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原 西北師范大學
阿卡貝拉,意大利語是A cappella,中文是無伴奏合唱。近年來,經過改編的阿卡貝拉作品以其獨特的演唱方式,與現代審美需求相契合,越來越受到青年人的喜愛。高校中的阿卡貝拉樂團也如雨后春筍,相繼誕生。筆者在純人聲阿卡貝拉團隊“七磁”排練的過程中,常常牽扯到各種變化音,大小度數的變化,使之出現聲部間不和,沒有團隊合作性的問題,故提出解決阿卡貝拉排練時的音準問題。
音準的訓練都是最基本的訓練,也是最難的訓練。阿卡貝拉無伴奏合唱的演唱主要依靠音準來烘托它的優美性和旋律線條的動聽感。阿卡貝拉的音準主要包括兩個部分:和聲音準和旋律音準,這兩個部分的音準缺一不可,必須同時存在。只有單個音準確,才能決定樂曲的旋律音準。可見在阿卡貝拉的排練及演唱中,音準非常重要,它需要我們長時間的聽辨、熟記。從某一方面來說,音準更像是一種感覺,一種抽象概念,無法通過體驗感受到,富有抽象性,所以摸不到、看不到的音準必須通過聽覺器官一遍遍的感受,認知,訓練才能準確掌握。
音準是音樂藝術的生命線,一切樂音都是建立在一定音高基礎上的音群。音準在音樂中有著不可或缺的作用,一首好的作品,沒有音準就不存在觀賞性。同樣,一個團隊中沒有音準就不能談到團隊合作。它就像一個階梯,連接各個聲部,在阿卡貝拉排練的過程中,每個隊員都要牢牢把握音準,有良好的音高概念,才能演唱出優美、動聽亦或是有動感的旋律。
在一首阿卡貝拉作品中,節奏越繁瑣,變化越頻繁,音準就越不好把握,越不穩定。因為阿卡貝拉的演唱沒有音樂伴奏和固定音高,這就需要演唱者既唱好音準,還要顧忌多變的節奏,如果演唱團隊經驗不足,演唱水平不高,常常會顧此失彼。所以當遇到一首作品時,先從節奏入手,分析節奏、掌握節奏、了解節奏的特點,節奏解決了,音準通過練習也會迎刃而解。
例如筆者排練的曲目《Say something》,運用了大量的空拍且節奏多變,當休止幾拍后接唱,原有的音準就極容易偏低或者音準偏離。
譜例1:
速度上,以《Say something》為例,這首歌是6/8 拍,該作品中低聲部音區偏低,力度記號為弱,當演唱者中低聲部唱歌狀態不夠積極,氣息支持不夠,發聲器官過分松弛就會明顯出現聲音偏低現象。相反,在曲目《愛要坦蕩蕩》中,作品的速度過快,演唱速度也快,見譜例2:
譜例2:
快板時我們沒有充分的時間去考慮辨別和衡量音的準確性,如果不提前在大腦中搭建音高概念,就會順口帶過,無法保證唱出的音準。作品速度太快時,我們作為演唱者情緒也容易激動,造成理智與情感的不平衡,不能很協調很放松的演唱,氣息過淺,最后導致音準偏高。
在阿卡貝拉的排練中,我們會發現,演唱的力度也是制約音準的重要因素之一,通常我們使用弱力度演唱時,可以清楚聽到其他聲部的音響效果,鑒別出相互之間的和聲關系,從而形成良好的和聲效果。但是,如果演唱狀態不積極,弱力度反而可能出現音準偏低現象,這時候就需要演唱者歌唱的精神狀態積極,始終保持著高位置,軟腭盡量向上抬,將聲音集中在眉心。而一些作品力度顯示漸強,由于聲音過大,大家情緒不斷上升,容易感情用事,就不能兼顧其他聲部的音響效果了。自己的音準與其他聲部之間互相干擾,聽覺敏感性在一定程度上衰減,最后導致音準失去了控制力。這時排練就需控制音量,提高注意力,傾聽其他的聲部,等到大家準確聽出和聲效果出來時,再慢慢恢復到作品需要的力度。
音準還與作品的音區有關系。通常演唱者在演唱低音區域時,聲帶松弛,所以聲音可能會偏低;演唱到了中音區域,聲帶和氣息都處于一種平衡的狀態,聲音相對穩定;而到了高音區域,我們的聲帶通常又處于一種拉緊的狀態,容易產生不均勻的振動,導致聲音偏高。
呼吸是發聲的動力,是歌唱的基礎,吸氣的深淺和運用都會對音準產生影響。如果吸氣吸的太多太深,容易導致聲音不同程度的偏低。而氣息吸得太淺又缺少控制,這時聲音往往偏高。而演唱時換氣不合理,長音沒有及時換氣,后面的音樂就會因為氣息不夠用而導致音準偏移。如果排練時因為呼吸問題出現音高不準的現象,那就要首先解決呼吸問題。當聲帶振動與氣息的支持處于最好的比例時,音準是最好的,我們可以采用快吸慢呼或者慢吸快呼的方法來訓練氣息,注重慢呼,這樣我們遇到較長的句子時才能保持音準的穩定。
要想一首作品唱的動聽,通常除了需要獲得良好的音準及美麗的聲音,還需要圓潤,清晰地咬字,因為吐字咬字準確了,腔體才會舒展,聲音才會規范。但是,很多作品中,歌詞中的字極難咬,很容易堵塞聲道。如“河”“黃”“火”這些容易漏氣的字,演唱時聲音很容易偏低;而“自”“知”“思”這種處于較高音區的字,會破壞聲音位置,使音準受到影響;還有歌詞密集,母音變換多,聲道狀態容易改變,也會影響旋律的音準。如果作品里遇到這種情況,歌詞密集或者堵塞聲音的字,應該把這些字逐個挑出,放慢速度,慢練多練,用高位置大聲朗讀,讓音頭發音清楚,明亮而又準確。
當一首曲目旋律線條起伏較多及旋律音程跳動的幅度時大時小時,音準相對穩定。而對于同音反復的旋律線條或延續時間較長的下行線條時,音準則容易偏低,反之,則偏高。
現在的阿卡貝拉曲目多是以改編和對流行歌曲的二度創作而來,傳統的教堂式曲目已不多見,但是這不能說明阿卡貝拉曲目全部要通俗唱法全部靠氣息。在很多歌曲中,除solo 部分外,很多其他聲部靠“en”“a”來使聲部更飽滿。如筆者在排練《Say something》時,歌曲開始除了solo 聲部有詞,其他聲部全部是“en”,如果要保證音準,這就要求發出集中且位置高的聲音,如果發聲位置低且散,就會造成音準上的偏低,而且一般音準偏離是由發聲位置造成,演唱者自己很難察覺,這就需要長期訓練,在唱“en”“a”“i”母音類的字,要依靠美聲唱法,打開喉嚨,建立集中、高位置的發聲狀態。所謂的高位置,就是指聲音集中,頭部腔體與面罩腔體一起參與共鳴的聲音,高位置聲音的產生對音準的把握有著積極的意義。
只要涉及表演,應該都會牽扯一個問題,舞臺恐懼。很多演唱者在排練或者臺下唱都沒有問題,能夠正常的發揮應有的水平。可是一上臺,演唱水準大打折扣,跑調時有發生,嚴重影響舞臺上的演出效果。究其原因,還是與心理素質有關。心理學上人的性格分為四種類型,分別是膽汁質、多血質、黏液質和抑郁質。一般來說,前兩者為外向型,后兩者屬于內向型。外向型的人開朗、活潑,不容易怯場,內向型的人缺乏自信,容易羞怯。當演唱者在臺上產生羞怯心理時,演唱情緒勢必會受到影響,壓抑、郁悶的狀態會使音準偏低。如果緊張、加上情緒的激動,則更容易使音準偏高。心里素質不好的人對周圍環境也格外敏感,所以演唱者在上臺之前要學會調整心態,盡量讓自身的情緒穩定,多想想怎樣更好的表達作品,讓自身投入進去,剔除雜念,以減輕壓抑或者緊張帶來的不良情緒。
如果一個團隊想很好的表現一首阿卡貝拉作品,首先要對熟悉樂譜,不光了解自己的聲部,還要能聽出其他聲部。因為阿卡貝拉區別于合唱,首先人數少,如果排練時脫譜,演唱者對樂譜不熟,聽不出其他聲部,銜接和音準就會出現問題。盡快熟悉樂譜的其他聲部,熟悉自己的聲部是保證音準的前提。同樣,在一首曲目中,由于大調式的主和弦更為穩定,向心力更強,演唱大調式的作品就較之于小調式的作品要更穩定,更好唱一些;演唱小調式的作品,會經常出現跑音、跑調的現象,在慢速度或者中音區,這種趨勢更為突出。
只有聽準了才能唱準,在音樂學習過程中,視唱練耳會顯得尤為重要。所以加強音高的聽辨訓練對于打牢音準基礎是不可或缺的;而音高聽辨訓練又必須從聽單音開始著手,因為單音訓練不管是在歌唱還是合唱或是阿卡貝拉作品中,都是最基本的基礎知識和音樂技能。配合模唱自然音階的上下行,進行和聲音程、和弦的模唱和聽辨練習,要求團員們唱準每一個音。通過大量的訓練提升音高聽辨和模唱能力為以后的阿卡貝拉無伴奏的排練奠定基礎。彈琴多用耳朵分辨,小二度發出的是刺耳又極不和諧的聲音,大二度發出的是比小二度稍寬、稍明亮的不和諧聲音,小三度發出的是比大二度更寬、更明亮的次等和諧的聲音,大三度發出的是明亮和諧的聲音,純四度發出的是特別和諧的聲音,純五度發出非常和諧而純的聲音等等。無論由低音到高音還是高音到低音,都可以利用鋼琴邊彈邊唱進行練習直至熟練掌握。但是,在熟練掌握之后,切忌一直跟琴模唱,因為這樣會讓大家對鋼琴產生心理依賴感,不利于提高。另外,還可以充分利用樂器輔助聽音來辨別不同的音程所具有的不同聲音,總之,在不熟悉音準時,應該多聽多唱,慢慢鍛煉自己的耳朵。
阿卡貝拉是一種集體創造力的體現,有關阿卡貝拉排練的一個很重要的問題,那就是在沒有伴奏,幾個聲部一起進行的情況下唱準找準自己的音高。大家在單聲部訓練的時候音準可能非常好,然而當幾個聲部合在一起唱的時候,自己的聲部就會跟著其他聲部跑了。這種狀況在筆者排練時時有發生,尤其當筆者演唱旋律與其他幾個聲部旋律大致相同時,如果抗干擾能力差,不能堅定自己的聲部,就會導致跑偏。為了避免干擾。我們就應該多彈唱自己的聲部,使旋律牢牢刻在腦中;還可以唱自己旋律的同時,用鋼琴彈出另一個聲部的旋律,提升抗干擾能力。
在排練阿卡貝拉曲目時,為了唱好唱準旋律,練習時可以通過度數相近的音程練習,度數相近的音程不僅可以讓演唱者唱準音高,還有助于分辨相近音程的音高和度數關系,更好更熟練的掌握不同音程的音響感覺。而配合唱大小調音階,可以在腦海中慢慢有固定音高的概念,所以經常彈唱大小調音階練習也是十分必要的。
音準是聲樂教學的永恒主題之一,音準在音樂中有著不可或缺的作用,也是所有阿卡貝拉排練中必須強調的標準。演唱中全靠人自身對音準的把握,以及對固定音高的記憶。而音準是演唱的基礎,在演唱中占據著不可或缺的地位,一首作品沒有音準就沒有觀賞性,更談不上合作,以上總結了多種影響阿卡貝拉音準的原因及阿卡貝拉音準的訓練方法。但這些因素的存在及產生都不是孤立的,我們不能光強調某一方面,特指某一方面,排練中遇到的問題還是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演唱阿卡貝拉突出合作意識,強調各聲部的密切配合,并嚴格用和弦來校對音準。在訓練時應該用正確的方法來訓練,長此以往,阿卡貝拉中的音準問題一定能夠解決。此外,團隊中的老隊員也應該對新加入的成員給予人文關懷,盡量創造一個良好的排練環境,讓大家在心情愉悅的情況下參加排練,才能創造出優美和諧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