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苧
科班出身的宋向前經歷過中國資本市場早期的成長,也近距離觀察了中國經濟成長的脈動,他很早就察覺到私募股權行業的無限可能。
2007年,宋向前選擇“下海”,那時私募股權基金還是外資的天下;中國的股權分置改革也剛剛完成,才開始有一個完整的、統一的資本市場,私募股權行業才剛起步。
今年3月1日,新《證券法》生效, 資本市場迎接全面推進注冊制新周期,宋向前認為這是在他從業25年之后,中國真正開始有市場化的資本市場。
“之前我做賣方業務,主要停留在合規和做材料階段,對企業的幫助也沒那么大,對個人的能力鍛煉、創造力發揮程度不夠,而我是一個很有創造力的人,我愿意與時代共同成長,所以我選擇來做股權投資業務。”他說。
經濟學出身的宋向前對中國經濟有著很深入的洞察。在他看來,2000年中國加入WTO之后,他對中國經濟趨勢做了幾個判斷:
一是中國是人口大國,大國的消費崛起是必然的;
二是拉動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是消費、投資和出口,而消費是拉動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之首,消費者是未來中國經濟最大增長體的動力;
三是中國的消費者逐漸成長,中國的品牌、消費和服務業一定也會崛起,一定會誕生若干個與國力、經濟地位相稱的國有品牌。
四是我國的科學技術沒那么發達,中國有基礎,其實沒有基礎科學,技術的路道阻且長,但中國消費者隨著人均收入水平提升,對消費的需求是一個爆發性的。
“事實證明,我的分析是對的,中國現在的國有品牌、民族品牌,國貨在崛起。而我選擇進入消費投資領域的時機今天看來也是非常正確的。”宋向前頗為自豪地說道。
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世界經濟形勢依然復雜嚴峻。疫情對消費服務業的沖擊是難以避免的,在疫情最嚴重的時候,加華資本以實際的投資行動,資本的溫度來托底民營企業家的理想,支持中國民營經濟,助力中國消費。“疫情之下,需要有人為行業發聲,為行業站臺,更重要的是給全體餐飲人、全體消費企業、全中國企業家一個信息,他們是有希望的。這時候需要我站出來,我義不容辭。”加華資本創始合伙人兼董事長宋向前告訴《陸家嘴》記者。
賺辛苦錢應該被尊重
《陸家嘴》:你覺得投資人成功投資的關鍵是什么?
宋向前:第一,也是我覺得投資成功最核心的一條:要接受正確的價值觀建議。我認為投資人要把自己的命運投射到當下的中國經濟宏觀背景下,順勢而為。中國現在就是一個大消費時代,是中國消費和服務業崛起的超級時代,細分行業的龍頭企業和民族品牌已經在崛起。這時候更要順勢而為,買中國經濟成長的引擎和方向。
第二,要堅持價值投資理論,要為企業創造價值,為社會創造價值。
因為一個投資機構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其實是一個信托業務獲取的社會資本,然后要把社會資本通過配置投到更好的企業里面去,其實變相也是完成整個社會的經濟結構調整,促進中國的品牌、行業發展,同時也催生了一大批中國的優秀的民營企業家,這個工作很有社會意義和經濟價值。
我認為,中國雖然有2萬多個機構,真正的做價值投資的可能5%都不到,大多數機構還是忙于套利,但是中國經濟需要專業的投資機構,能夠深耕產業,理解產業,然后把自己身上的一些能力賦能到企業的成長過程中間,配套企業,跟企業一起共同成長。從人性的角度說,企業家也是很孤單的。在這個過程中間,他是從一個專家型的人才,變成全面復合型的管理人才,最終能夠從一個創業者變成一個企業家,升級的過程,也需要我們這樣的配套性的專業機構。
第三,精耕細作、好人做生意的時代到了,賺辛苦錢應該被尊重。
投資是非常具有專業性的工作,現在有很多人涌向投資領域,有金融人士、非金融人士,投資賽道變得很擁擠;大家發現這個市場有機會,都進入這個市場,這個階段都是公平的,但是一旦進入賽道,我們就要尊重常識,力爭使機構和從業者都成為一個專業人士。投資人是個終身成長的職業,作為投資人,更要終身學習,我們要真正對企業負責,真正地為中國企業家階層的誕生和崛起,中國企業精神的發育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只有這樣,我覺得這個工作才會有意義。
《陸家嘴》:對你來說,投資的最大意義是什么?
宋向前:投資從來就不是個簡單的掙錢的運動,它的維度豐滿度應該更高,某種意義上它既是一個經濟活動,也是一個社會活動,它也是為中國經濟在賦能,同時它很有哲學意義的,能帶動全社會的創新創業的浪潮。正確價值觀的牽引,對社會產業的進步,包括宏觀經濟結構的調整,產業的進步都有很大幫助。很多投資人并沒有想這個問題,我認為如果你做的事情是對的,價值觀是正確的,那么你認真努力的去做,之后取得經濟成就是不言而喻的,往往在經濟成就之外你收獲的可能會更多。
創業者需要專心、專注、專業
《陸家嘴》:你接觸過很多的創業者,一般你會選擇什么樣的創業者,選項目有沒有一些標準?
宋向前:大家看到我們投了很多白馬龍頭的企業,但是大家要知道,任何一家頂部的企業,都是從中小微創業公司開始起步的。我們從最早發現他們,給他們配備全套資源,一路陪著他們共同成長,直到成為行業領袖。
我覺得創業者首先要專心。很多創業者不夠專心致志,有人鼓吹“連續創業”,我個人對“連續創業”這個詞比較反感。因為能創業成功,需要連續創業嗎?不成功才會不斷連續創業。
其次,我覺得專注很重要。專注在一個賽道里面長期的耕耘是非常重要的,專注下去才成為專家。“沒有做不好的行業,只有做不好的企業”這句話我非常認同,專注才能形成專業能力,之后才能形成行業壁壘。
再次,專業。要成為某個領域的專家,需要10000小時,沒有10000小時,就不可能成為行業專家。我是一個非常冷靜和保守的投資人,非常看重創業者對專業知識深度的學習,管理能力的提升化化,系統思維能力和框架的搭建。對行業的認知和了解,專業技術水平的磨煉,都需要時間,專業不是那么容易養成的。
我個人是很反對那種石頭縫里蹦出來的企業,像瑞幸咖啡,它生下來就是個壞孩子,它就沒打算要掙錢,它就是要造假,你在他身上你就看不到任何正常的行為,事出反常必有妖。很多年輕的創業者似乎盲目自信,總覺得好像我年輕就會勝過老一代,其實老一代擁有的時代比你更精彩。改革開放之初有更多的創業機會、更好的條件,更多的夢想,這些投射到今天的時代背景下,你可能都不能想象。所以一代人都有一代人的故事,但是所有的時代,不同的環境,專注都很重要 ,持之以恒,融會貫通,是一個優秀企業家所必須具備的能力。
《陸家嘴》:你之前投資了很多消費類的項目,多年的投資經歷給你帶來了什么,可以給我們簡單介紹其中幾個案例嗎?
宋向前:居然之家是我跟了10年的項目,一般人可能不能堅持這么長時間。我認識居然之家的汪林朋總時間很早。我一直堅定相信中國家居流通產業是很大的,我看到這個行業的發展趨勢,我也看到中國消費發展的趨勢,而汪總身上具備一個優秀企業家的能力和精神。 我是買定產品價值的人,“想盡千方百計,走過千山萬水,說破千言萬語,最后才能千樹萬樹梨花開”。當然汪總也很尊重我們,給了我們非常多的機會,他也是我們的投資人,我們雙方就形成一個融合的關系。從這個角度上來說,我們是堅定價值投資,認定之后就要咬定青山不放松。
像東鵬飲料的投資。這些年我們服務紅牛,我們對功能性飲料這個產業非常熟悉,也了解這個產業發展的基本格局和未來發展態勢,我們對這個產業有10年的密切追隨。東鵬特飲最有可能成為中國的紅牛,我認識東鵬特飲的林木勤總也已經六七年,這個公司我們也是經過5年多不斷的走訪,業務交流,我們才獨家得到的機會。
事實證明我們這種堅持是值得的,我們是東鵬飲料的唯一機構投資人。當然,我這邊也多次撮合東鵬特飲與我們早前被投企業之間合作,我把東鵬特飲的主要高管引見給洽洽的高管,之后洽洽的渠道網點都向東鵬特飲全面開放,多家被投企業之間都開始進行產業協同。近日,東鵬特飲也向證監會遞交招股說明書,未來我非常相信,東鵬特飲作為中國真正的民族品牌,中國功能性飲料的老大,慢慢將會走向世界,這對于我們人生來說,也是非常值得驕傲的事情,這將會被載入史冊。
今年年初,疫情最嚴重的時候,我們獨家投資湖南文和友。文和友是挖掘與推廣美食文化,結合潮流文化,打造獨特的體驗場景,形成“美食+文化”的文和友模式。其中在長沙海信廣場面積近20000平方米的“超級文和友”還原八十年代已經消失的長沙老城市的生活消費場景,體現出的是人間煙火氣,并且融入多家地方小吃及文化服務,打造的具有當地市井文化的城市生活名片和年輕人的夜經濟聚集地。年輕的用戶,他們是希望了解父母當時生活的時代,最大的連接就是情感連接,那么通過文和友這種模式,每一個城市的城市生活、城市特點、市井文化都會被挖掘出來,會創造出無與倫比的消費場景和消費體驗。
我們投資的都是有理想的企業家,我們叫志同道合,相向而行,我們基于共同的事業愿景,我們要給中國創造出我們中國人自己的品牌。
《陸家嘴》:2020年初,在經歷了新冠肺炎疫情之后,未來消費行業的趨勢是怎樣的?
宋向前:疫情的發生,對消費服務業的沖擊都是短期的,加華資本看多中國,看多消費服務業的觀點從未發生改變。
加華在具體的投資上,會更謹慎一點。我們投的都是白馬型的企業,客觀來講,我們的投資組合相當漂亮,基本上沒受疫情影響。不變的是,我們會一直堅持投消費服務業,做專業投資機構的這樣一個宗旨,我們也會堅持做產業互聯投資機構的定位,助力中國消費,這是我們的投資特點,更重要的是,我們會與企業家共同成長,不離不棄。我們也相信這些中國最優秀的企業,未來也有可能成為世界上最有競爭力的企業和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