駱陽 崔婷婷
摘? ? 要:隨著技術的普及,人民的娛樂項目越來越豐富,對設施的文化內涵要求也越來越高,每一座城市的文化歷史、風俗趣事都是歷史沉淀的瑰寶,在新時代下,借助VR技術,關注游戲的新鮮性和更迭性,充分發揮VR技術手段帶來的沉浸感、存在感,場景的還原度,守護地方文化。
關鍵詞:地方文化;VR游戲;沉浸感
一、無線構想的虛擬世界
在虛擬的世界里,只有想不到,沒有看不到,有報告分析指出在5G的助力下今年VR游戲將會出現井噴式增長。但究其根本根本,我們需要用VR來成為一個工具,成為我們的幫手。現在市場上大部分的VR產品是在游戲、旅游、地產、培訓、醫療這些行業。在高校中開展虛擬現實專業或是方向,我們通過3Dsmax、Maya教會學生如何去做模型,通過場景設計、視聽語言教學生如何表達想法,通過UE4、U3D教學生如何做交互,不僅需要教會學生會用,會做,還要教會學生怎么產出原創作品,服務地方,服務社會。
二、當VR與地方文化融合
2017年國家文化部印發《文化部“十三五”時期文化產業發展規劃》,明確指出用虛擬現實、增強現實等技術提升文化科技自主創新能力和技術研發水平,推動虛擬現實游戲等新業態發展。區域的進步有賴于文化的貢獻,文化的貢獻包括文化產業的強大的推動力。在安徽,有具有代表性的江淮文化和徽文化。一個地方的特色,我們需要去挖掘方言、民歌、傳說故事、生活習俗、地方志、遺址中的種種足跡才得以了解,現代人了解一個地方,大部分是去網絡搜索,很多傳統的習俗、食物已經在現代社會銷聲匿跡,很多當地的風俗故事已經沒有幾個人說的清。地方文化需要我們去保護、傳承、弘揚、發展,VR可以使博物館變得更有趣、可以使書變得更生動,讓人樂在其中,通過“游戲體驗”的形式了解地方文化。
三、迎接挑戰占據先機
近年來 ,國民經濟發展迅速 , 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 很多家庭都體驗過VR產品,還有很多玩家會購買設備進行娛樂。英國媒體研究表明,到2022年,全球 AR/VR消費的1/5將來自中國市場。在主流視頻播放器上我們都可以找到VR的片源。VR 技術可以使景點的風景 , 文化遺產將直接呈現在用戶的眼中,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了解文化。
教育部印發的《教育部關于進一步推進職業教育信息化發展的指導意見》中提到加大虛擬現實、增強現實的新技術的運用,體現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學結合、知行合一等職業教育特色。除此之外,國家近幾年發布了多項和虛擬現實、文化創意產業的政策,與市場上其他和文化產業相比,VR對地方區域特色文化的支撐相對滯后,開發較少。
四、以VR游戲為載體,以“大湖名城創新高地”理念為中心,展現地方文化特色
(一)VR游戲的特點
虛擬現實技術具有多種特性,能夠使我們發生視覺、聽覺、力覺、運動感知,甚至有觸覺嗅覺,所以具有綜合的多感知性特征。除此還有存在感,由于技術的發展,近幾年虛擬現實的用戶體驗越來越好了,設備也越來越多元,越來越輕便,我們在一個虛擬的三維空間里,眼前只有眼鏡里面的景象和音響發出的聲音,我們會覺得自己真實存在于這個場景里,如果周圍太過于嘈雜或是脫離了定位器追蹤的范圍之內,就會瞬間喪失這種感覺。為了讓人有更好的體驗,我們會讓周圍的燈光暗下來,盡可能的塑造一個安靜的環境,除了這些條件,還需要我們在做場景的時候,注意分辨率以及人物等其他模型的真實性,特別是動作的銜接,只有關注細節才能營造真實的世界。當我們搭建好一個環境后,我們需要一位解說員,先大體介紹一下玩法和游戲故事背景,保證玩家的體驗的時候潛意識里知道自己在什么環境背景下在做一個什么樣的人物,以及我們的整個游戲環節中手柄怎么樣去操作,當然,也可以直接以交互文本的形式告知對象。
提到VR作品,最重要的一個關鍵詞就是“沉浸感”,體驗者能夠感知自己存在一個虛擬場景之中,如何真的讓他沉浸在這里面呢,我們需要流暢的交互體驗和真實的外部環境。在我們最開始接觸到VR的時候,很多人都有體驗過在一個高高的樓頂上,我們走過獨木橋去解救小貓。塑造這個場景首先我們需要去設想會發生什么,我們抬頭會看到藍天,我們低頭會看見已經比火柴盒還小的汽車和行人,我們的前方有個筆直的木板橋跨國兩座高樓,盡頭是一只正在發出微弱聲音的貓咪。這是我們的模型要素,我們感受自己在樓頂,樓頂有呼呼作響的風,我們踩上木板橋會覺得搖搖晃晃好像一不小心就會掉下去。這時我們要借助外部環境幫助體驗者達到沉浸感,我們在現場放置一塊并不平穩的木板橋,指引他走上去,音響里發出大風的聲音同時轉動風扇,營造有風的感覺,天上時不時有只小鳥飛過感覺正迎面撞來,一旦沒有踩準需要有失重墜落的畫面。在短短幾分鐘時間,多維度的塑造出一個“真實的世界”,讓體驗者相信自己的的聽覺視覺觸覺,把自己置身其中。
VR游戲也是一種游戲,是游戲就需要有參與感,互動感,我們常規看到的游戲分為休閑益智類、經營策略類、體育競速類、棋牌桌游類、動作射擊類、角色扮演類等。通過搜索貼吧和查看VR游戲排行榜,我們可以發現消費者更加喜歡冒險和射擊類的游戲,并且以第一人稱視角參與的居多,這說明消費者很關注互動感強烈、制作精良,容易有成就感的游戲。冒險和射擊游戲我們需要突破重重關卡,難度也循序漸進,更能滿足人性的需求。我們去看位于排行榜前列的《上古卷軸5VR》的評價時,很多消費者表示分辨率不夠清晰,畫面略顯粗糙,但為什么還有很多人去玩呢,拋去本身游戲品牌的效應不說,它有著PC版無法滿足的真實的沉浸感。我們可以觸碰里面的一草一木,我們與NPC的交流,這種互動比我們對著一個電腦屏幕點擊更加真實。
(二)將地方特色融入VR游戲
在合肥市巢湖地區,一直流傳著“陷巢州長廬州”的故事,在當地也有一部大型古裝廬劇《陷巢州》,廣為上演,影響深遠。依據巢湖市旅游局所編的《魅力巢湖》一書所言,這里有座巢州城,城東有黃姓大戶人家幾兄弟無惡不作。一年久旱,黃家趁機敲詐,一天小白龍途經巢州,不忍這么多人被干旱奪去生命,甘冒風險施法降雨。玉皇大帝震怒,把小白龍擊落凡塵。黃家幾兄弟聽說吃了龍肉就會長生不老,把小白龍的龍肉剝光,百姓又敢怒而不敢言。等他們揚長而去,焦姥和她的女兒,把小白龍的骨頭拼湊起來,又用龍皮包好,抬到白龍潭邊,經過九九八十一天,小白龍死而復生。一日,小白龍托夢給焦母,感謝救命之恩,并說巢州這個地方陷落為湖,讓這附近居民免受旱災之苦,并要淹死黃氏幾兄弟為民除害。要焦氏母女日日到城隍廟門口查看,石獅子眼睛變紅,巢州就要陷落。一日石獅子果然眼睛變紅,焦氏母女奔跑呼喊百姓出城,黃氏兄弟果然被濁浪吞噬,焦氏母女為救百姓未能逃出,淹死水中,小白龍施法讓她們化作姥山和姑山兩山相對,屹立水中。
依據這個傳說故事,結合HTC VIVE的游戲體驗,改編成一個村民守衛村莊對抗黃氏兄弟,進行反抗的游戲,恰如其分地將本土傳說和現代科技進行融合,把古老的故事借助前沿的VR交互技術進行表現,大家在玩樂中接受本土傳說文化的熏陶。
操作方法按照(1)啟動軟件;(2)根據故事導入及語音提示,服務端開啟服務,并等待玩家加入;(3)村莊有三個大門,大門上即為崗哨,兩兩配合在同一個崗哨上守衛大門,三個崗哨之間也可以有限地互相幫助;(4)玩家加入后,左手柄變為弓,右手柄變為箭,可擬真搭弓上箭,拉開弓后松右手箭射出;(5)玩家各自在自己的崗哨上等待敵人攻擊;(6)敵人從不同的路徑智能產生,朝著村莊的三個大門奔來;(7)大家分別用弓箭射殺惡霸的狗腿子和惡霸頭目本人,三個門的敵人數量有所不同,相互之間可以互相幫助;(8)若敵人攻破大門,游戲失敗,若村民射殺完所有敵人則引入后續劇情。
總結:在游戲中我們首先獲得任務,在了解了故事背景后有著帶入感去了解游戲任務,然后進行任務,射擊類游戲是容易讓人有獲得感的游戲種類,最后是完成游戲。游戲本身具有著新鮮性和更迭性,需要根據市場根據技術不斷更新,在合肥環巢湖地區,有著很多民俗風情、民間傳說、名人軼事,通過不斷開發,以VR游戲為載體,不斷拓展地方文化的深度,讓更多的人了解這座城市,讓歷史故事通過獨特的形式進行傳播、保留。
參考文獻:
[1]趙文琪.紅色文化與VR技術融合開發可行性調研.[J].智庫時代,2018(12):123-124.
[2]李樊.基于虛擬現實技術的3D游戲場景設計研究[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9(02):194.
[3]劉偉文.VR在游戲開發課程的應用[J].廣東教育:職教,2017(4):96-96.
[4]巢湖市旅游局 巢湖旅游文化叢書編委會.魅力巢湖[M].黃山書社,2012.
校級重點人文社科科研項目,名稱:地方傳統文化在動畫劇本改編創作的應用研究,編號:202014SKA023。
校級重點自然科學項目,名稱: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藝術存的特色發展路徑-以安徽崔崗藝術村為例,編號:202014SKA021。
校級質量工程項目,名稱:虛擬現實校企合作實踐基地,編號2019SJJD001。
作者簡介:駱? 陽(1989—),漢,安徽合肥人,碩士,講師,研究方向:數字媒體;
崔婷婷(1984—),女,安徽合肥人,碩士,講師,研究方向:藝術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