒體的信息加工步驟,導致信息傳播亂象叢生。很多軟件充斥虛假信息,混淆了受眾的視野,影響了受眾對真實事件的判斷。如何應對新媒體所帶來的挑戰,提高新聞信息的采編質量,成為新聞采編人員關注的重要問題。在新的時代背景下,人們的思維方式發生變化,當代人渴求在短時間內接收信息,且對新聞報道提出了更高的質量要求。新聞采編人員要順應時代的發展變化,滿足受眾的現實需求,對新聞信息進行多角度、多方面挖掘。[3]
2.新媒體發展對新聞采編工作的影響
2.1對從業人員的影響
新媒體發展對新聞采編從業人員產生重要影響,新聞采編人員要把握新媒體發展機遇,不斷增強采編工作能力。一方面,新聞采編人員需要具備較強的信息收集能力,在短時間內收集信息、處理信息,對新聞信息進行高效編輯,增強新聞信息的可讀性。另一方面,新聞采編人員需要具備較強的包裝能力,對電視節目進行精細包裝,使節目呈現全新風貌,豐富觀眾的視覺體驗。為了完成工作目標,順利達成工作目的,新聞采編人員應該全程參與到新聞制作之中,并與觀眾進行有機互動,采納觀眾提出的意見和建議。[4]從整體上來看,在新媒體蓬勃發展進程中,新聞采編人員不僅要提升專業素養,且要提高綜合能力,成為時代所需的全面發展型人才。
2.2對采編理念的影響
新媒體變革了新聞傳播方式,對采編理念產生影響。大數據具有重要意義,新聞采編人員要分析大數據技術的特點,挖掘大數據技術的價值,依靠大數據技術完成采編工作。數據能夠創造巨大生產力,作為新聞采編人員要變革傳統的工作理念,對新聞采編工作進行重新定位。為了迎合時代需求,提高采編工作質量,新聞采編人員可以應用大數據技術預測事物的發展,洞察事物的走向。在實踐過程中,新聞采編人員要開展預測性評論,提高報道質量,深層次推進采編理念變化,助力采編工作的發展。[5]
3.新媒體環境下新聞采編工作的特征
3.1內容復雜豐富
在新媒體環境下,新聞采編工作出現了諸多變化,作為新聞采編人員,需要把握采編工作的變化,靈活應對這些變化。在傳統媒體時代,新聞采編工作具有規范化特征。新聞采編人員要遵循采編工作流程,嚴格按照采編步驟開展實踐。新媒體出現后,新聞采編工作步驟被簡化,新聞采編內容更加豐富,也更加復雜。現代信息技術突飛猛進,互聯網的應用范圍更加廣泛。新媒體依托互聯網,進入到了人們的視野之中,改變了人們的信息接收方式。各種各樣的信息充斥受眾視野,這些信息內容龐雜,體量較大,加大了新聞采編人員的工作難度。對于良莠不齊、真假難辨的信息,新聞采編人員要提升自身的觀察能力、信息挖掘能力,在短時間內判斷信息真假,收集有效信息。[6]同時,新聞采編人員要提升自身的實踐能力,生成信息庫,挖掘受眾興趣點,使新聞信息更加貼合受眾的認知需求。
3.2主體發生變化
新媒體使新聞采編的主體發生了變化,新聞采編工作可以依托網絡平臺實現。在傳統媒體時代,從事新聞采編工作的人員專業能力較強,大多經受過新聞采編培訓。在新媒體環境中,新聞采編主體得以擴展,很多媒體平臺參與進來,和新聞記者共同開展采編工作。值得注意的是,部分平臺專業性不強,相關采編人員并未嚴格遵循工作章程,保證新聞信息的真實性、有效性,導致新聞信息質量較差,受眾并不買賬。
3.3形式更加多元
在傳統媒體環境中,新聞采編人員要了解與新聞事件相關的其他信息,然后再確定采編形式。根據整合后的信息,新聞采編人員可以采用面對面交流方式,也可以選擇事件跟蹤報道方法。新媒體出現之后,采編形式的多樣化特征更加明顯,新聞采編人員可以應用移動設備對新聞素材進行拍攝記錄,根據素材內容確定采編形式。
3.4綜合特征明顯
新媒體發展并不具有孤立性,其與傳統媒體存在相通之處。當前,媒體之間的融合更加緊密,傳統媒體與新媒體水乳交融。[7]新媒體彌補了傳統媒體的不足,傳統媒體具有新媒體不可替代的優勢。新聞采編工作不僅要體現新媒體的技術優勢,還需要借鑒傳統媒體的工作方法,體現不同媒體的特色。作為新聞采編工作人員,要將著眼點放在節目上,為節目創造良好的采編條件,吸引更多觀眾的注意力。
4.當前新聞采編工作存在的不足之處
4.1創新能力不足
新聞采編人員是新媒體發展的中流砥柱,想要推進新聞媒體行業的變革,必須增強新聞采編人員的專業能力。對于新聞采編人員而言,創意能力的培養十分關鍵。近幾年來,很多新聞事件都體現了創意策劃的重要性,新聞采編人員擔負著電視包裝和短視頻制作等任務,需要以點帶面地高效完成工作,發揮新聞采編的實效性。優秀新聞采編能夠產生巨大的影響力,電視包裝可以形成強大的輿論效果,吸引受眾的廣泛注意。作為新聞采編人員需要把握電視包裝的技巧、新聞采編的要領,并立足獨特視角,找到新聞消息的切入點,對新聞的主題、結構等進行深入剖析。新聞采編人員要從他人未曾考慮的角度提煉他人未曾考慮的內容,形成獨家報道等,體現其獨具匠心。當前,很多新聞采編人員缺乏創新能力,創意策劃經驗嚴重匱乏。這些新聞采編人員沒有形成充分預案,對新聞主題、內容、形式等進行全盤考量,導致新聞采編質量偏低。[8]
4.2思考能力不足
在新媒體背景下,各種新聞信息交織,信息傳播速度大大加快,且信息生產者數量不斷增多。過去人們依靠傳統媒體,通過電視、廣播等獲取信息。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人們更加青睞互聯網,微博、抖音、微信等成為人們獲取信息的重要平臺。單一文字信息逐漸退出歷史舞臺,圖像信息、文字信息的整合力度不斷加強,新聞采編人員要增強思考能力,融合有效信息,豐富新聞內容。當前,部分新聞采編人員并未踐行個人的工作責任,理解不同類別新聞媒體的報道形式,捕捉不同類別新聞媒體報道形式的優勢特點,在工作過程中融入自己的所思所想,滿足受眾的現實需要。一些新聞采編人員沒有對網絡信息進行有效篩選,對網絡信息資源進行優化編輯和科學處理,導致新聞報道質量較差,群眾反響效果甚微。思考能力的欠缺反映了新聞采編人員專業知識的匱乏,部分新聞采編人員并未遵循工作規律,建構完整的專業知識體系,無法迎合行業發展的需求。
4.3責任意識薄弱
新聞采編人員擔負著重要的工作任務,需要為受眾提供真實可靠信息。很多新聞采編人員責任意識薄弱,在新聞編輯過程中過分在意新聞的閱讀量、新聞的轉發評論量等,以博取大眾眼球為主,并未對新聞信息進行審核。[9]這些新聞消息發布出去后,的確在短時間內吸引了大眾的注意力,但不利于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穩定社會發展秩序。一些新聞充斥暴力信息、色情信息等,導致受眾對新聞媒體產生誤解。
5.新媒體環境下新聞采編人員工作能力的提升路徑
5.1實現采編工作轉型
在新的媒體環境下,應該加快新聞采編工作的轉型。新媒體擴展了人們接收信息的渠道,豐富了人們的信息選擇。想要吸引更多受眾的注意力,新聞采編人員需要善于思考、勇于創新,以全新視角審視新聞事件,帶領受眾解讀新聞消息、理解新聞內容。創新能力的增強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長期的積累過程。作為新聞采編人員,應該醞釀創意觀點,并對創意觀念進行論證,將其充分應用到新聞報道之中,通過實踐檢驗效果。新聞采編人員要加快采編工作的轉型,凸顯采編工作的創新性特點。創意點子應該在報道之前生成,新聞采編人員要對作品進行嚴格把關,根據新聞資源的變化補充最新信息,并不斷調整新聞主題、新聞形式等。[10]
5.2提升采編專業技能
專業能力的增強勢在必行,新聞采編人員的專業素養直接關系到新聞報道的質量,其專業素養越高,新聞報道效率越高,因此,要促進新聞采編人員的自我成長。在新媒體時代,新聞報道的方式方法、新聞報道的基本流程、新聞報道的基本理念等都發生了變化,作為新聞采編人員,應該捕捉媒體行業的新變化,學習更多新聞采編知識,并在實踐中驗證知識、收獲知識。正所謂“術業有專攻”,新聞采編人員想要提升專業技能,應該從多個角度出發,體現采編工作的專業性。一方面,新聞采編人員要了解現代技術的應用,遵循新聞傳播規律,在電視包裝和短視頻制作過程中采用高科技與新方法;另一方面,新聞采編人員要樹立終身學習理念,繼續學習新聞采編領域的新知識,豐富自己的理論體系,更好地適應新聞采編工作需要。
5.3促進媒體資源整合
新媒體和傳統媒體各有優點,以新媒體為例,新媒體加快了信息傳遞速度,豐富了新聞報道內容,滿足了受眾的現實需求,豐富了受眾的情感體驗;傳統媒體擁有忠實的受眾群體,新聞報道更具真實性和可靠性,采編工作流程更加科學。雖然新媒體蓬勃發展,但其并不意味著傳統媒體會走向消亡。[11]傳統媒體有著新媒體無法取代的優勢,新聞采編人員應該充分認識到這一點,繼承和發揚新媒體、傳統媒體的優勢。新聞采編人員應該對媒體資源進行充分整合,更好地適應采編工作的變革。首先,新聞采編人員應該開拓線上工作渠道,利用微博平臺、微信平臺等收集信息、整合信息;其次,新聞采編人員應該參與到采編平臺的創設之中,實現新聞采編工作一站式服務;最后,新聞采編人員應該遵循采編工作科學流程,按照采編步驟循序漸進地開展具體工作。
5.4提升職業道德素養
新聞采編人員應該具有好的職業道德,主動承擔社會責任。新媒體以互聯網為依托,互聯網中的信息良莠不齊,會迷惑受眾的雙眼,使受眾產生認知誤差。新聞采編人員需要應對來自新媒體環境的挑戰,對信息進行科學辨別,提取有效信息和真實信息。在采編工作中,新聞采編人員要秉持客觀態度,以職業道德審視信息,判斷信息是否具有加工意義。新聞采編人員需要考量信息的真實性,保證新聞事件還原真相。無論是在電視包裝中,還是在短視頻制作中,新聞采編人員都應該堅持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體現真善美與正能量,將不良輿論扼殺在搖籃之中,從而穩定社會秩序,促進社會可持續發展。
結語
綜上所述,現代科技突飛猛進,使新媒體應運而生。新媒體與傳統媒體相對,改變了人們接收信息的方式,便捷了人們的現實生活。新媒體以互聯網為依托,具有信息海量、互動性較強的特點,其對新聞采編人員提出了更高要求。新聞采編人員承擔著重要的工作任務,應該立足新媒體時代大背景,實現采編工作轉型,提升采編專業技能,促進媒體資源整合,提升職業道德素養。
[1]蔡劉明.探究媒體融合時代廣播電視新聞采編工作的創新途徑與方法[J].科技傳播,2020,12(2):42-43.
[2]郭裕嬌.融媒體時代傳統媒體編輯記者技能與素質培養分析[J].西部廣播電視,2020(1):158-159.
[3]陸倩.利用新媒體提升電視臺新聞采編工作質量路徑探討[J].西部廣播電視,2019(24):130-131.
[4]宋晶.探析論媒體融合時代廣播電視新聞采編工作的創新途徑[J].中國有線電視,2019(12):1365-1367.
[5]錢程.“互聯網+”時代下廣播電視新聞采編新特點及應對策略分析[J].傳播力研究,2019,3(35):158.
[6]王寧.解析新媒體環境下電視新聞采編策劃特點及創新措施[J].傳播力研究,2019,3(34):140.
[7]季雪旎.新媒體時代下新聞采編能力的自我培養及提升策略[J].新聞研究導刊,2019,10(21):145,147.
[8]王宏.新時期如何提高廣播電視新聞采編人員的綜合素質[J].傳播力研究,2019,3(32):130.
[9]張艷.淺析“互聯網+”背景下廣播電視新聞采編特點及策略[J].傳播力研究,2019,3(31):117-118.
[10]龐雅娟.變化、挑戰與重塑:試論融合新聞中采編人員的角色轉型[J].新媒體研究,2019,5(14):75-76.
[11]金波.全媒體時代地方電視采編人員“全媒體化”的培養思路[N].貴州民族報,2019-08-21(B03).
作者簡介:項瑩(1978-),女,山東省濱州市人,本科,副高級,濱州電視臺新聞中心新聞制作部主任,研究方向:電視節目包裝和短視頻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