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靚 曹健敏
(1.上海市閔行區浦江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上海 201112;2.復旦大學附屬上海市第五人民醫院)
近年來, 由于人們生活方式的改變以及我國人口老齡化階段的到來, 我國糖尿病患病率上升趨勢明顯[1]。 從全球統計結果來看,很多國家用在糖尿病及其并發癥的醫療費用占到全部醫療費用的5%~20%,預計到2040 年,費用將會繼續增加19%,超過7 500 億美元[2],因此,糖尿病的高發病率和病死率,給病人、家庭和社會帶來嚴重的經濟負擔。 一項針對23 800 例糖尿病病人的依從性研究表明, 目前使用DPP-4 抑制劑、 磺酰脲類和噻唑烷二酮類藥物治療的病人中僅有47.3%、41.2%和36.7%人群具有良好的依從性[3]。 糖尿病病人的服藥依從性是影響血糖控制達標率的一個重要因素, 直接影響著病情的發展和轉歸。 作為一種慢性疾病,糖尿病病人大多需要堅持終身用藥, 如何保證病人良好的服藥依從性是提高糖尿病病人生活質量, 降低并發癥的最經濟的手段。 本研究旨在探討社區Ⅱ型老年糖尿病病人服藥依從性影響因素, 為提高社區Ⅱ型老年糖尿病病人的服藥依從性提供參考。
1.1 研究對象 隨機抽取加入上海市浦江鎮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糖尿病慢病管理的病人289 例。 入選標準:①年齡≥60 歲;②符合1999 年WHO Ⅱ型糖尿病標準診斷,且使用藥物治療時間1 年以上;③病人意識清楚,能清楚的表達自己的情況;④所有病人均知情同意。 排除標準:有認知障礙、精神疾病以及對藥物和酒精有依賴的病人。
1.2 研究方法 經過統一培訓的調查員(均為糖尿病護理門診護士) 于2018 年7 月至9 月對病人進行面對面調查。 可自行完成問卷者,由其本人填寫;無法自行填寫者,由調查員讀出選項,病人選擇后代填;填寫結束后,由調查員收回檢查填寫情況,有錯項、漏項,及時進行修改。 本次調查共下發問卷289 份, 收回289份,回收率100%,有效問卷284 份,有效率為98.26%。
1.3 研究工具
1.3.1 一般資料調查表 依據研究的目的和疾病的特點自行編制,包括性別、年齡、婚姻狀況、文化程度、人均月收入、患病時間以及服藥情況等。
1.3.2 Morisky 服藥依從性量表 采用司在霞等[4]2012年修訂的Morisky 服藥依從性量表,量表有較好的信效度,被廣泛應用于結核病、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病人的服藥依從性測量。 量表有8 個條目,其中前7 題病人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是”或者“否”,選擇“是”記0 分,選擇“否”記1 分,第5 題為反向計分題。 第8 題有5 個選項, 分別是“一直都是”、“經常”、“有時”、“偶爾”“從不”,分別賦0.00 分、0.25 分、0.50 分、0.75 分、1.00 分。 總分共8 分,得分<6 分為依從性低,6~7 分為依從性中等,8 分為依從性高。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6.0 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采用±s,計數資料采用百分比表示。多組間計數資料比較采用χ2檢驗。依從性的影響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 回歸分析。 P<0.05 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社區老年Ⅱ型糖尿病病人服藥依從性現狀 284例老年Ⅱ型糖尿病病人服藥依從性得分為5.44±1.51。服藥依從性高13 例(4.6%),服藥依從性中等121 例(38%),服藥依從性低163 例(57.4%)。
2.2 不同特征社區老年Ⅱ型糖尿病病人服藥依從性比較 不同性別、婚姻狀況、文化程度、患病年限、每日服藥次數、血糖監測次數的病人服藥依從性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不同特征社區老年Ⅱ型糖尿病病人服藥依從性比較

續表
2.3 社區老年Ⅱ型糖尿病病人服藥依從性影響因素分析 服藥依從性設為因變量, 不同特征病人服藥依從性有統計學意義的因素為自變量, 其賦值情況見表2。 回歸分析結果顯示,性別、婚姻狀況、患病年限、血糖監測次數對依從性有影響。 見表3。

表2 自變量賦值表

表3 社區老年Ⅱ型糖尿病人服藥依從性影響因素Logistic 回歸分析
3.1 社區老年Ⅱ型糖尿病病人服藥依從性狀況 本研究顯示, 社區老年Ⅱ型糖尿病病人服藥依從性高及中等占42.6%,整體服藥依從性較差。有調查發現,有些城市社區老年病人服藥依從率為40%左右[5],說明老年人服藥依從性普遍較低。 這可能與老年人記憶力下降時常忘記服藥、 理解力降低對信息接收有偏差、聽力下降聽不明白等有關。 藥物治療依從性直接影響病情發展、治療效果及其轉歸。 社區老年Ⅱ型糖尿病病人服藥依從性偏低,值得關注,應積極采取有效措施,提高病人的疾病自我管理能力,促使其自覺按時、按量服藥,延緩病情發展,減少并發癥,提高生活質量、減輕家庭及社會的負擔。
3.2 社區老年Ⅱ型糖尿病病人服藥依從性影響因素分析
3.2.1 患病年限 本研究回歸分析顯示, 患病年限影響服藥依從性。 病程較長的老年Ⅱ型糖尿病病人,服藥依從性較好。 這可能是因為患病時間越久,病人了解的疾病相關知識越多, 并且患病越久的病人出現并發癥的概率越高, 所以病人的自我保健的意識也會隨之逐步提高,從而提高病人自我管理的行為。 有研究也顯示隨著病人患病時間的延長, 病人會更加重視疾病,了解更多的糖尿病知識[6]。 但李楠楠[5]的調查顯示,患病時間越長,服藥依從性越差。 原因是病人患病時間延長,治療費用增加,出現焦慮抑郁的負性情緒, 同時部分患病時間較長的病人往往會根據自己主觀感受隨意服藥或者停藥。 因此要提高老年病人服藥依從性應適時進行心理疏導, 建立積極的心態; 在臨床中一定要重視服藥依從性和患病年限的關系,科學合理的制定對策。
3.2.2 婚姻狀況 在婚的老年Ⅱ型糖尿病病人服藥依從性優于非在婚的老年Ⅱ型糖尿病病人。 家庭是人類的內在基本特征,是人類群體生活的社會模式。 有調查結果顯示, 已婚的老年糖尿病病人服藥依從性良好及中等的比例高于未婚病人[7]。 在婚的病人能得到來自配偶在生活上、精神上及物質上的支持,同時能督促定時定量服藥, 這也可能是提高服藥依從性的重要因素;非在婚的病人由于智力及體能的下降,加之年齡大健忘等因素, 同時又缺乏有效的監督和提醒,服藥依從性就會隨之下降。 這提示在社區的糖尿病慢性病管理中,要重視非在婚病人的需求,給予必要的關心和指導,加強糖尿病知識的教育,幫助培養良好的習慣,提高服藥依從性。
3.2.3 性別 本次調查中發現, 女性病人服藥依從性低的比率高于男性。 洪娟[7]的調查中顯示,女性服藥依從良好的比率高于男性,與本研究結果不一致,可能與調查工具、 樣本來源和人口構成等不同有一定關系。
3.2.4 血糖監測次數 本研究結果顯示: 監測血糖次數越多,遵醫服藥依從性越好。 涂燕玉等[8]調查發現,血壓監測和服藥依從性得分呈正相關。 這是由于個體行為對預期結果的權衡和個體自覺效能對依從性會產生重大影響, 所以要改善依從性需要建立健康信念模式。 血糖監測是個體行為,那些重視血糖監測的病人之所以能夠有效控制血糖, 是因為可以通過個體的自覺性監測得到客觀結果, 促使病人提高服藥依從性。 因此需要提升血糖監測知識的普及力度,提倡居家血糖監測。
研究結果顯示, 老年Ⅱ型糖尿病病人服藥依從性受血糖監測次數、婚姻狀況、患病年限、性別的影響,故加強對于老年Ⅱ型糖尿病病人的規范化管理,有助于改善老年Ⅱ型糖尿病病人服藥的依從性。 本次調查,由于樣本的數量有限,所以調查結果不能代表老年Ⅱ型糖尿病病人群體,在接下來的調查中,將擴大調查的樣本數量,增加結果的可信度和科學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