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福建省福州市老年大學 趙守箴
趙守箴書友的四條屏頗有晚清民國書家風范,通篇來看從容灑脫,用筆遲澀中不乏流暢,時而重若崩云,時而輕如蟬翼,重者不顯笨拙,輕者無失剛勁,故點畫豐富,韻味悠長。尤其結字,于古樸中極具情趣,似乎于海派畫家程十發先生書法中悟得真奧。就形式來說,四條屏是清代書家的專長,小字變為大字,通篇書寫且各條分開能獨立成幅,合起則成為整體,故視覺張力要求極高。建議作者將每條的上下左右留白再縮減些,則作品的張力會更強,也更大氣。

海南省海口市老年大學 郭引勝
郭引勝書友的行草書,師法當代名家周慧先生。整體來看,作者比較準確地把握了周氏書法的基本特點,非常注重用筆的豐富變化和結字的收放對比。同時,作者駕馭作品的能力很好,前后照應有致,落款、鈐印亦十分精心,非常難得。周慧是當代碑帖融合的代表書家,其行草書中有強烈的碑意,故骨力強勁。再看此作,作者似乎書寫速度較快,用筆略顯浮滑直白。另外,“牛”字加點等字法處理也不妥,需謹慎。

江西省贛州市老年大學 徐新生
徐新生書友的隸書創作師法漢代名碑《曹全碑》,且對該碑的基本技法掌握很好。作品用筆以圓為主,點畫圓潤,結構端正,章法和諧。從作品不難看出,作者臨習時間不久,對于一些基本的書寫技巧還需靈活運用,比如用筆的節奏感要強、線條要圓轉流暢、用墨也不要一味濃厚,否則點畫過于臃腫。此外,結構方面如“山”太空、“限”太散垮,需中宮收緊,注重收放對比。總之,只要多臨多思,假以時日,必有改觀。

江蘇省鹽城市老年大學 巴本鈞
巴本鈞書友的隸書中堂渾厚穩重,不溫不火,既有漢碑神韻,又得清人隸意。在書寫過程中,作者比較注意節奏感的體現,故用墨濃枯相間、虛實相生,是一件很“穩”和“得法”的佳作。建議作者適當放寬取法視野,漢碑、摩崖、簡牘等都可臨寫,以突破過分為“法度”所縛的瓶頸,字的生命力和天骨開張的氣勢也會被進一步激發出來。此作落款部分處理欠妥,與正文太近,空間擁堵。再者,全篇濃墨重筆處略顯臃腫,稍加調整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