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詩晨
中平資本坐落于上海著名的愚園路上的一座老洋房內,喧鬧的老街邊藏著一座建于上世紀20年代的院子,如今被稱為長寧金融園。其中,11棟英式風格的小樓與郁郁蔥蔥的綠色植物營造出一種安寧的氣氛。作為中平資本CEO的吳斌很享受在這種寧靜中工作的狀態:心靜、高效。
2016年6月,中平資本成立,創始人、董事長是曾任海通證券董事長多年的王開國,同樣出身海通證券,后任SMG(上海文廣集團)副總裁的吳斌任職總經理。中平資本延續了兩位管理者的強項,并購基金和產業投資。
中平資本致力于成為中國一流、有全球影響力的另類投資平臺,目前管理資產規模超過300億人民幣,重點投資方向為健康醫療、智能制造及新材料、環保新能源、TMT、大消費和金融科技行業。
賦能式投后管理
早在1998年,吳斌碩士畢業后就加入海通證券投資銀行部,之后的16年里,他伴隨著海通證券共同成長。2014年,吳斌進入SMG任副總裁,分管財務、經營、資本運作和上市公司,同時擔任東方明珠副董事長。在他SMG任職兩年里,SMG旗下兩家上市公司——東方明珠和百事通完成合并,還完成融資100億元,成為千億市值的中國傳媒第一股。SMG還與阿里巴巴、螞蟻金服達成合作,將大數據、人工智能、互聯網與傳統媒體結合,旗下第一財經被打造成更加數字化、科技化的財經多媒體平臺。
2016年,從十幾年的工作中收獲各色經歷和滿滿的成就感后,吳斌希望給自己的職業生涯添一些新體驗,參與籌建了中平資本,正式成為一名投資人。
吳斌的投資生涯中有一個深刻的體悟:投資中面對巨大的不確定性,很多時候做出的都是價值觀的判斷。中平資本剛剛起步的幾年里,先后投資商湯科技、北汽新能源、海信寬帶、國科新里程醫院集團和永雄集團等優質企業,無不如此。
“長期的價值投資者”,這是吳斌對中平資本的定位,因為中平的資金有很大一部分來源于保險資金。在價值投資的道路上,中平資本堅定地踐行產業投資,通過資源配置的方式來提升人的生活品質、優化生活環境、促進人們的身心健康,最終達到提升綜合環境的作用,這也是吳斌所說的“長期”的意義。
有別于市場上絕大多數3+2+2年的基金,中平資本的基金設立之初,就設立10+2年的期限。吳斌相信,“量變引起質變,投資的醇化也需要時間,只有擁有足夠的耐心和信心,才能真正去做產業投資,通過我們的資本與產業和科技相結合,最后能夠改變人類的生活,促進人的幸福。”長線的資金也給了中平資本更多的選擇和底氣,當投資人能跨越單純的盈利指標的要求,而是從對社會、對產業、對人真正有所裨益的多元維度出發,往往就能做出“艱難而正確”的選擇。
一個能精準反映中平資本投資理念的案例是中國天楹。中國天楹作為本土優秀民營環保企業,歷史上由于融資渠道受限、技術研發能力和技術先進性方面競爭力不強,國際化的人才和網絡的缺乏,遇到了發展的瓶頸。中平資本投資中國天楹,協助其收購西班牙環保巨頭Urbaser集團,將全球最先進的污染治理技術引入國內,全面快速提升環保技術水平,結合Urbaser的智慧環衛和城市垃圾一體化綜合處理業務,中國天楹成為具備從垃圾分類投放、分類收集、分類運輸到分類處理的全產業鏈領先的綜合服務商。
這起跨境收購不僅幫助中國天楹從國內排名第七位的環保企業一躍成為全球第四,突破發展中的瓶頸,還推動其進入國際市場,在歐洲、北美、亞太以及一帶一路多個國家開展項目。
對此,吳斌提出“賦能式管理”的投后管理理念,“中平成立至今,投資的項目不多,但每一個項目都花很多時間和心思與企業家溝通,賦能團隊。我們有兩類專業人才,金融背景和專業背景,這兩類人才合作,就能把被投企業的財務與專業很好地結合在一起。”吳斌認為,企業在創業的過程中,會經歷兩種發展模式:內生式和外延式。企業內生式生長到一定規模的時候,就要通過外延式,比如并購,來獲得更多的資源、市場、人才和渠道。這恰是中平資本最為擅長的,通過在資本市場的專長,幫助被投企業導入資源、拓展業務,與被投企業形成戰略互補的關系。
投資不能是停留在估值
中平投資介入的案例多是中后期,有一個例外。2017年,中平參與了商湯科技的B輪,當時商湯科技的業務收入并不甚理想,商業模式還未完全成型,變現途徑還未打通。商湯科技當時在大健康等行業的運用還處于探索階段,比如,通過一些癌癥的早期篩查進行數據積累,以幫助病患尤其是落后地區的患者提早發現疾病。
中平資本通過對技術、人才、應用前景和社會效益等方面的判斷,認為能夠在醫療、文化傳媒、互聯網廣告、金融等行業運用人工智能前沿技術,提升營運效率。因此審慎又大膽地做出投資決策。
現在,商湯科技已經成熟操作許多類似案例,從安防到交通、從金融到醫療,從媒體到教育,都實現廣泛的產業運用。
其中,最令吳斌激動的是在醫療領域的突破:很多人熱愛運動,關節容易受損,比如膝蓋的半月板,受傷后修復或換半月板的整個周期非常長,從骨科醫生的診療到影像科的確診,再到材料科定制和植入,長時間的診療和等待對病患造成難以忍受的痛苦。現在,通過AI技術,打通整個后臺,診斷后可以迅速通過3D建模,醫生們通過遠程會診的方式進行確診判斷,數據會實時傳遞至材料科,通過3D打印將需要植入的材料做好,至此,手術時間大大縮短,1-2周就能完成。效率提高,病患的痛苦大大降低。
從中,吳斌非常高興地看到,科技真切地造福人類,特別是通過AI賦能醫療,將極大解決中國醫療資源分布不均衡問題,逐步緩解基層和邊遠地區看病難、看病貴。“技術解決人的問題、人的痛點,這才是真正成功的投資,不然僅僅是停留在估值的淺層面”,吳斌說。
這筆投資也反映吳斌對“理想的”創業團隊的期待,“他們的理想、價值觀很重要,這決定這家公司是否擔得起投資人的信任;第二,他們的技術和能力要足夠支撐他們實現理想。商湯科技的創始人湯曉鷗教授是AI在中國乃至整個亞太地區的領軍人物,而且得到國際上的認可。由此,中平資本相信商湯的商業計劃在足夠硬核的基礎上能夠做得很快。”
吳斌將中平資本關注的行業概括為4+1:TMT、大健康、節能環保、先進制造與金融科技。在這幾個產業方向中,尋找較為成熟的中后期行業領軍企業進行投資。最重要的,仍是落腳在能夠“提升效率、改變未來、提高人的幸福感”上面。
面對挑戰時,吳斌會想起將中平資本的目標和自己加入中平的初心:以人為本,價值投資。圍繞著這個目標,吳斌帶領團隊不斷整合資源、調整路徑,向著“初心”不斷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