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強立(長沙)
畫家楊強立

楊強立,1965年出生于湖南省長沙市,當代畫家、收藏家。系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華詩詞學會會員、中國楹聯學會會員、北京黃賓虹山水畫藝術研究院副院長、湖南省文史館員書畫院特聘書畫家、湖南詩書畫藝術院副院長。出版有《楊強立畫集》《楊強立山水畫集》等。2019年在北京榮寶齋美術館舉辦個人畫展。
如何畫好中國畫?是技藝的問題,也是情感的問題,亦是智慧的問題。技藝在于筆墨、布局和章法,情感在于思想和感悟,智慧則在于探索與思考。可見,真正畫好中國畫,絕非易事。胸中的境界、手上的運用、紙上的經營、畫外的功夫,誠然不可缺。因此,于萬千繪畫之人,能成畫匠者,實在是少;能成畫家者,又大大地減少;能成一代畫壇宗師、巨匠者,鳳毛麟角。一個人要走中國畫的創作道路,漫漫而修長,天賦不可少,勤奮不可少,磨練不可少,挫折與痛苦也不可少,孤獨和寧靜也不可少,功夫不足,難成氣候,對于真正的從藝者,要把苦難當歷練,要把苦水當蜜汁。藝道固然充滿艱辛,卻實為中國畫之正途所在。對此,“聰明人”多方探尋捷徑,最終淪落為耍把戲式的江湖畫家,歷史又如何承認呢?很多畫畫的人,審美是極為差勁的,功夫也是極為差勁的,試問,這些天天吆喝著“藝術”的人,良心何在?對藝術的擔當何在?老老實實畫畫,恭恭敬敬學習,規規矩矩走路,一步一個腳印,才可以去攀登藝術高峰。
我曾經在《榮寶齋》期刊發表過一系列畫論文章,談及中國畫的筆墨精神、藝術哲學、藝術境界等問題,其旨在闡述我多年來的一些創作心得,與同道中人分享。如我所談到的“筆墨”,既是中國畫的技法,也是代表中國畫的精神。中國畫的筆墨精神內涵就是傳統文化,沒有文化根基和底蘊的藝術是輕浮的,是缺乏強有力的生命力的,也是經不起歷史考驗的。中國畫,顧名思義就是蘊含中國文化的繪畫藝術,這里的中國文化主要是在中國歷史文明進程中不斷提煉、傳承和完善的文化體系,以中國古典哲學思想為集中體現,這種傳統文化是充分反映中國人思維模式和審美理念的,也代表著中國人的集體人格和智慧。中國畫中蘊含著深厚的中國哲學、思想與文化內涵,對于現代社會的藝術建構具有重要的資源性能量。如我又提到中國畫是有生命的畫,其生命就在于藝術哲學。藝術是靈魂和天賦的自然流露,也是精神和才情的高度結晶,人們在中國畫的藝術之美中,獲得視覺的愉悅和精神的陶冶。所謂的藝術哲學,便是通過藝術的表現形式來闡述和體現個體的藝術家或者藝術家群體的人格、才華、理想與文化蘊涵,所謂中國的藝術哲學就是中華民族的集體人格和智慧。中國畫的藝術哲學就是中國文化博大崇高的精神思想,這就是中國畫的生命力。中國畫作為古老東方藝術的代表,追求內在的精神氣韻而不以簡單的形似為目的,是我們主觀思想、理性認識和審美觀念有機結合的反映,是中國的歷史社會和中華民族的人生觀、價值觀的反映,與中國的哲學智慧是高度統一的。潘天壽說:“中國畫的基礎是哲學。”可見,中國畫與中國哲學思想血脈相承。我還認為對于中國畫來說,通過繪畫作品可以看出畫家所表達的思想情感及藝術境界,能使欣賞者得到美的感受、感悟,亦能使之在心靈上產生共鳴,這種藝術的感染力是充滿無窮魅力的。畫家傾注內心的真實感受,吐心中之所想所思,使胸中丘壑躍然于紙上,以筆墨去營造出一種源于自然而又高于自然的意境,進而使得所畫之物象具有生命力,這樣的創作過程是快樂的,同時也是美的享受,營造中國畫的意境之美,需要畫家的生活積累與藝術修行。作為一種藝術創作,畫家如果沒有對生活有著豐富的體驗與藝術的感受,沒有對所畫的物象有著獨特的見解與特殊的感悟,沒有對藝術表現形式與手段有著足夠的把握,沒有對藝術創作產生靈感與欲望,那么,他的創作就不可能達到我們所言的這種藝術境界,更談不上美的表現與傳遞了。等等此類的問題,都是我多年來苦苦探究的。我覺得,以研究者的角度去看待創作問題,以創作者的實踐來談研究工作,才是相得益彰的。記得在2019年榮寶齋美術館舉辦的關于我的創作的研討會上,有專家就對我的這種所謂的藝術習慣提出了贊許。一邊畫畫出作品,一邊研究寫文章,我將繼續努力堅持下去。黃賓虹先生就是一個學者型的畫家,以做學問的態度來做藝術。
無論是創作,還是研究,態度必須是虔誠的、謙虛的。我三十多年的創作實踐,略有成績,頗有感悟,然于中國畫而言,我一輩子都高山仰止。毛主席說:“活到老,學到老”,對于中國畫的創作,這是真理。在中國畫的博大精深面前,任何一個創作者都得老實,不欺天,才能不自欺。然而,數千年的中國畫歷史,很多前輩為我們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諸多共性問題,是值得我們潛心研究的。比如中國山水畫“天人合一”的境界,歷代畫家無不注重師法造化。如荊浩長期隱居于太行,“遠觀其勢,近取其質”,方得自然山川之形質神韻;石濤終生云游山水之間,“搜盡奇峰打草稿”,才成其蒼郁恣肆、豐富多變的獨特畫風。到今天,無論我們的社會如何紛繁復雜,然中國畫之審美特質,是不會變的。中國畫之所以是中國畫,根本就在于這些審美特質。現在很多人喜歡標新立異,其結果卻是“畫虎不成反類犬”。中國畫只有師從傳統,才有造化;只有把傳統的精神營養吸收好了,再結合時代的審美訴求,這樣的中國畫藝術才是具有生命力的。
對歷史有一種負責任的態度,才能對未來有所預見,亦能在今天有所成就。中國畫源遠流長,有著燦爛輝煌的成就,在長期的歷史發展中,形成浮星泛月的長江大河,留下來無數曠世杰作,這些作品,這些藝術家,都像是不同歷史時期的一座座高峰,巍然屹立于世界藝術之林。所以,我覺得要研習中國畫,必須從總體上對中國畫有一個概括的認識,中國畫的筆墨精神、歷史進程、藝術規律、美學思想等,加上前面所說的功夫,才能逐步攀登上藝術的頂峰。中國畫的學養、立意、意境、氣韻、經營、筆墨、程式、風格等一系列藝術創造的經驗和理論,都具有鮮明的中國意識和中國氣魄。中國畫為什么千百年來為中國人所喜聞樂見,就是因為它凝聚了中國傳統文化的方方面面,極大地迎合了中國人的審美需求,如詩詞、書法、金石等。中國畫吸收了姐妹藝術的精華,有典故的敘事性、哲理性,有詩詞的抒情性、節律性,有書法金石的抽象韻味,有藝術手法的獨特性和裝飾性,成為具有很大容量的綜合性藝術。直到今天,中國畫的這種魅力依舊不減。因此,畫好中國畫,還真不是一件容易之事,它對創作者的要求亦是方方面面的,它講究綜合的功底。
總而言之,今天的中國畫畫家,應繼承和發揚中國畫的優良傳統,古為今用,創作屬于我們這個時代的精品力作,既無愧于歷史,又無愧于未來,責任不小,擔子不輕,任務不少。

滄波共白頭 國畫 楊強立

待到桃花盛開時 國畫 楊強立

瀏陽河 國畫 楊強立

山河新貌 國畫 楊強立

毛主席詞意圖 國畫 楊強立

湘江飄香 國畫 楊強立

鄉戀 國畫 楊強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