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愛民,劉新勃,薛 梅,崔曉娜,陳賽賽
(1.山東畜牧獸醫職業學院 261061;2.江蘇省農業科學院動物免疫工程研究所 210014)
偽狂犬病是由偽狂犬病毒(Pseudorabies,PRV)引起的多種動物共患的急性、熱性傳染病[1],世界動物衛生組織(OIE)將其列入OIE 疫病名錄, 我國動物檢疫中被列為二類動物疫病[2],2012年我國將豬偽狂犬病列為優先防治的動物疫病病種之一[3]。 偽狂犬病毒可引起母豬出現返情、屢配不孕,妊娠母豬流產、產死胎和木乃伊胎;仔豬出現呼吸道癥狀和神經癥狀,病死率達20%~100%;育肥豬表現輕微的呼吸道癥狀,飼料利用率降低,增重減慢;公豬常表現睪丸炎,種用價值下降。
多年以來,濰坊地區一直是生豬養殖密集地區,豬場的規?;⒓s化程度不斷提高,豬偽狂犬病的發生與流行也呈現復雜趨勢,與其他病原的混合感染現象普遍存在,病死率升高,料肉比升高,給養豬場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 而PRV 屬于皰疹病毒科病毒,可在豬的神經系統中建立潛伏感染,在應激條件下,病毒可在豬體內活化并向外排毒[4]。 所以,豬場一旦發生偽狂犬病,很難根除,需要不斷進行檢測,及時淘汰陽性豬。
目前規模化豬場一般使用PRV gE 基因缺失疫苗來預防本病,結合使用PRV gE-ELISA 鑒別診斷試劑盒來監測野毒抗體,對于豬偽狂犬病的防制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本研究應用ELISA 方法對濰坊地區35 家規?;i場采集送檢的血清樣品進行PRV gE 抗體檢測, 了解豬偽狂犬病在本地區的流行狀況,為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和偽狂犬病凈化方案提供依據。
1.1.1 血清樣品 2017 年~2019 年通過現場采集和送檢方式,隨機采集了濰坊市諸城、安丘、昌邑、壽光等縣區35 家不同規模不同批次且免疫過豬PRV gE 缺失疫苗的豬場1028 份血清樣品,采集范圍包括母豬、公豬、育肥豬和仔豬等。
1.1.2 試劑 PRV gE-ELISA 抗體檢測試劑盒為美國IDEXX公司產品,其他試劑由山東金鑄基藥業有限公司、山東畜牧獸醫職業學院提供。
1.2.1 樣品采集與保存 采集豬前腔靜脈血,5mL/頭,用常規方法分離血清,置-20℃保存備檢。
1.2.2 PRV gE 抗體測定 根據 《豬偽狂犬病免疫酶試驗方法》(NY/T 678-2003)[5]進行操作。
使用IDEXX 公司的偽狂犬gE-ELISA 抗體檢測試劑盒對待檢豬血清中PRV gE 抗體水平進行檢測,具體操作方法按試劑盒操說明書進行。樣品與陰性對照比率(S/N)作為判定標準,若S/N≤0.6,樣品可判定為PRV gE 抗體陽性;若S/N>0.7,樣品可判定為PRV gE 抗體陰性;0.6<S/N≤0.7 的樣品應重新檢測。
應用酶聯免疫吸附試驗(ELISA)檢測了1028 份血清樣品,陽性樣品數量為278 份,樣品陽性率為27%;采集了濰坊地區35家不同規模豬場的血清樣品, 檢測呈現陽性的豬場為20 個,場陽性率為57.1%。
表1 數據顯示,2017 年檢測血清樣品數為569 份,PRV gE抗體陽性率為27.9%(159/569),2018 年檢測302 份樣品,陽性率為26.5%(80/302),2019 年檢測157 份樣品,陽性率為24.8%(39/157),說明近幾年濰坊地區豬群偽狂犬病野毒感染仍然很常見,雖然gE 抗體陽性率逐年下降,但差別并不明顯。

表1 濰坊地區不同年份送檢血清的PRV gE 抗體檢測結果
由表2 可知, 從濰坊地區7 個縣區的規?;i場采集血清樣品進行PRV gE 抗體檢測,陽性率基本在20%~30%,說明本地區PRV 野毒感染較為嚴重,其中壽光市陽性率最高,達30.4%;昌樂縣最低,為20.4%。

表2 濰坊地區不同檢測區域PRV gE 抗體檢測結果
由表3 可知, 各年齡階段豬群PRV 感染情況存在差異,后備母豬的PRV gE 抗體陽性率最高 (36.7%), 其次為保育豬(29.2%)和育肥豬(27.1%),公豬的陽性率最低(13.8%)。

表3 濰坊地區不同年齡階段豬群PRV gE 抗體檢測結果
gE 基因是PRV 的主要毒力相關因子[6],國內豬場一般采用PRV gE 基因缺失疫苗預防豬偽狂犬病[7]。 自從2011 年PRV 變異毒株在我國流行,豬偽狂犬病陽性豬場明顯增多,很多學者采用gE-ELISA 方法在不同地區進行了大量的流行病學調查,旨在為當地豬場豬偽狂犬病的防控與凈化提供參考依據。 如徐尤田等[8]調查發現,2014 年~2016 年河南信陽市PRV 野毒感染的豬場陽性率為65.85%,血清樣品陽性率為49.85%;魯富有[9]等調查2017 年~2018 年云南省普洱市PRV 野毒感染情況,結果顯示規?;i場陽性率為2.26%;戴愛玲[10]等調查發現,2012 年~2014年閩西南地區部分規?;i場血清樣品總陽性率為21.8%,場陽性率為57.0%。本次調查應用gE-ELISA 方法檢測了濰坊地區35家不同規模豬場采集的1028 份血清樣品, 陽性樣品數量為278份,樣品陽性率為27%,場陽性率為57.1%,說明濰坊地區豬群豬偽狂犬病帶毒現象仍然比較嚴重, 結合其他學者在不同地區調查的數據分析可見, 我國部分規模化豬場偽狂犬病的凈化形勢依然嚴峻。
2017 年~2019 年連續三年進行采樣檢測, 樣品陽性率總體呈現下降的趨勢, 但由于受非洲豬瘟疫情影響, 生豬存欄量下滑,同時考慮豬場生物安全問題,采樣變得越來越不方便,檢測樣品數量逐年減少,導致檢測結果可能存在一定數據欠缺。 按照《國家中長期動物疫病防治規劃(2012 年-2020 年)》[3]要求,2020年全國所有種豬場豬偽狂犬病達到凈化標準, 故各地豬場凈化意識普遍提高,豬群PRV gE 抗體陽性率下降也是必然結果。
7 個縣區的規?;i場PRV gE 抗體陽性率基本在20%~30%,說明本地區動物疫病防控技術水平、豬偽狂犬病凈化程度的區域差別不大,也反映濰坊地區PRV 野毒感染較為嚴重。
不同年齡階段豬群PRV gE 抗體檢測結果表明, 后備母豬的PRV gE 抗體陽性率最高,可能與豬場引種和選育后備母豬過程中檢測凈化工作不到位有關, 而對比經產母豬的陽性率下降以及公豬的陽性率最低, 說明種豬場的偽狂犬病凈化有了一定的成效。 所以,從動物疫病的凈化層面看,加強種豬群檢測,采取邊檢測邊淘汰的手段,同時加強引入和選育后備豬的隔離檢疫,保證陰性后備豬群的補充,是達到疫病凈化的關鍵[11]。 保育豬和育肥豬的PRV gE 抗體陽性率對比哺乳仔豬有上升的現象,說明疫苗免疫受多種因素的影響,免疫效果并不是很好。
本次檢測調查在養殖區域、 采樣的數量及豬群年齡結構方面進行綜合考慮, 盡可能充分了解濰坊地區豬群PRV 感染情況,為豬偽狂犬病的凈化提供參考,為豬偽狂犬病的科學防控提供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