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前茶

中午熱飯的時候,陪護老江發現老董的眼白已完全被血絲占滿,臉頰塌陷,臉色發灰,就問了一聲:“昨夜你那病人的狀況又不好?”
老董默然點頭:“打過退熱激素后,出了一夜的汗,我幫他擦了6回身,換了6套病號服。他神志清楚時,開始跟我說起他小時候的事情。咱這活計干久了,都明白絕癥病人一回憶小時候,就是斗不過這病了。”
每個陪護都黯然,失去了尋開心的心思。他們大體上是安徽一個縣里出來的。大約是十幾年前,第一個到醫院里干陪護的人,過年帶足了孩子的學費和長輩的零花錢回家,還有余錢把家里的房子修一修,引來了多少羨慕的眼光。后來,先出來干陪護的老鄉把親友子侄都帶了出來,因為干這份活,是睡醫院的折疊床,省了租房的費用,病人的家屬來送飯,也便把陪護的飯帶來了,所以掙的是“凈收入”。
但是老董說:“累啊。”
為了看護眼前這病人,他已有10天沒有空洗澡了,胡茬冒出來半寸長。老董替病人擦澡,一面哄他配合,一面調侃自己:“你看,馬老師,你倒是干干凈凈,跟《西游記》里的唐僧一樣,我這模樣,現在好演《西游記》里的開路小妖了。”
病人難得地露出了一絲笑,看了讓人心里發酸:“老董,我這唐僧要是能逃過這一劫,出院了我請你吃大餐。”
老董非要跟病人拉鉤:“你可要快點好起來,我可等著你的大餐呢。”
隔壁床的老頭以羨慕的口氣問病人的娘:“你們打哪兒找來這樣盡心的陪護啊。昨晚上我睡不穩,醒了好幾次,只要我一翻身,老董就起來看你家兒子的動靜。你看他這兩眼熬得。難得的是,老董這么累,還有心思跟他開玩笑。”
老太太含淚點頭:“如今也只有老董能逗樂他。”
老董一直陪到馬老師最后一刻。那會兒老董已經缺覺缺得走路打趔趄,看所有的方磚地都高低不平,他說要回老家修整幾天,修面理發,把自己拾掇整齊了再接手下一個病人:“咱這模樣,會讓重病號的家屬心里打一哆嗦的。”
臨行前,馬老師的妻子把老董叫到病房走廊上,遞給老董3張餐券:“小馬還能說話時告訴我的,他說,老董,我欠他一頓大餐呢,可惜啊,我不能陪他吃了。”
(張秋偉摘自《封存時間》江蘇教育出版社)