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 高
(中國人民銀行西安分行,陜西西安 710075)
作為數字支付的實現基礎,支付清算系統是金融機構之間實現資金調撥和流通的重要渠道,在社會經濟活動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美聯儲前任行長格林斯潘曾經說過,如果你想毀掉美國經濟,只用毀掉美國電子支付系統。支付清算系統在任何國家都是屬于國家層面的重大戰略,是保障國家安全、維護金融穩定,促進經濟發展,服務國計民生不可替代的基礎支撐和根基。
我國的支付清算體系格局是以央行中國現代化支付系統為核心,其他各金融市場的交易系統、銀行和支付機構的支付系統,都接入央行中國現代化支付系統。央行現代化支付清算系統在我國支付體系占據絕對主導地位,它包括大額實時支付系統、小額批量支付系統、網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統(以下簡稱網銀系統)和境內外幣支付系統,我國幾乎所有的金融機構都是現代化支付系統的參與者。中國現代化支付系統是由人民銀行清算總中心運營,為保證各支付系統安全穩定運維、功能升級更新、遠期研發規劃等工作,清算總中心本著非盈利的原則向各支付系統的參與者收取一定的費用用于涵蓋支付清算系統的日常運維和研發設計工作。鑒于運維成本動態變化、整體規劃有所調整等原因,清算總中心于2018年10月份對大額支付系統、小額支付系統、網銀系統和境內外幣支付系統進行了費率調整。
為進一步優化我國支付清算系統收費策略,本文對英國、美國和歐盟的支付清算系統費率策略進行梳理比較,并基于此對我國支付清算系統費率策略優化調整提出相應建議。
作為全球的金融中心,英國的支付清算系統發展一直走在全球前列,在1984年便建立了本國的實時全額支付系統- CHAPS系統(自動清算支付系統,類似我國的大額支付系統),該系統2019年全年處理的資金額高達83.4萬億英鎊;在2008年建設了FPS系統(快速支付系統,類似于我國的網銀系統),使英國成為全球范圍內在零售領域第10個實現實時支付的國家。英國的CHAPS系統和FPS系統采用“固定費用+單筆費用”的收費模式;BACS系統(類似于我國的小額支付系統)采用按筆分段計費模式(詳見表1)。

表1 英國各支付系統收費表
英格蘭銀行作為CHAPS系統的運營者和服務提供商,每年向各參與者收取30000英鎊的固定費用,同時對每筆交易收取31.9p,用于CHAPS系統的日常運維、規則制定、風險控制等工作,英格蘭銀行每年會對CHAPS系統的收費情況進行評估和修訂。FPS系統的加入成本較高,需要一次性收取參與者82750英鎊用于支持測試、系統遷移和注冊等工作。此外,FPS系統每月向各參與者收取8859英鎊的電訊費和805英鎊的7*24小時服務運維費。BACS系統根據交易量采用分段計費的方式只收取年費(詳見表1),不收取單筆支付交易費用,該系統會持續跟蹤評估每年的收費情況,平均每三年調整一次收費標準。
美國的信息技術和金融應用水平都處在全球頂尖地位,是全球首批鋪設支付清算網絡的國家,1983年便建設了美國的實時全額支付系統Fedwire系統(聯邦資金轉賬系統,類似我國大額支付系統),由美聯儲建設并主管,現在已是全球規模最大的大額支付系統,2019年全年處理的交易額高達695萬億美元。目前,該系統已形成了一套科學合理、結構完備、層次分明的收費體系(詳見表2和表3)。

表2 FedWire系統收費情況

(—表2續)

表3 FedWire系統階梯費率和激勵政策
一是FedWire每月收取參與者95美元的固定費用。二是FedWire向參與者提供具有附加價值的功能和專業化的服務,并收取相應的額外費用。比如,美聯儲對于申請離線轉賬的參與者收取65美元,向申請費用清單導入導出功能的參與者收取50美元,對于超過1億美元的轉賬交易額外收取0.36的附加費,對于日終后發起的轉賬交易額外收取0.26美元的附加費。三是FedWire系統依據參與者每月業務筆數采用階梯費率方式按筆收費,14000筆以內每筆收取0.84美元,1.4萬到9萬筆之間收取0.25美元,9萬筆以上收取0.165美元。四是FedWire采取激勵政策鼓勵參與者積極應用該系統,美聯儲會基于過去5年的交易數據為每個參與者設定一個交易量基準值,如果參與者本月的交易量多于基準值的60%,美聯儲將對于超過基準值60%的交易給予80%的折扣(詳見表3)。舉個例子,參與者A的基準值是每月交易50000筆,對于超過30000筆的交易,就按照激勵后價格進行收費。
TARGET2系統(第二代泛歐實時全額自動清算系統,類似我國大額支付系統)是歐洲處理大額支付的領先平臺,被歐洲各成員國中央銀行和商業銀行廣泛采用,并用于處理歐元的實時支付,2018年處理資金額為432萬億歐元。TARGET2系統對于維持歐元區的金融穩定、實現歐元區跨境資金的自由流動和支持實施歐州中央銀行的單一貨幣政策具有重要的支撐作用。因此,歐洲央行高度重視TARGET2系統,將其視為歐盟金融一體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為合理規范TARGET2系統的收費管理,歐洲央行向參與者提供兩種自主可選的收費標準,并提供附加價值的專業化服務方式(詳見表4)。

表4 TARGET2系統自主可選政策
TARGET2系統向參與者提供自主可控的兩種選擇:選擇A是每月固定繳納150歐元的月費,每筆交易收取0.8歐元;選擇B是每月繳納1875歐元,同時每筆收費采用基于交易量的階梯收費標準,每筆收費從0.125歐元到0.6歐元有5個檔次(見表4)。此外,TARGET2系統也向參與者提供流動性池、TIPS服務(實時支付服務)等可選服務,參與者可根據自身實際需要自主選擇,并繳納相應的費用。例如,選擇合計流動性服務(即允許參與者在流動性不足時使用同一集團旗下的其他參與者流動性)每月應額外繳納200歐元。
在2018年10月支付系統費率調整之前,只有大額支付系統、小額支付系統采用固定費率模式收費,網銀系統和境內外幣系統業務均實行免費政策。大額支付系統按發送業務筆數收費,每筆5.5元;小額支付系統實行“包費+筆費”模式,包費為0.5元/包,筆費約為0.1元/筆。
調整之前的收費模式存在交叉補貼的問題,即用對大額支付系統和小額支付系統的收費來補貼網銀系統和境內外幣系統的運行維護和研發規劃,不符合國際上通行的“獨立核算、自求平衡、用者自負”的商業邏輯。為優化支付系統服務價格體系、向支付系統參與者提供更加市場化、科學化、靈活化的收費標準和全方位的服務,人民銀行清算總中心自2018年10月起實施新的收費標準。新的收費標準也設置固定收費項目,并提高固定收費對總成本的覆蓋率,盡可能多的通過固定收費回收總成本。調整之后的收費模式由支付系統直接參與者根據自身業務量實際情況,自主選擇“低月費+高筆費”或“高月費+低筆費”等多種套餐模式,以滿足不同業務量的直接參與者需求,并著力解決系統交叉補貼問題,實現各系統自身收費彌補成本的目標。
我國的套餐選擇模式不同于國外階梯費率模式,大額支付系統設置6種套餐,小額支付系統和網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統都設置了5種套餐,境內外幣系統設置了2種套餐。套餐選擇需要支付系統參與者提前對其支付交易量進行評估,并根據自身業務量實際選擇合適的、總體成本最低的套餐模式,一旦選擇了套餐,所有的交易都是按照該套餐規定的價格收取。而國外階梯費率方式都是按照交易筆數自動按照相應的收費標準進行計算。
為更好支持支付系統高質量發展、打造完備的支付系統收費體系,人民銀行清算總中心和支付系統參與者均應高度重視,分別從支付系統功能供給和支付業務智能管理兩方面加大管理和投入力度。
對于監管機構而言:
一是提供更加完備的附加功能。近年來,隨著資金流通的不斷復雜和信息技術的持續進步,很多國家都對本國的支付系統進行了更新升級,為支付系統,尤其是大額支付系統配備了更為完善的功能,并收取相應的費用,以更好的支持支付業務的持續發展。正如在第二章節中介紹的歐盟TARGET2系統和美國FedWire系統都提供了諸多附加服務。在我國,雖然大額支付系統更新了收費模式,但并未提供更多的增值服務。因此,人民銀行清算總中心可以嘗試提供更加豐富的增值附加服務,并收取相應的費用。附加服務既有助于支付系統管理者制定層次分明、科學合理的收費體系,又能使支付系統參與者夠享受更加多元化、定制化和專業化的支付服務。比如,針對信用較好、經營穩健、風險可控的參與者,大額支付系統可以逐步探索向其提供流動性池、排隊業務等流動性節省(LSM)機制;小額支付系統、網銀系統也可嘗試提供更加細致的賬單、明細、發票、業務回執、離線業務等附加服務。
二是探索適當有效的激勵措施。支付系統費率的調整對于地方性中小型商業銀行造成了一定的壓力,陜西省有3家地方性商業銀行已經或有意向通過費用更低的匯路進行轉賬,以降低在支付方面的成本。隨著農信銀、同城票據交換、地方金融服務平臺的業務類型不斷增加、服務范圍不斷擴大、服務質量不斷提升,支付行業的競爭屬性也逐漸明顯,各參與者的選擇也隨之增多。雖然,央行支付系統在整個支付行業毫無疑問占據最主要的核心的地位,但是為進一步鞏固市場份額,調動各參與者使用央行支付系統的積極性,人民銀行清算總中心可以探索適合我國實際情況的激勵政策。例如,當每月支付筆數達到一定閾值,對于超過閾值的支付交易,可給予支付系統參與者一定的折扣或者優惠。
對于支付系統參與者而言:
支付系統參與者應借助金融科技手段提升支付精細化管理。從支付系統需求側看,支付系統費率調整擯棄了之前固定費率的模式,因此支付系統參與者應從之前粗放式收費管理過渡到精細化、智能化管理。應密切跟蹤其支付交易筆數、類型、費用的動態變化,利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金融科技手段及時采集本單位在央行各支付系統上的交易數據,結合歷史行為和發展趨勢構建相應的收費模型進行更細粒度地分析,提前預判支付業務量變化,并及時選擇最合適的套餐。從支付交易供給側看,支付系統費率調整過程中使用大額支付系統的成本有所降低,使用小額支付系統和網銀系統的成本有所上升。因此,支付系統參與者應結合用戶發起支付行為的時間要求、支付金額、收付地域等屬性和央行支付系統、農信銀、城銀清算、同城清算系統等匯路的收費情況,構建支付渠道匯路選擇矩陣模型,在滿足用戶支付需求的基礎上通過矩陣模型自動化、智能化地進行重新組包、選擇費用最低支付渠道等操作,從而進一步節約支付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