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海艷,張華秀,徐 亮,謝艷嬌
(南昌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門診部,南昌 330006)
甲溝炎是甲溝或其周圍軟組織的感染,常發生在微小刺傷、挫傷、新皮倒刺(逆剝)或剪指甲剪得過深等損傷后,致病菌主要為金黃色葡萄球菌[1],具體表現為患處紅、腫、熱、痛,常伴有炎性滲出及肉芽組織增生[2],若不及時控制會引起遠程軟組織繼發感染,并迅速蔓延,甚至危及生命[3]。甲溝炎可根據其局部臨床表現分為Ⅳ期:Ⅰ期(紅腫期),Ⅱ期(滲出期),Ⅲ期(肉芽形成期),Ⅳ期(慢性嵌甲型甲溝炎形成期)[4-5]。目前臨床上治療甲溝炎Ⅳ期的常用方法是全甲拔除術,但因術后需長期換藥,嚴重影響患者的日常工作和生活[6]。為了探討全甲拔除術后更好的創面愈合方法,南昌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門診換藥室采用復方桐葉燒傷油浸泡的紗條覆蓋甲床創面,將結果報告如下。
選擇2018年6月至2019年10月在本院門診甲溝炎Ⅳ期患者實施全甲拔除術的患者170例,男102例,女69例,年齡14~66歲,平均(33.3±8.8)歲。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將其分為觀察組(復方桐葉燒傷油組)和對照組(凡士林紗布組)各85例;2組性別、年齡、病情及心理狀況等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排除標準:糖尿病、精神病、惡性腫瘤、嚴重基礎疾病患者及凝血功能異常者;中途退出者。
1.2.1 全甲拔除術
患者手術時取仰臥位,避免直視創口;患者患部及周圍采用安爾碘Ⅲ型皮膚消毒,2%利多卡因于足(指)趾根部阻滯局部麻醉,用尖刀片適當分離甲周皮膚,將直血管鉗由甲邊緣處插入甲下,與甲床分離,夾緊甲緣,轉動血管鉗,將趾甲翻轉拔下,完整拔除[7]。刮除甲基質,徹底清除炎性組織和肉芽組織,生理鹽水清洗創面,用無菌紗布按壓止血,用安爾碘Ⅲ型皮膚消毒液消毒創面。
1.2.2 術后處理
術后交代患者抬高患肢,減少患指使用;注意創面的保護,避免水浸濕,保持干燥;不食辛辣、油炸刺激性食物,注意休息。術后次日換藥1次,拆除包扎后,消毒創面,對照組和觀察組分別用凡士林紗布和浸泡復方桐葉燒傷油的紗布覆蓋甲床創面,后用消毒無菌干紗布包扎創面。以后視創面滲液、干燥、組織紅腫、感染等情況1~3 d換1次藥,直至創面愈合。如腫脹及疼痛加重應及時復診。
觀察2組患者的創面愈合時間、換藥次數、創面干燥時間、紅腫消退時間及疼痛評分。疼痛程度采用視覺模擬評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評估,0分為無痛,1~3分為輕度疼痛,4~6分為中度疼痛,7~9分為重度疼痛,10分為極度疼痛。
愈合:創面干燥,局部無紅腫、化膿,趾甲溝部無嵌甲,行走時創面無痛感[8]。

觀察組患者創面愈合時間、創面干燥時間、紅腫消退時間均短于對照組,換藥次數明顯少于對照組(P<0.01),見表1。

表1 2組創面愈合情況、換藥次數比較
第1、2、3次換藥時觀察組VAS評分均低于對照組(P<0.01),見表2。

表2 2組換藥時VAS評分 分
手指(腳趾)的組織結構精細,神經、血管和腱鞘密布,觸覺靈敏;“十指連心”,在治療中要重視、加強心理護理及健康指導,以消除患者常有的恐懼感和緊張感,也是全甲拔除手術順利進行和術后護理成功的關鍵[9]。患者在拆除敷料換藥時創面充血,敷料易與創面粘連、分離困難,患者痛苦大;而且創面與敷料分離時,常會因局部撕扯導致不同程度地損傷肉芽組織上的毛細血管,引起再次滲血而影響肉芽組織的生長,延長換藥時間以及創面的愈合時間,增加患者下次換藥的心理負擔。而換藥時的疼痛會導致致痛炎性介質的異常釋放,引起創面的進一步缺血、缺氧以及加重創面局部水腫,還可以使得體內激素、酶系統代謝異常,減慢蛋白質合成速度、加快組織分解速度,從而影響傷口的愈合[10]。
凡士林紗布是甲溝炎患者拔甲術后最常用的敷料。它可以止血、減輕創面與外包扎之間的摩擦,保護創面,適當減輕換藥時的痛感。但它不能保持創面濕潤,延遲創面愈合;更換敷料時創面肉芽組織易與創面傷口粘連,損傷新生的肉芽組織并引起疼痛;敷料滲透后屏障作用差,容易引起外源性感染,止血效果差[11]。田惠萍等[12]認為,凡士林紗布油層透氣性和引流效果差,所以易引起感染。
復方桐葉燒傷油作為一種復方制劑,其成分為芝麻油、桐葉。桐葉含有比較豐富的熊果酸、多酚類物質及糖苷類物質。熊果酸不僅能改善微循環,還有擴張血管的效果。桐葉具有解毒、消腫及抗感染的作用。因此,此藥能夠破壞創面細菌核糖體功能,破壞細胞膜的相應通透性,對細菌進行誘導,使其逐漸凋亡,有著較廣的抗菌譜,且抗感染效能突出[13-15]。此外,還能保護間葉生態組織,改善微循環,加速創面愈合。復方桐葉燒傷油當中的桐葉成分不僅能減輕術后創面疼痛,而且還能減輕皮膚創傷[16]。在術后炎癥反應期,此藥能夠加速創面腐潰組織的整體脫落進程,為肉芽組織的增生創造有利條件[17-18]。吳鍥等[19]指出,復方桐葉燒傷油能夠較好的改善創面疼痛、瘙癢癥狀,加速創面的早期愈合進程。謝正英[20]認為,復方桐葉燒傷油不僅能對局部皮膚浸潤肥厚有控制效果,而且還能為創面愈合創造有利條件。
甲溝炎患者在治療過程中分泌物消失、紅腫的消退是患者病情好轉的標志之一,而愈合時間的長短是判斷不同方法干預效果的主要指標。本研究結果亦顯示,采用復方桐葉燒傷油的觀察組其創面愈合時間、創面干燥時間、紅腫消退時間短于對照組,換藥次數少于對照組(P<0.01),且換藥時觀察組VAS評分低于對照組(P<0.01)。總之,與凡士林紗布覆蓋甲床創面的傳統方法比較,復方桐葉燒傷油處理的患者在拆除敷料時疼痛感輕、換藥次數少、換藥時間短、創面愈合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