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秀英
摘要:聯保、互保作為企業間融資的一種增信措施具有兩面性,當其中一家企業發生債務風險時,往往會通過不同路徑傳導到圈內其他企業,甚至引爆區域風險。本文結合金融資產管理公司(簡稱“資產公司”、“AMC”)在化解擔保圈風險的實際案例,探討資產公司在化解企業擔保圈風險中的功能優勢,并提出具體業務實操建議。
Abstract: As a credit enhancement measure for inter-enterprise financing, joint guarantees and mutual guarantees have two sides. When one enterprise has debt risk, it will often be transmitted to other enterprises in the circle through different paths, and even detonate regional risks. This article combines actual cases of financial asset management companies ("asset companies", "AMC") in resolving risks in guarantee circles, discusses the functional advantages of asset companies in resolving risks in corporate guarantee circles, and proposes specific business practices.
關鍵詞:擔保圈;風險化解;功能優勢;操作建議
Key words: guarantee circle;risk mitigation;functional advantages;operational suggestions
中圖分類號:F832.39 ?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 ? ? ? ? ?文章編號:1006-4311(2020)25-0035-02
0 ?引言
近期浙江、山東、內蒙古、遼寧等地擔保圈風險事件頻發,凸顯了當前防控擔保圈風險的緊迫性與嚴峻性。監管部門高度關注企業擔保圈貸款風險的防范和化解工作,先后出臺《關于防范化解金融風險嚴守風險底線工作的意見》(銀監辦發〔2016〕27號)、《關于進一步排查企業互聯互保貸款風險隱患的通知》(銀監辦發〔2017〕年52號),防范化解重大風險作為三大攻堅戰之一,堅決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是當前首要任務。資產公司自成立以來,就肩負著防范化解金融風險的歷史使命,通過發揮逆周期工具和金融救助功能,履行防范化解重點領域和區域性金融風險的責任。在齊星集團、洪業化工集團、啟風建工、無為電纜行業等化解擔保圈風險事件案例中,資產公司圍繞問題企業、問題資產,發揮危機救助專業和功能優勢,成功“熔斷”擔保圈,維護金融安全和區域經濟社會穩定。
1 ?企業擔保圈相關研究概述
1.1 企業擔保圈的基本概念
企業擔保圈是指把多家企業通過相互擔保、連環擔保或者交叉擔保連接在一起形成的以擔保關系為鏈條的利益體,擔保方式主要為互保、聯保兩種形式。其中互保是指企業間對等為對方提供連帶責任保證擔保;聯保是指三家及以上的企業組成擔保聯合體,當聯合體中某個成員借款時,其余成員為其提供連帶責任保證擔保。
1.2 企業擔保圈的演變和發展
互保、聯保制度始于中國農業銀行支持農村經濟發展、針對農業項目抵押物缺失或者不足而推出的一種貸款模式。其后這種模式被各種商業銀行推廣用于中小微企業貸款業務,并且多集中民營經濟發達的地區。尤其互保聯保業務在農商行業務中占比較高,并導致大量不良資產。
當經濟上行時,擔保圈內企業可以利用這種模式獲得銀行貸款,實現發展壯大。但經濟下行時,個別企業因經營現金流惡化、銀行抽貸等原因出現違約時,會出現讓圈內所有企業共同承擔貸款風險,讓風險變得更有利傳播,導致“牽一發而動全身”,引發多米諾骨牌效應,造成擔保圈風險發生,進而影響區域內的金融穩定。
1.3 企業擔保圈風險傳導路徑
根據企業擔保圈的擔保鏈條形態和種類,一般把風險傳導路徑分為以下三種形式:
1.3.1 線性傳導
這種擔保由簡單的互保組成,即B企業為A企業擔保,C企業為B企業擔保,D企業為C企業擔保等。這樣當A企業出現違約時,會將風險傳導B,進而蔓延到C、D企業。
1.3.2 環形傳導
當簡單的線性擔保鏈形成閉環時即連環擔保,風險傳導就呈現出環形路徑。與線性擔保鏈不同的是,擔保鏈上任何一家企業出現風險都會傳導至其他企業。
1.3.3 交叉傳導或網狀傳導
這種傳導路徑常見于集團公司各子公司之間或者集團之間相互提供擔保的情形,其實質是線性擔保或者環形擔保的混合,這種風險傳導路徑體現行業群集化,地域集中化,風險快速蔓延可能爆發區域金融風險。
2 ?化解企業擔保圈風險的主要方式
由于擔保、互保鏈條錯綜復雜,“破圈斷鏈”是一個艱難、復雜的過程,化解企業擔保圈風險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政府、金融機構、企業、司法機關等主體的協調配合。本文結合資產公司在國內擔保圈風險化解中探索和嘗試,總結山東、浙江、安徽、遼寧等地化解模式,目前破解擔保圈風險的主要方式有以下幾種:
2.1 債務重組模式
這種模式通過重組擔保債務,一般資產公司與擔保企業達成債務重組協議,約定擔保企業承擔一定比例的保證責任后即可解除擔保關系。這種模式主要適用于擔保企業尚有一定償債能力、愿意承擔部分保證責任的情形,一般用在擔保鏈風險集中爆發前期,通過及時斬斷擔保鏈,防止債務違約傳染蔓延。
2.2 債務主體替換模式
這種模式是指在政府主導和協調下,擔保鏈上所有企業的金融債務集中到某一家企業,由該企業承擔償還義務,政府則對該企業提供資金、政策、稅務等方面的支持。需要說明的是,承債企業一般是擔保圈之外、實力較強的企業。
2.3 擔保主體替換模式
這種模式下,擔保圈內所有的擔保關系全部打開,由政府設立的擔保公司替換原擔保鏈條上各企業貸款的擔保主體。必要時可要求各債務企業為政府設立的擔保公司提供反擔保措施。
2.4 破產重整或清算模式
這種模式對外擔保圈內債務金額較大的核心企業實施破產,利用破產機制斬斷擔保鏈。因破產清算往往具有惡意逃廢債嫌疑,所以實務中常常采用破產重整方式。一般也是在政府主導和協調下,推動擔保圈內的核心企業破產,同時引進產業投資者進行破產重整。因破產機制具有“止損、化險、公平、重生”的功能,并且實行余債免除,因而成為化解擔保圈風險的主要模式。
3 ?資產公司在化解擔保圈風險中的功能優勢分析
3.1 資產公司功能定位和特殊優勢
資產公司是經營不良資產的金融機構,“防范和化解金融風險”是國家賦予資產公司的主要功能。因此,化解由擔保圈引起的區域金融風險是資產公司義不容辭的責任。
資產公司在化解風險方面具有特殊的政策優勢,這一點是其他金融機構所不具備的。經過20年的發展,資產公司通過“僵尸企業”出清、債轉股、破產重整、并購重組、托管清算、紓困基金救助等方式在化解區域金融風險方面積累了豐富經驗。此外,資產公司普遍具有“銀行、證券、信托、租賃、基金、地產、保險”等多個金融牌照,形成較為完備的金融救助工具。在破解擔保圈難題過程中,資產公司充分發揮專業優勢和獨特作用,以“存量+增量”、“反向收購+分類處置”、“破產重組+聯合產業投資者”、“債權+股權”等金融手段,實現優質板塊盤活、優質企業復活、僵尸企業出清以及熔斷區域擔保圈的效果,獲得社會各界高度評價。
3.2 資產公司在不同化解方式下的作用分析
資產公司按照“政府指導、監管協同、同業推進、企業配合”的原則,堅持一企一策、對癥下藥,有序推進擔保圈企業風險化解,實施精準“拆彈”,降低對企業正常生產經營的影響,從而維護區域實體經濟發展。以創新模式參與各地擔保圈風險化解,精準實施破圈斷鏈,依托自身專業化水平理清債權債務關系,在著力改善區域金融生態,修復外部信用環境等方面發揮積極作用。
在債務重組模式下,銀行等金融機構直接減免往往面臨政策障礙,而資產公司確有該方面特殊的政策優勢。因此,在該種模式下政府可以推動銀行將擔保圈涉及的不良資產組包轉讓,資產公司收購后采用債務重組方式解開擔保圈內的企業債務。在債務主體替換、擔保主體替換模式下,政府可以先推動銀行將擔保圈涉及不良資產打包轉讓給資產公司,然后由承債企業或者擔保主體與資產公司進行債務重組或者達成其他償還方式,實現擔保圈風險熔斷。在破產重整或清算模式下,資產公司發揮綜合金融服務功能。首先在破產債權集中的過程中,資產公司發揮的是利用政策優勢進行主動反向收購的作用;其次,在重整階段,資產公司可以聯合產業投資者、政府指定平臺成立風險化解基金或者產業重組基金,發揮特殊機遇投資的作用,切實履行資產公司的擔當和使命,助力地方政府化解區域金融風險,支持實體經濟發展。
4 ?資產公司在化解擔保圈風險的實操建議
化解擔保圈風險是一項系統工程,需多管齊下,發揮監管部門、政府、銀行、企業、司法等多個機構協同作用,資產公司作為風險化解的診斷者、救助者和實踐者,逐步探索出一套可行性較高的化解方案,在化解區域擔保圈風險貢獻力量。
4.1 創新債權集中模式,熔斷擔保圈,改善區域金融生態
資產公司創新不良資產收購新邏輯,從源頭客戶端反向收購不良債權。資產公司可以單獨收購,也可以聯合政府、產業投資者等主體進行收購;在收購時點上,可以在剛出現違約時收購,也可以在破產重整之前,也可以在破產清算之后,通過各種方式實現債權集中。債權集中后,資產公司可以根據擔保人、擔保模式的不同情況,采用債務重組、以物抵債等方式,來解除擔保人的代償責任,達到熔斷擔保圈的目的。資產公司在化解山東齊星集團擔保圈風險過程中,不是圍繞金融機構,而是反向收購齊星集團等27家關聯公司涉及的金融類不良債權,同時收購符合資產公司收購要求的非金類不良債權,債權收購后,梳理摸清相關擔保方對山東齊星集團等27戶關聯公司的擔保債權,然后與有關擔保人進行債務重組,從法律層面斬斷擔保鏈,有效防控擔保鏈波及更大范圍擔保圈的無限蔓延。
4.2 引進產業投資人,成立重組救助基金,實現重整盤活
資產公司通過聯合政府、產業投資人等主體成立風險化解基金,并作為擔保圈債務的破產重整方,通過熔斷擔保圈,重新對企業資產、債務、管理、技術等方面重構優化和實質性重組,讓重組后企業走上發展正規,實現涅槃重生。資產公司在企業效益好轉后,通過債權形式退出,也可以通過股權形式退出,還可以通過“債權+股權”的混合形式退回,最終實現較好效益。
4.3 創新處置化解機制,掃除風險處置障礙
建立以政府、法院、資產公司、擔保企業的聯席會議,推進民間、政府、金融、法院四大信息系統共享互動機制,形成政府積極有為、銀行業同進共退、企業生產自救、司法保障有力為四大支柱,以各級經辦組織為協調主力,圍繞風險化解工作流程,共同搭建了政銀企法四方聯動、市縣鎮企四級響應的風險處置工作機制。針對分類處置中遇到的困難,各級政府積極研究出臺擔保鏈化解、稅務處理、臨時啟封、誠信建設、資產保全等政策文件予以破解,形成較為完善、覆蓋各個環節的處置政策體系,為風險化解工作掃除政策障礙。
參考文獻:
[1]潘彬,柯園園.企業互助擔保圈風險破解的溫州模式[J].財政科學,2017(04):127-133.
[2]楊忠儉,黃偉平.擔保圈鏈條的構成及其風險化解對策[J].債券,2017(11):25-29.
[3]王雪飛.擔保圈、擔保鏈問題及化解策略[J].科技經濟導刊,2018,26(2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