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慶鋒
在我國的上網人數中,18歲以下的青少年占了很大比例。在職業調查中,學生的比例也占了相當大的比例,還有部分學生存在網絡成癮的問題。網絡成癮就是指長期依賴網絡,對網絡產生依賴,而失去其他的興趣,如學習、工作等。中學生正處于青春發育期,比較叛逆,平時學習負擔重,學習任務緊,壓力大,當學生接觸到網絡后,容易將網絡作為釋放壓力的途徑,而過于沉迷網絡,造成網絡成癮。網絡成癮后帶來很多的負面影響,如學習成績下降,身體素質下降等。探索中學生網絡成癮的原因,網絡成癮后的干預等都一直是研究的熱點,體育鍛煉是干預學生網絡成癮的主要手段,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何設計中學生網絡成癮的體育鍛煉干預模式及如何干預網絡成癮是本研究的重點。
隨機抽取日照市五所初級中學12個班,從中抽取網絡成癮學生30人,網絡成癮判斷有問卷完成,問卷中有8個問題,學生給出5個及以上肯定答案就可以判定為網絡成癮。
體育鍛煉干預模式,3次/周,40min/次,共12周。干預過程包括準備部分、基本部分、整理部分。基本部分由力量、速度、耐力、靈敏等素質運動項目組成。
1.2.1 文獻資料法
本研究以“學生、體育鍛煉、網絡成癮”等關鍵詞,進行文獻資料的檢索,檢索到相關文獻100多篇,通過對相關資料分析整理,為本研究提供支撐。
1.2.2 問卷調查法
網絡成癮調查問卷完成學生網絡成癮情況調查。問卷的評判標準:受試者根據問卷內容選定否定的答案得0 分,選定肯定答案得1分,分值在5 分以上的就被看作網絡成癮者。
心理癥狀診斷量表(SCL-90)完成學生心理狀況測定,問卷由9 個因子(軀體化、強迫、人際關系敏感、抑郁、焦慮、敵意、恐怖、偏執和精神病性)組成。
1.2.3 實驗法
采用實驗法對學生實驗前后的身體素質進行測定,了解體育鍛煉干預前后對網絡成癮中學生的身體素質的影響。
1.2.4 數理統計法
通過統計學軟件SPSS22.0對實驗前后測試數據進行數據整理和檢驗。差異顯著P<0.05。
表1結果顯示,體育鍛煉干預后網絡成癮中學生的BMI為22.35±2.73與干預前25.02±2.14相比,明顯降低,差異顯著,P<0.05;體育鍛煉干預后網絡成癮中學生的引體向上的個數為7.91±3.79與干預前3.56±3.28相比,次數明顯增加,差異顯著,P<0.05;體育鍛煉干預后網絡成癮中學生的50米成績為10.41±2.32秒與干預前12.18±2.36秒相比,成績明顯增加,差異顯著,P<0.05;體育鍛煉干預后網絡成癮中學生的立定跳遠為170.29±5.63厘米與干預前145.36±5.28厘米相比,成績明顯增加,差異顯著,P<0.05。說明通過體育鍛煉干預網絡成癮中學生,能明顯改善學生的身體素質。

表1 健康體適能指標測試比較
表2結果得出,干預后學生對學習非常喜歡和喜歡的學生占總數的71.1%,干預前學生對學習非常喜歡和喜歡的學生占總數的46.5%,干預后學生對學習學習態度一般和不喜歡的學生占總數的23.9%,干預前學生對學習學習態度一般和不喜歡的學生占總數的53.5%,提示體育鍛煉干預后喜歡學習的學生的人數比例明顯增加,學生網絡成癮的程度有所改善,學生能把學習放在比較重要的位置了,體育鍛煉的干預既改善了中學生的網絡成癮情況,又改善了學生們的學習態度。

表2 學生干預前后學習態度的改變情況
表3結果顯示,干預前網絡成癮學生各因子得分均遠遠高于國內常模,干預后網絡成癮學生心理癥狀診斷因子得分比較干預前明顯降低,但并沒有達到國內常模水平。干預后網絡成癮學生軀體化因子得分1.4±0.3明顯低于干預前得分3.0±0.3,差異顯著,P<0.05;干預后網絡成癮學生強迫癥因子得分2.2±0.2明顯低于干預前得分3.2±0.3,差異顯著,P<0.05;干預后網絡成癮學生人際關系因子得分1.8±0.4明顯低于干預前得分2.8±0.4,差異顯著,P<0.05;干預后網絡成癮學生抑郁因子得分1.6±0.5明顯低于干預前得分2.6±0.7,差異顯著,P<0.05;干預后網絡成癮學生敵對因子得分1.5±0.4明顯低于干預前得分2.6±0.3,差異顯著,P<0.05;干預后網絡成癮學生精神病性因子得分1.4±0.5明顯低于干預前得分2.8±0.3,差異顯著,P<0.05。干預后網絡成癮學生焦慮因子得分2.1±0.4低于干預前得分2.7±0.4,但沒有統計學差異;干預后網絡成癮學生恐怖因子得分2.5±0.5低于干預前得分3.1±0.4,但沒有統計學差異;干預后網絡成癮學生偏執因子得分2.3±0.4低于干預前得分2.9±0.3,但沒有統計學差異。提示網絡成癮者伴有的心理健康問題不同于常人,體育鍛煉干預對網絡成癮學生心理癥狀有很好的調理作用。

表3 干預前后學生網絡成癮因子得分與國內常模情況
中學生正處于青春發育期,這個時期的特點是自我構建還不成熟,存在很多內部因素,如缺乏自主的控制力、缺乏安全感和缺乏網絡之外的興趣愛好等。廣大中學生對外界有著很強的好奇心理,自我控制力又差,對新鮮事物一旦接觸很容易不能自拔,甚至上癮。從心理上來說,中學生的心理還不成熟,處理問題比較盲目,甚至對生活缺乏安全感,認為將自己封鎖在網絡的小空間里是最安全的,從而對網絡的依賴越來越重,久而久之造成了網絡成癮。
中學生網絡成癮的外部因素包括業余活動較少、應試教育的壓力及家庭教育方式等方面的影響。很多中學生幾乎沒有業務活動,活動越少,身體素質越差,越不想活動,甚至對體育活動等差生抵觸心理,在這種情況下接觸網絡的話很容易造成網絡成癮。應試教育的壓力,中學生的學習壓力越來越大,上課寫作業,加上父母的嘮叨,學習成績好的同學對成績把握度大,而對于一些成績不好甚至很差的學生,會尋找某種發泄的方式,比如網絡游戲,一旦接觸網絡游戲就容易成癮。家庭教育模式的問題。中學生的好奇心非常強,你越不讓接觸他越好奇,反而是尊重他,多注意興趣的培養等,注意緩解孩子的壓力,有限度的尊重孩子的興趣愛好,能讓孩子很好的認識到自己的問題,不容易造成網絡成癮。
體育鍛煉能轉移學生的注意力,讓中學生愛上一項體育運動,有時間跟同學多踢球、打球和健身,這樣能避免學生的網絡成癮。體育鍛煉能增強學生的身體素質,身體素質越好,經常參加比賽和演出,學生會越來越有自信,就不會隨意留戀網絡,沉迷網絡。體育鍛煉還能增進友誼和溝通,為學生能很好地處理生活中的問題打好基礎,而不是一個人沉迷網絡,無法自拔。
4.1 體育鍛煉干預后網絡成癮中學生的BMI、引體向上、50米立定跳遠等成績明顯增加,說明通過體育鍛煉干預網絡成癮中學生,能明顯改善學生的身體素質。
4.2 體育鍛煉干預后喜歡學習的學生的人數比例明顯增加,學生網絡成癮的程度有所改善,體育鍛煉既改善了中學的網絡成癮情況,也改善了學生們的學習態度。
4.3 干預前網絡成癮學生各因子得分均遠遠高于國內常模,干預后網絡成癮學生心理癥狀診斷因子得分比較干預前明顯降低,說明網絡成癮者伴有的心理健康問題不同于常人,體育鍛煉干預對網絡成癮學生心理癥狀有很好的調理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