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旭 鄭春香 張焱
◆摘? 要:隨著社會的進一步發展,對于人才的需求也越來越高,很多高職院校的學生在畢業后無法找到合適的工作,這是由于在院校當中,沒有充分將理論知識和實踐經驗進行結合,無法快速地適應相對的崗位。現代化學徒制的人才培養模式作為當下電子專業人才的重點培養方向,通過建立科學合理的現代化學徒的課程體系,可以培養出更加全面的優秀人才。本文主要通過高職現代化學徒當中所遇到的問題進行分析和研究,并且提出相關的解決途徑,希望能夠為相關的教育工作人員提供一些參考和幫助。
◆關鍵詞:高職;現代化學徒制;問題;途徑
學徒制度在西方國家的具體應用上取得了很大的成果,也為社會經濟發展提供了大量的高素質技術型人才,不僅為高職院校培養了大量的專業型人才,而且還能夠為社會提供有效的人力資源,對于國家的經濟發展和進步,有著重要的積極作用。現如今我國的現代學徒制度與傳統的學徒制度有著很大的區別,現代化的學徒制度是結合中國特色的教育背景,通過將傳統和現代學徒制進行融合,利用學校和企業的密切合作,實現專業教師和有經驗的企業師傅的配合,培養出以職業技能為主、工學交替的現代化職業新型人才。
1高職現代學徒的研究背景
我國教育部明確規定了企業在教學系統中的地位,很多相關專業都是通過學校和企業進行結合的教育模式來培養學校人才。目前我國大多數企業主要還是注重眼前的成本和利益,沒有考慮到現代學徒制的經濟價值。現代學徒制不僅可以培養出更加符合崗位要求的人才,而且還能夠進一步加深企業對于現代學徒制的認識理解。通過學校和企業的合作,能夠幫助學生更好的找到適合的工作,提升學生的適應能力,減少學生的實習成本,完善教學內容和工作技能的同步化。我國的高職現代學徒制度還不夠完善,因此很多院校和企業的合作還不成熟,無法真正發揮高職現代學徒制的重要作用,為了能夠進一步的完善高職現代學徒制度,就需要政府企業以及院校共同努力,三者互相合作、互相幫助,更好的推廣和深化高職現代學徒制的發展和進步。
2高職現代學徒制存在的問題分析
雖然現如今高職現代有著很多優勢和好處,然而由于企業參與度較低,還存在著很多的問題和不足需要解決。通過調查發現企業的參與度較低的原因是企業擔心培訓成本過高,培養出合格的學徒后,會流向同行企業,為競爭對手提供了人才,不利于企業自身發展。因此企業在選擇人才培訓時,需要通過招聘找到合適的畢業生,并且簽訂相關的條約,建立長期合作的利益關系,從而實現穩定的供應。有這樣才能讓企業在學徒的培訓中真正收獲相關的利益。這就需要建立科學穩定的現代學徒制度管理體系,為企業和學生都提供雙向的有力保障,建立分攤型的制度,保障企業投入和產出的比例平衡,確立高職學生的職業素養培訓系統。幫助企業實現利益最大化,提高企業主動參與到學校現代學徒制度的培訓結構當中。而政府需要出臺相關的優惠政策支持,給予積極配合的企業一定的獎勵和商機,從而更好的幫助學校和企業達成協議。
3高職現代學徒制的問題解決途徑
3.1建立起優質的企業學徒制培養聯盟
相關行業協會牽要起到帶頭作用,建立相關行業學徒制培養企業聯盟,與職業院校和用人單位簽訂合作協議,建立有效的現代學徒制運行機制,從而有效降低企業面臨的各種風險。除此之外,政府還需要不斷的加大資金的投入,降低企業的相關培訓成本,幫助企業和院校共同加強培訓的力度,提升培訓的質量和效率。
3.2完善高職院校的教學改革
高職院校要將人才培養的職業道德素養納入到培訓的教學內容當中,創建全面的培訓體系和評價方法,真正實現滿足個人發展需求和社會需求的人才培訓計劃。先需要對學生展開職位的素養分析,從而有針對性的加強職業素養培訓。其次要貫穿整個專業教育成立教學和教育一體化的職業素養培養體系,為教師的專業化作用,在課堂教學中要做好精心的培訓內容,滲透職業規范教育以及技術的有機融合。再次還要加強與企業的深層合作,以實踐為主要的培訓模式,不斷提升學生的職業素養。最后還需要進一步加強學生的日常教學和管理工作,教書和育人進行結合,有針對性的提升學生的職業素養。例如要注重學生的日常寢室衛生以及文明行為,可以用全面的評價體系,完善學生的綜合素養。
3.3融合企業文化和校園文化,促進學生綜合職業素養的提升
在推行現代學徒制度的過程中,要將校園文化和企業文化進行融合,是提升高職生的職業素養的重要途徑。要在校園當中不斷的宣傳和推廣相關的文化活動,不斷的豐富活動的內容與主題創新和改革教學形式,提升高職生的積極參與性,充分的利用信息化現代技術,發揮現代學徒制的重要作用,加強學生的職業意識,在潛移默化的培育過程中,完善學生的職業素養。例如可以通過企業和校園共同舉辦模擬招聘活動,讓學生能夠更好的做好職業規劃。還可以創辦相關的培訓活動和企業的實習參觀,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
4結語
綜上所述,現代化學徒制度的實施需要真正實現校企之間的合作以及工學的結合,高職院校要把專業的課程和建設作為改革的基礎。根據學生的實際特點進行課程的創新和開發,與企業之間展開積極的合作,讓學生在理論學習和實踐經驗中不斷進步和發展。利用相關的全國性大賽來實現課程改革以及實訓的創新,加強師資隊伍建設,順利用大賽的平臺,將企業人員和院校組成嶄新的教學團隊,不斷的探索和改革現代學徒制度。
參考文獻
[1]何思橋.高職教育現代學徒制所遇困境及解決途徑[J].經濟研究導刊,2016,300(19):129-130.
[2]邢學生.高職現代學徒制遇到的問題及解決途徑[J].明日風尚,2016(21):245
[3]張東亮.高職院校在現代學徒制實施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及解決方案[J].中國農村教育,2018.
作者簡介
李旭(1988.06—),女,漢族,遼寧沈陽人,講師,碩士,主要從事中西面點教育研究。
鄭春香(1986.12—),女,漢族,黑龍江人,技師,研發總監,主要從事中式面點制作與研發。
張焱(1987.06—),男,漢族,遼寧沈陽人,助教,學士,主要從事學生日常管理和學生思想教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