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申鍵是遼寧局九七三處黨委書記、處長,工作中,他始終堅信“道不行不至,事不為不成”。特別是在專項工作中,他堅持“干”字當頭,身先士卒,始終保持“不用揚鞭自奮蹄、不折不扣去執行、不達目標不罷休”的精神狀態,以實際行動踐行國家局黨組“兩決定一意見”和“五句話”總體要求,踐行一名共產黨員的初心和使命。
申鍵以強烈的事業心和責任感,努力從思想上拔節、工作上拔高。
一是甘當敬業奉獻的“老黃牛”。“專項”工作中,他堅持腳踏實地、主動拉車,埋頭肯干、無怨無悔。注重工作前瞻性,主動謀劃“一庫一批一方案”,組織開展培訓和實戰演練,確保作業人員“本崗位精、鄰崗位通”,強化崗位間協作配合;堅持溝通協調做在前,主動與地方政府、武警、公安、消防、鐵路等部門會商協調,建立有效協調保障機制,確保安全保障屬地責任落實。
二是爭做干事創業的“動車組”。堅持團結和帶領班子成員,想在前、沖在前、干在前,堅持用“干”字影響班子、帶動職工、凝聚隊伍。專項作業中,他始終堅持帶著大家一起干,既當指揮員、又是戰斗員。職工們知道申鍵有腰脫,都心疼地勸他別干了、歇一歇,可每當他看到馬上就退休的老職工也在作業隊伍中,看到全體職工在作業中展現出的昂揚斗志和飽滿熱情時,他就覺得跟大家肩并著肩一起干,值得。
三是勇當履職盡責的“急先鋒”。申鍵體會到責任擔當是做好工作的頂梁柱。他堅持扛起責任在先,擔負起第一責任人職責,確保壓實倉庫主體責任;堅持彎下身子在先,一心撲在崗位上,全年值班帶班100 多天,以處為家習以為常。專項工作期間更是把單位當家,扎到一線檢查工作環節,走進群眾研究工作細節;堅持研究思考工作在先,帶領團隊從實踐中總結工作方法和經驗,概括為“壓實上、中、下三級責任,抓實前、中、后三個重要環節,抓實點、線、面三個重點區域”,形成了內外協調、上下聯動、全局一盤棋的工作局面,確保安全順暢完成任務。
一是堅持勇挑重擔,迎難而上。去年,九七三處第一次集中接受大規模任務,遇到的難題多、新情況多,申鍵深感責任重大。特別是針對協調鐵路取送車皮這個難題,他發揮“攻山頭”“克難關”作用,多次蹲守車站做協調工作,妥善處置突發狀況,確保車皮安全順暢發運。
二是堅持撲下身子,干出樣子。專項作業中,他帶頭組織一個作業班組,其他處領導也不甘落后紛紛組隊參戰。職工們看到處領導和職工一起干,極大地激發了干勁、凝聚了力量,推動生產作業成了“競賽”,各組作業隊員都暗中較著勁,比著干、賽著干、爭著干、搶著干、安全著干,創造了一個小時內裝車量紀錄。
三是堅持抓住細節,抓實最后一公里。申鍵認真組織點對點落實細節和完善環節流程;督促“清單制”檢查安全,確保不漏項;監督車廂門邊物資擺放,防止剮蹭掉袋 ;組織研究優化作業方法,降低勞動強度,提高作業效率;物資日接收量提高進一倍。
申鍵既重過程抓實,也重目標抓實。專項工作按既定方案瞄準目標,堅持尺度不放松、刻度不降低,一抓到底。
一是堅持干事執著,鍥而不舍。物資轉運的關鍵是打通鐵路環節。為準確掌握車皮到站預期,他帶頭踩點跑線掐表,一天之內往返于遼陽的廠家、錦州貨運處,來回1000 多公里沒時間休息,也來不及吃飯。為實時掌握車皮動態確保轉運,他與鐵路部門多次溝通、反復協商,拿出釘釘子精神,爭取大力支持,特事特辦,實現動態監控共享,打通了“專項”運輸線。
二是樹立敢打硬仗,能打勝仗的決心。面對急難險重的“硬骨頭”,他帶領職工發揚敢于拼搏、勇于挑戰的精神和連續作戰的作風,加班加點干、倒班輪流干,有效減少物資在轉運站停留時間。他多次協調廠家調整生產計劃,克服了車皮不確定因素和人員疲勞及天氣等困難,提前完成年度計劃。
三是堅持對工作有熱度,對職工有溫度。在申鍵心里牽掛的始終是工作和職工,卻忽略了自己和家人。專項工作期間,經常掛在申鍵嘴邊的話是“工作落實了沒有,一線職工吃飯了沒有,扭傷職工好點了沒有”,而對家人他卻無暇照顧,心里更多的是愧疚。從嚴寒到酷暑,他始終堅持干在一線不掉隊。結石病犯了、腰脫嚴重了,每每疼痛難忍時,就會偷偷吃幾粒止疼藥頂一下。幾個月下來,人黑了瘦了、臉皴了裂了、手起泡了,家人看著心疼、職工勸他歇一歇,但他心里覺得:職工們不是和我一樣干嗎?作為一名共產黨員,就是要與職工同甘共苦,就是要身體力行地踐行初心和使命,干就要干出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