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女村教師遇到了婚戀困境,這使他們扎根鄉村教育事業的決心有所動搖。
如何結束鄉村教師的單身生活,留住每年新補充的教師,讓鄉村學校師資不再大量流失?這成為教育系統需要破解的難題。
A“牽線搭橋”,不讓夢想與愛情對立
平口鎮是益陽安化具最西邊的鄉鎮,與婁底新化縣交界.平口鎮中心學校距離安化縣中心城區約130公里,該校因無法解決教師個人問題,一度成為該縣師資流失最嚴重的學校之一.
自2015年開始,安化貝教育局就不斷為平口鎮中心學校招聘新教師,但是該校教師總體人數卻呈負增長趨勢。校長蔣蘇會表示,當年暑假,該校30名青年教師中,有8名因個人問題離開學校.
“年年招,年年師資緊缺。”青年教師大量流失,蔣蘇會看在眼里急在心中.經過調查,她發現主要原因是學校地理位置過于偏遠,導致學校有三分之二的教師是單身.
怎么辦?蔣蘇會很快就想到了“用愛留人”.親身實踐過“愛情留入”的蔣蘇會回憶,1997年,她作為“外鄉人”懷揣著教育夢來到平口鎮任教。幾年后,以蔣蘇會的教學水平,調往只城并不難,但她最終因為愛情在鄉村扎根至今。
蔣蘇會表示,熱愛教育事業、改變鄉村教育面貌.是他們選擇當鄉村教師的主要原因。而作為校長,不能讓他們在這個艱苦的地方找不到對象,也不能讓想點燃鄉村教育夢的教師因婚戀問題而遺憾離開。
“留人,需留心。”熱心又憂心的蔣蘇會決定給學校的單身教師當“紅娘”。學校圈了小,資源缺乏,她利用身邊所有的人脈,為老師們尋找“良人”。
2015年,心心念念幫老師結束單身生活的蔣蘇會在考駕照的同時,向身邊一起考駕照的人打聽優質單身人士.“運氣很好,有一名外校的女教師告訴我,她有一個同學叫周文竹,南京師范大學研究生畢業,在新化任教,30歲還沒有對象.”聽到這個信息,蔣蘇會欣喜若狂,她立馬想到了本校30歲的優秀單身男教師——被評為“平口鎮最美教師”的劉習聰。
“兩個人各方面都很般配,郎才女貌.”蔣蘇會做好前期了解了作后,給兩人安排了多次交流時間,他們在一起既討論教學,又喝茶聊天,還談教育理想.果不其然,他們漸漸地走到了一起.2016年,在“紅娘”蔣蘇會的見證下,他們喜結連理.因為收獲了愛情,“夢想就是把知識的種了散播到鄉村大地”的劉習聰更加堅定地留了下來。而周文竹也因為“安化縣的教師同鄉計劃”調到了平口鎮中心學校。此后,兩人以校為家,成長為學校的優秀骨干教師。
也是從這里開始,“用愛情留人”,似乎成了下口鎮中心學校的傳統。從2015年至今,“紅娘”校長共促成10對老師結成美好姻緣。
目前,學校只剩一名單身的教師了。“給老師找對象是共贏的事情,它既是組織關心教師的一種方式,也能促進教師安心教學,更重要的是可以穩固學校的師資力量。”蔣蘇會表示,解決教師的婚戀難題后.教師流失的閑墳也不復存在.
B社會各界助力,讓教師不“愁嫁”
事實上,下口鎮中心學校之前碰到的困境,普遍存在于鄉村學校.
“如果能妥善解決鄉村教師婚戀問題,教育資源將更趨均衡,學生自然受益。”祁陽只教育局婦委會主任鄧陽球說,近些年多所學校校長向教育局反映過教師婚戀問題,教育局也積極為校長們排憂解難,但隨著分配到鄉村學校的年輕女教師越來越多,校長的煩惱也與日俱增。
2018年,鄧陽球深入鄉村進行調研,初步統計出祁陽只有近700名鄉村單身教師,其中女教師有近600入。鄧陰球分析:“受性別比例、社交圈、地理位置、擇偶觀等因素影響,祁陽只中小學校特別是鄉村學校出現了較為突出的教師婚戀難問題,并成為影響我縣鄉村教師隊伍穩定的誘因。”
形勢嚴峻,祁阡只教育局通過討論研究決定,由教育局婦委會牽頭,在2018年底舉辦了一場教師聯誼會。
“相親會規模很大,全縣22個鎮鄉學校報名的教師悉數到場。總共有500人參與聯誼,其中300名女性全部是教師,200名男性中有100名為男教師。現場很‘燃,縣教育局還申請特警保護我們教師的安全。”祁陽貝寶塘中心小學教師劉青(化名)參加了當天的活動,并在當天牽手成功。
目前,祁陽只教育局舉辦了兩次聯誼活動,總共有50對教師牽手成功。
與祁陰縣不同的是,在采訪中,有些縣市區教育局負責人告訴記者,他們電舉辦過聯誼活動,但鄉村教師人人問津,效果不佳。
“因人而異,因地而異。解決鄉村教師婚姻問題,要把關心、關愛落到實處,做得更加人性化一些。”瀏陽市教育下會副主席石白行表示,瀏陽市認真開展教育系統未婚教師摸底后.根據瀏陽地區的特點、教師的不同訴求,提供不同的解決方案——組建“教育系統未婚青年聯誼”微信群;按照未婚教師的要求,對聯誼活動進行細分,包車組織教師參加“鵲橋會”“相約瀏河畔”“瀏陽一中聯誼專場”等精準的專場聯誼活動;今年,瀏陽市還出臺并實施了《瀏陽市教育系統“紅娘獎”獎勵方案》,積極拓展未婚青年教師的讓交面和朋友圈.有力促進了大齡剩男乖女們“脫單”。
今年4月,瀏陽市教育下會將線下聯誼活動搬到了線上,此舉獲得了很多鄉村教師的好評。“在自愿報名的前提下,我們將單身教師的照片、愛好、尋偶要求等基本信息公布在教育局微信公眾號上.‘看對眼的人可以以留言或者私信的形式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在核實對方身份信息后,便會為雙方‘牽線搭橋。”
湖南省社科院人力資源與改革發展研究所副研究員張黎有多年鄉村教育的工作經歷,而且一直以來都在關注鄉村教育.
她認為,鄉村教師婚戀困境主要受鄉村學校地理位置偏遠、交通不便、生活條件差以及鄉村教師職業吸引力低等各方面的因素影響,“鄉村教師職業吸引力低直接導致近些年來教師隊伍性別比例失衡.”
“適當增加農村教師的工資水平,提高教師的社會地位,以此增強教師職業對男性的吸引力;完善尊重與認可鄉村教師的制度,營造‘尊師重教的良好氛圍;改善農村教師的居住條件。”張黎建議,教育、婦聯、團組織、工會等政府部門要將解決鄉村教師婚戀問題作為組織的一項工作,并積極拓展“資源”渠道,為教師搭建平臺,使他們能接觸到更多教育系統之外的青年。
C“改變婚戀觀念”用一顆心去溫暖另一顆心
“不管什么職業,‘人本身才是決定情感道路、家庭生活的主要因素,只要相信愛情、勇于追求愛情、用心經營愛情,都會收獲屬于自己的幸福生活。”北京師范大學心理學部碩士、湖南師范大學附屬中學心理備課組長袁春龍表示,“鄉村教師要積極地拓展生活圈了,另外,長輩介紹、相親、自由戀愛、找同事等方法是‘脫單的有效手段。”
岳陽縣長湖鄉中心小學教師彭婷,在事業穩定后,開始被親友催婚.2018年暑假的一次聚會上,一名鄉鎮駐村扶貧干部得知彭婷單身,便張羅著給她介紹對象。
相親宴很快到來。村里的村委干部幾乎全部出動陪餐,幫忙營造氣氛。對于這場相親,彭婷不抱任何希望,也沒有信心。
從小就與父親相依為命的彭婷情況比較特殊。2016年底,彭婷的父親突發腦溢血,術后受腦積水的影響,智商只有五歲孩童的水平。彭婷不管去哪都將父親帶著身邊.當時,為了照顧父親,彭婷連解決溫飽都成問題,更不用提解決婚姻大事了.
相親前,彭婷把自己的情況向介紹人坦白,所以,當她得知對方愿意來相親時,彭婷心中很感激,比有一些“好感”.彭婷告訴記者,相親對象的父母是善良、溫和、樸實的鄉村入,尤其重孝道。“被他人看作‘負擔的父親,他們并沒有介意,反而感動于我的孝心,也很支持兒子和我在一起.”彭婷回憶,第一次去男方家時,她又一次被打動了,“他爸媽把新鮮豬肉和排骨分裝好,然后蹲在我身邊笑著說讓我帶回家給父親吃。”如今彭婷已經結婚一年多,孩子也在今年夏天出生,公公婆婆依然善良而溫和,而她父親,也一直跟著彭婷住在婆家,并且被大家照顧得很好.
彭婷說,如果說鄉村教師“脫單”有什么秘訣?那應該是改變過于理想或過于現實的婚戀觀,從“心”出發,用一顆心去溫暖另一顆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